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别名:Wilson病)

就诊指南


挂号科室: 肝病科

发病部位:头部

多发人群:5~35岁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有遗传性

相关症状:面部怪容、张口流涎

相关疾病: 肝硬化 肝损伤 肝功能异常

相关检查:铜含量测定、CT、MRI

相关手术:脾切除术

相关药品:氯硝西泮、氯氮平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肝豆状核变性视频

更多>

肝豆状核变性文章

更多>

肝豆状核变性如何诊断治疗?

Wilson氏病(OMIM277900),又称肝豆状核变性,简称WD,是一种主要累及肝脏和神经系统的铜代谢紊乱性疾病。发病率约为1:50000。WD的发生是由于WD蛋白(由ATP7B基因所编码)的功能缺陷所引起。其致病机理未完全阐明。已分离鉴定的WD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属于P型ATP酶阳离子转运蛋白,被认为参与铜离子的转运。因WD基因的突变导致铜在组织内进行性积聚,引起相应器官的损害。一般认为,神经系统的受损继发于肝脏铜的溢出,肝移植后的WD患者神经症状也得到一定的改善。临床表现:主要为肝病和神经系统损害症状,又以神经系统症状常见,女性患者以肝病症状为多见,男性患者以神经症状常见。肝病症状可出现于任何年龄,但多出现于8~18岁。14岁以下儿童很少表现出神经症状,多出现于20~40岁成年期。肝病症状可表现为急性期症状,如黄疸、溶血、肝功能衰竭等。构音障碍、协调能力衰退、不自主运动、体位和音调障碍等是常见的神经症状。患者不经治疗,可进展为延髓萎缩甚至死亡。智力低下不是本病的特征。WD患者常发生肾小管酸中毒。WD中最具诊断价值的体征是出现KF环(Kayser-Fleisherring):角膜周围出现呈铜蓝色环。虹膜缘有时肉眼可见金棕色颗粒状,常需在裂隙灯下观察。实验室检查主要为血清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明显减少和非铜蓝蛋白铜升高,血清总铜含量中度降低。尿铜排泄增加,口服青霉胺后增加更明显。血清铜蓝蛋白也被认为是一种急性相反应蛋白,在一些疾病发作时表现为非特异性升高。神经系统的检查一般结合脑电图、CT和MRI的检查结果,MRI常显示基底节密度降低。诊断与防治:主要根据临床症状、铜测定和KF环的出现进行诊断。连锁分析和基因突变检查是杂合子诊断和产前诊断较可靠的方法。特别注意与Menkes病相鉴别,因两者实验室检查类似,但治疗原则不同,一般通过临床表现即可鉴别。因本病主要因铜的积聚导致器官损害,治疗上主要为驱铜治疗。WD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可治疗的人类单基因病。传统上用青霉胺(penicillamine)进行治疗,但不少报道其毒副作用及停药后出现的不可逆的肝病损害症状。目前认为锌剂治疗是疗效好且安全的治疗方法,锌可竞争性与金属硫蛋白结合后促进铜的解离而排出。TTM也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驱铜剂。血液透析或驱铜治疗可达到控制血铜的毒性作用,但不能使受损的肝细胞再生,因此WD是肝移植的适应征。青霉胺是否引起胎儿的损害尚有争议,对WD孕妇建议使用锌剂或TTM进行治疗。遗传咨询:本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杂合子无症状,其中约10%表现为血清铜和铜蓝蛋白降低,目前对杂合子的生化诊断尚有困难。WD的全球发病率约为30/百万,基因频率为0.56%,杂合子频率为1/90。地中海地区发病率较高。

