蔡晓凌
肥胖症一般可以瘦下来。 肥胖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体内脂肪过多。长期的不合理饮食和缺乏运动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肥胖症对身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因此,减轻体重对于肥胖者来说十分重要。 肥胖者可以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和增加运动量来减轻体重。首先,应该合理安排饮食,控制热量摄入,减少蛋糕、巧克力、炸鸡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其次,坚持适度的运动,如慢跑、瑜伽、骑车、羽毛球等,可以消耗身体多余的脂肪,提高肌肉的质量,提高代谢率,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但是要注意合理搭配,不可过度减肥,以免引起营养不良、代谢紊乱等问题。 此外,对于一些严重肥胖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建议选择奥利司他等肠道脂肪酶抑制剂,这种药物目前是在我国被审批通过的唯一一种减肥药物。在国外获得审批的减重药物还有很多种,其中以胰高糖素样受体激动剂(GLP1RA)效果最佳,获得较为普遍的应用。二甲双胍、钠葡萄糖转运体2蛋白受体抑制剂(SGLT2i)等是兼有减重作用的降糖药,适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或者超重的患者。所有减重药物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手术治疗也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肥胖症治疗的手段,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肥胖症患者,有严格的手术适应症的限制,也是需要在外科医生的评估下进行。 对于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患者也要积极治疗这些合并疾病。但这些方法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有的患者可能因为肥胖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时也要积极治疗心理问题,调整情绪状态,有利于病情的好转。
内分泌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6-14
蔡晓凌
肥胖症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也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其特征是体内脂肪堆积过多,严重者可能伴随或并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关节疾病、精神心理健康问题等。 (1)心血管疾病:多余的脂肪会升高血压、升高血胆固醇水平、升高甘油三酯水平,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2)糖尿病:肥胖症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因为多余的脂肪会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 (3)骨关节疾病:肥胖者的体重远远超过了身体的正常承受范围,这会导致骨骼和关节承受更大的压力,长期下去就容易出现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骨骼和关节疾病。 (4)精神健康问题:肥胖症会影响自尊心和身体形象,导致焦虑、抑郁等精神健康问题。 因此,如果出现肥胖症,建议患者调整生活作息,及时治疗。平时应避免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可以多吃苹果、西红柿、黄瓜等蔬菜、水果。平时适当增加运动,减轻体重,必要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内分泌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6-14
蔡晓凌
1型糖尿病通常与胰岛素抵抗无关,没有胰岛素抵抗。1型糖尿病是由胰岛B细胞被破坏或损伤,导致胰岛素的分泌能力减弱或完全丧失引起的糖尿病。在1型糖尿病中,胰岛素分泌呈现绝对缺乏。而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分泌相对正常或者相对缺乏,但目标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通常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相关。 1型糖尿病目前是一种无法根治的慢性疾病,临床常遵医嘱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除了注射胰岛素,患者还需要积极管理自己的饮食和运动,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可以选择谷类、豆类以及新鲜的蔬菜、水果。适当增加瑜伽、快走、太极拳、游泳等运动,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重,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同时要戒烟戒酒,保持愉悦的心情。 此外,患者应该密切关注血糖变化,定期进行血糖、肾功能、视力、血压等指标,以及进行眼科和足部检查,这些都是早期发现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同时还要遵守医生的治疗建议,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稳定的血糖水平。
内分泌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6-14
蔡晓凌
1型糖尿病的病因不明,目前被认为是一种免疫介导或者特发性疾病,表现为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发病初期有明显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一般在发病初期同时合并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通常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由于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绝对缺乏胰岛素,患者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以控制血糖水平。 1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明显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患者会感到极度口渴、饮水量大、食欲增加、频繁排尿、尿量增加、体重短期内明显下降等症状。一般在发病初期由于同时合并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表现为呼出气体有烂苹果味、恶心、呕吐、腹痛、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状,严重者可以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尿病自我血糖管理和教育非常重要。首先,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以控制血糖水平。同时,由于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比较大,叮嘱患者应该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剂量,预防高血糖和低血糖。其次,患者需要遵循健康的饮食习惯,控制热量摄入,限制糖分和脂肪的摄入。此外,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利用血糖并保持健康的体重。最后,患者应该定期到医院完善糖尿病并发症相关筛查。通过采取这些措施,1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内分泌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6-14
蔡晓凌