作者:颜炳柱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阅读量: 4668

肝豆状核变性

什么是肝豆状核变性(威尔逊氏病)Wilson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degeneration,HLD)又称威尔逊氏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由Wilson首先报道和描述,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以基底节为主的脑部变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椎体外系症状、肝硬化、精神症状、肾功能损害及角膜色素环K-F环。什么原因引起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本病铜代谢障碍的具体表现有:血清总铜量和铜蓝蛋白减少而疏松结合部分的铜量增多,肝脏排泄铜到胆汁的量减少,尿铜排泄量增加,许多器官和组织中有过量的铜沉积尤以肝、脑、角膜、肾等处为明显。过度沉积的铜可损害这些器官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而致病。肝豆状核变性铜代谢障碍的机制铜作为辅基参与多种重要生物酶的合成。正常人从肠道吸收入血的铜大部分先与白蛋白疏松结合,然后进入肝细胞。在肝细胞中,铜经P型铜转运ATP酶转运到Golgi体,再与α2球蛋白牢固结合成铜蓝蛋白,然后分泌到血液中。循环中的铜90%-95%结合在铜蓝蛋白上。70%的铜蓝蛋白存在于血浆中,其余部分存在组织中。多余的铜主要以铜蓝蛋白的形式从胆汁排出体外。此病患者由于P型铜转运ATP酶缺陷,造成肝细胞不能将铜转运到Golgi体合成铜蓝蛋白,过量铜在肝细胞聚集造成肝细胞坏死,其所含的铜进入血液,然后沉积在脑、肾、角膜等肝外组织而致病。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有什么症状本病大多在10~25岁间出现症状,男稍多于女,同胞中常有同病患者。一般病起缓渐,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症状为:一、神经系统症状:常以细微的震颤、轻微的言语不清或动作缓慢为其首发症状,以后逐渐加重并相继出现新的症状。典型者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表现为四肢肌张力强直性增高,运动缓慢,面具样脸,语言低沉含糊,流涎,咀嚼和吞咽常有困难。不自主动作以震颤最多见,常在活动时明显,严重者除肢体外头部及躯干均可波及、此外也可有扭转痉挛、舞蹈样动作和手足徐动症等。精神症状以情感不稳和智能障碍较多见,严重者面无表情,口常张开、智力衰退。少数可有腱反射亢进和锥体束征,有的可出现癫痫样发作。二、肝脏症状:儿童期患者常以肝病为首发症状,成人患者可追索到“肝炎”病史。肝脏肿大,质较硬而有触痛,肝脏损害逐渐加重可出现肝硬化症状,脾脏肿大,脾功亢进,腹水,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及肝昏迷等。三、角膜色素环:角膜边缘可见宽约2~3mm左右的棕黄或绿褐色色素环,用裂隙灯检查可见细微的色素颗粒沉积,为本病重要体征,一般于7岁之后可见。四、肾脏损害:因肾小管尤其是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可出现蛋白尿、糖尿、氨基酸尿、尿酸尿及肾性佝偻病等。五、溶血。可与其它症状同时存在或单独发生,由于铜向血液内释放过多损伤红细胞而发生溶血。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需要做哪些检查1、血铜检查。血清铜总量降低。2、尿液检查。尿铜排出量增高。青霉胺负荷试验有助于诊断,尤适于症状前期及早期病人的检出。3、肝功能异常,贫血,白血球及血小板减少。4、颅脑CT检查,双侧豆状核区可见异常低密度影,尾状核头部、小脑齿状核部位及脑干内也可有密度减低区,大脑皮层和小脑可示萎缩性改变。5、脑电图异常。6、组织微量铜测定。一、血清铜蓝蛋白可用酶法或免疫化学法检查,正常值1.3~2.6μmol/L(20~40mg/dL)。在仅有肝脏损伤表现的患者中,85%低于1.3μmol/L,但铜蓝蛋白降低本身不是Wilson病的一诊断指标。杂合子血清铜蓝蛋白水平低下,25%患慢性活动性肝炎者血清铜蓝蛋白低下,15%Wilson病伴严重慢性活动性肝病者血清铜蓝蛋白正常。二、非铜蓝蛋白血清铜正常人与白蛋白和氨基酸结合的铜为15~20μg/L,未经治疗的Wilson病患者血清该类铜含量可达500μg/L,但其他肝、胆病变也可升高,因而诊断价值不大。三、尿铜正常人<40μg/24h,Ⅰ期后或有临床表现的Wilson病可达100μg/24h以上;Ⅱ期患者偶有增至>1000μg/24h者。但是,其他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胆汁淤积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也可升高,因而诊断价值不大,但可用作随诊D-青霉胺治疗效果的一指标。四、肝铜正常含量为15~55μg/g干重,未经治疗的Wilson病达250~3000μg/g干重,<250μg/g干重者可除外Wilson病。但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肝外胆管阻塞、胆管闭锁、肝内胆汁淤积或其他胆道疾病均可致肝铜增高,因而肝铜增高本身对Wilson病诊断价值不大。五、放射性核素铜渗入试验在诊断困难的情况下,如Wilson病铜蓝蛋白正常,杂合子有基因缺陷,其他疾病伴随因而有K-F环,肝、尿铜都增加,而又不充许肝穿刺活检时,可用此试验。口服“Cu2mg,于1、2、4、24、48h,测血清核素活力,正常人口服后1~2h出现高数,以后下降,随后用64Cu参与铜蓝蛋白合成而释放至血液,在48h内缓慢上升,Wilson病时,起始1~2h出现高峰,但下降后,64Cu很少或根本不能参与铜蓝蛋白合成,因而血清放射活性不再加升。如何治疗本病可以治疗,但无法根治目前大多数医院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一、低铜高蛋白饮食。避免食用含铜量高的食物如甲壳类、坚果类、豆类、巧克力、猕猴桃、库尔勒香梨、动物肝脏、血液等。禁用龟板、鳖甲、珍珠、牡蛎、僵蚕、地龙等高铜药物。二、使用药剂驱铜:(一)D-青霉胺。应长期服用,每日20~30mg/kg,分3~4次于饭前半小时口服。(二)三乙基四胺。对青霉胺有不良反应时可改服本药,长期应用可致铁缺乏。(三)二巯基丙醇。(四)硫酸锌。毒性较低,可长期服用。餐前半小时服200mg,3/d,与D青霉胺合用时,两者至少相距2h服用,以防锌离子在肠道内被D青霉胺络合。三、对症治疗:(一)保肝治疗。多种维生素,能量合剂等。(二)针对锥体外系症状,可选用安坦或东茛菪碱。(三)如有溶血发作时,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血浆替换疗法。四、手术治疗肝移植,虽不能彻底治疗此病。因为本病不是肝脏本身出问题,而是染色体,是一种基因病。但是肝功能严重丧失或肝硬化严重可以考虑肝移植延长其生命。除了目前还在研究中的基因疗法,没有可以彻底治疗此病的疗法。况且患者如果进行了肝移植,就无法进行驱铜疗法了。因此有些早中期患者进行肝移植,生命往往要比其他早中期非手术治疗的短,并且要服用大量的排异药。因此,除非肝功能丧失衰竭,严重硬化,不推崇肝移植!此病需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人工促使铜从患者身体中排泄出来。如果时久没有排泄出去,铜则会在患者体中沉蓄,对周围器官产生化学反应,使器官的器质性改变。这时再进行铜排泄人工协助治疗手段也仅能使器官不继续病变,但以前铜沉积所导致的质变损伤已无法救补,患者会留下终生的症状,仅能靠持续的治疗与服药维持正常动作。用来促使患者体内铜排泄的药物主要有青霉胺、二巯基丙醇、二巯基丁二酸钠等化学药物。其中最为确实的治疗手段则是长期口服青霉胺片,成人每日摄用量应当保持在0.6至1.5克范围内,儿童每日服用量保持在0.3至0.8克内。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患者的饮食,尽量避免含铜量高的食物(硬壳果、贝类、蕈类、豆类食品及动物的血或肝部)。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肝豆状核变性是由于位于第十三对染色体上一个称为ATP7B的基因产生突变所引起的。这个基因的产物被认为是一种与传送铜有关的蛋白质,在肝脏中含量很多,它的缺乏导致从胆汁排出的铜减少,进而堆积在肝脏内导致肝细胞铜中毒而死亡。自肝脏大量释出的铜则借由血液循环至身体其他的器官,大量的铜便堆积在各个器官内。目前治疗的药物其作用就是在加速铜从体内排除,但若能避免食用含铜食物,例如豆类、有壳海鲜、巧克力、核果、糙米等外加维他命B6补充剂,也可帮助减缓病情。目前的疗法就是使用螯合物疗法(英语:ChelationTherapy)将铜自患者体内排出。摄取锌可以帮助减少小肠对铜的吸收。虽然已经有治疗方法,但是只有0.4%的患者对治疗产生有效反应。肝脏移植可以说是最有效的根治方法,因为绝大部分的基因缺陷所导致的蛋白质缺乏都是在肝脏内发生,所以移植肝脏通常可以治愈威氏症。威氏症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治疗,若不接受任何治疗的话死亡率可以高达99.96%。