2型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抵抗导致的血糖水平升高,继而带来的糖脂代谢失衡症候群,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等症状。肥胖、年龄、饮食、遗传、缺乏运动、患有其他内分泌相关疾病都是其危险因素。 (1)肥胖: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超重和肥胖会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作用产生抵抗,减少胰岛素敏感性,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2)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会增加。这可能与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弱有关,也可能与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下调有关。 (3)饮食:不良饮食习惯,包括摄入蛋糕、炸鸡等高脂肪、高糖的食物或其他不健康的食物,都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4)遗传:有糖尿病家族遗传史的人比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更容易患2型糖尿病。家族遗传史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5)缺乏运动:缺乏运动会导致身体无法充分利用血糖,从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5)患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心血管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脂肪肝等,由于这些疾病与糖尿病都存在共同的发病机制,因此患有这些疾病的患者得糖尿病的风险增加。 因此,建议大家平时要合理控制热量和脂肪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类和蛋白质食品。每天进行适当的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还要定期体检并监测血糖,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等基础疾病。
内分泌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6-14
蔡晓凌
2型糖尿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是复杂的,与遗传、肥胖、饮食结构不合理、体力活动不足等多种因素有关。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同时合并有胰岛素抵抗,即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弱,从而导致血糖水平升高。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出现一系列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以及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临床可以表现为四肢麻木、视物模糊或者视力障碍、水肿或泡沫尿等症状,也可以出现心肌梗死或者脑卒中,甚至截肢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适当调整生活方式,积极控制血糖水平。饮食上应该注意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增加蔬果和高纤维食物的摄入量,避免蛋糕、饮料、烧烤、油炸食品、坚果等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同时建议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还应该定期进行血糖监测以及相关胰岛功能的检测,还有糖尿病并发症的定期筛查,同时,遵医嘱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控制糖尿病病情的发展,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内分泌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6-14
周敏
糖尿病人脚底出汗可能是交感神经兴奋、植物神经紊乱,或汗腺分泌增加原因导致,若病人症状较轻应注意观察,若病情严重应及时到医院内分泌科就诊。1、交感神经兴奋:糖尿病人如果长期存在情绪紧张或者激动,会导致交感神经被刺激,引起神经亢奋,可能会使神经细胞代谢出现障碍,容易出现多汗症状,导致糖尿病人脚底出汗,同时还会伴有失眠、情绪亢奋等。这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谷维素片、维生素B1片等药物进行调节;2、植物神经紊乱:糖尿病人如果长时间的作息不规律,或大脑神经功能出现异常,会导致身体内的代谢功能也出现异常,从而使汗液分泌增多,导致糖尿病人脚底出汗,还会伴有心慌、呼吸急促等症状。这时病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安神补脑液、盐酸阿米替林片等药物进行治疗;3、汗腺分泌增加:由于糖尿病人的特殊性,血糖长期处于很高的状态,代谢也比正常人高,因此汗液分泌也会变多,所以会导致糖尿病人脚底出汗,还会伴有头晕、手抖、呕吐等表现。建议糖尿病人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六味地黄丸、黄芪精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糖尿病人应穿宽松、透气的鞋子,生活中可经常泡脚,注意避免用过热的水,以免烫伤皮肤,若脚底出汗的症状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应遵医嘱用药处理。
内分泌科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23-02-13
刘泽灏
正常情况下,糖尿病人午餐后2小时血糖标准应该在3.9-7.8mmol/L。但如果是年龄较大的患者,并伴有其他基础性疾病,午餐后2小时血糖标准可以放宽到7.8-11.1mmol/L。糖尿病可能是由自身免疫、遗传、营养过剩等原因引起,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通常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等症状。一般糖尿病人午餐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应在7.8mmol/L以下,对于中年以下及糖尿病症状不严重的糖尿病人,也应该将午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控制病情发展。但是对于部分年龄较大,并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性疾病的糖尿病人,可能本身的糖尿病比较严重,并且血糖控制较难,此时可以适当放宽标准,将午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7.8-11.1mmol/L即可。糖尿病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按量服用格列美脲片、盐酸二甲双胍片等药物治疗,有利于使体内的血糖水平得到控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进行运动锻炼,以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加速机体对糖原的消化,同时少吃蛋糕等含糖量高的食物,有助于控制血糖。
内分泌科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23-02-13
吴晞
三十多岁糖尿病患者一般在积极有效地治疗下不会影响寿命,但如果患者没有及时发现并且治疗,可能出现糖尿病并发症而影响生活质量,加速器官病变,就会影响寿命,但具体寿命有多长,并没有明确数值。 如果三十多岁糖尿病患者能够将血糖维持在稳定范围内,是可以跟正常人一样生活和老去。如果不控制高血糖,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眼底病变等,上述并发症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加重身体器官负担,严重影响寿命,但并不明确其具体寿命。 糖尿病患者想要长寿,一定要控制血糖,才能有效地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可以遵医嘱定期前往医院内分泌科就诊,通过24小时血糖监测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等检查明确自身病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和盐酸二甲双胍片、参芪降糖片等降糖药物控制血糖。 三十多岁糖尿病患者的三餐要以低热量、低碳水食物为主,降低糖分的摄入,患者在心态上要积极、乐观,配合医生积极治疗,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内分泌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2022-12-01
吴晞
病人血糖控制比较理想,然后病人睡眠得到改善,糖尿病足局部疼痛也得到改善,精神气色也会比较好,糖尿病足常会局部皮肤比较干燥,可能会有潜在溃疡。 糖尿病足恢复期可以看到局部皮肤色泽也比较光亮,有弹性,皮肤条件较前有好转。另外糖尿病足恢复期病人也会有力气行走锻炼,这时候需要穿舒适鞋走路。所以最常见表现有局部疼痛缓解、睡眠好转、精神好转,然后局部皮肤较前有好转,人行走时候也有力量。然后比较少见表现是血糖控制好的人,甚至比较少见脱发病人头发都长出来。
内分泌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2022-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