作者:颜炳柱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阅读量: 5222

婴儿肝豆状核变性的表现是什么

肝豆装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的疾病,发病年龄学龄期儿童多见,5-12岁都是发病的高峰,也有少部分孩子在婴幼儿期起病。发病时可无明显临床症状,日常体检或者因为其它的疾病做肝功能检测时发现肝功能损伤,而进一步检查得到确诊。部分婴儿也是发现孩子有不同程度的腹胀,医生检查发现肝脏增大,做进一步的检测铜蓝蛋白等确定为肝豆核变性。少部分孩子有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表现为精细动作困难、肢体震颤等等情况,大部分孩子都是以肝功能的损害而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如果部分孩子去眼科检查也可能发现K-F环,还有少部分孩子可能会出现溶血性贫血、血尿、蛋白尿等。

作者:刘华卫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阅读量: 3415

肝豆状核变性能活多久

肝豆状核变性的患者,早期诊断并及时驱铜治疗,一般不会影响其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少数病情严重的患者预后不良。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以基底核为主的脑部变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肢体舞蹈样及手足徐动样动作、运动迟缓、吞咽困难;情感障碍和行为异常;肝脏损害表现为慢性肝病症候群,如倦怠、食欲缺乏、肝区疼痛等;还有眼部K-F环、皮肤色素沉着、肾功能损害等。如果能早期发现并给予规范治疗,一般能长期生存。但如果没有给予及时的治疗,出现了严重并发症,如肝硬化、肝性脑病、消化道大出血、甚至脑疝等,生存期可明显缩短,甚至在数周到数月内出现死亡。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治疗原则是低铜饮食、用药物减少铜的吸收和增加铜的排除,治疗越早越好。

作者:曾湘豫 北京医院 阅读量: 4040

肝豆状核变性问答

更多>

肝豆状核变性医院

更多>
肝豆状核变性 推荐专家
万志荣副主任医师

航天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

视频 | 文章 | 回复

个人简介: 万志荣,男,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擅长震颤、帕金森病、痴呆的早期诊断及鉴别和治疗,对早期帕金森病药物选择及中晚期患者的药物调整和并发症处理有较丰富经验,构建医生-患者-家属的全程管理模式。使来自全国帕金森病患者重新站立,独立行走,回归社会。多次成功举办全国帕金森病友会,在病友群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受到北... 展开
个人擅长: 震颤、帕金森病、痴呆的早期诊断及鉴别和治疗,对早期帕金森病药物选择及中晚期患者的药物调整和并发症处理有较... 展开
立即免费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