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

就诊指南


挂号科室: 肝病科

发病部位:上腹

多发人群:病毒性肝炎、酒精肝患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乏力、消瘦、腹胀

相关疾病: 肝癌 肝炎 乙肝

相关检查:血常规、肝功能、CT

相关手术:腹腔-颈静脉引流术

相关药品:肝泰乐、维生素C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50000元)

肝硬化视频

更多>

肝硬化文章

更多>

肝硬化可以喝羊肉汤吗

肝硬化是各种原因导致肝纤维化的弥漫性肝脏病变疾病,肝硬化是否可以喝羊肉汤,需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若一般情况尚可,处于代偿期,且无相关食物过敏史,通常可以喝羊肉汤,反之则不可以喝。1、可以喝:羊肉汤属于常见的菜品之一,含有一定的蛋白质、脂肪。如果患者正处于肝硬化代偿期,无消化道出血、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或其他可能影响进食的严重疾病,并且既往没有羊肉过敏史,通常可以喝羊肉汤。但需注意控制量,过量喝羊肉汤可能会加重肝脏负担,导致病情加重;2、不可以喝:如果患者一般状况不佳,已经到了肝硬化失代偿期,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大、腹水等症状,甚至引发了肝性脑病,通常已经影响到进食,此时不可以喝羊肉汤。另外如果肝硬化患者既往有羊肉汤过敏史,通常也不可以喝羊肉汤,以免出现过敏、呛咳或加重肝性脑病的情况,不利于控制病情。

作者:张磐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阅读量: 3328

乏力、腹胀反复发作,应警惕肝硬化进一步发展!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一位45岁的男性患者,10年前确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后因腹水反复发作而多次入外院治疗,近期主诉乏力、腹胀,来我院就诊,经相关检查诊断为肝硬化,给予抗病毒药物、利尿剂治疗,如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氯化钾缓释片、螺内酯片等药物,不适症状逐渐缓解,患者病情稳定后嘱以出院。【基本信息】男、45岁【疾病类型】肝硬化(肝硬化失代偿期)【就诊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时间】2022年5月【治疗方案】口服药物(恩替卡韦分散片、盐酸达拉他韦片、氯化钾缓释片、螺内酯片、呋塞米片、维生素C片、复方甘草酸苷片)+静脉滴注(人血白蛋白)【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周,1月后回院复查【治疗效果】患者病情稳定,症状缓解一、初次面诊患者10年前查体时发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后因腹水多次于外院住院治疗。3个月前该患者因上消化道出血在外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行胃镜示∶食管静脉曲张并出血,症状好转后于外院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1月前患者感乏力明显,伴有头晕,今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进行CT检查示:肝脏体积缩小,边缘呈波浪状,肝裂明显增宽,肝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灶,肝内胆管无扩张;脾脏体积明显增大,下极明显低于肝下极;脾门区及食管胃底可见增粗迂曲血管影;肝周、脾周及肝肾隐窝内示不规则水样密度灶,门诊以肝硬化收入院。患者自诉糖尿病病史6年,血糖最高17.0mmol/L,坚持胰岛素治疗,平时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患者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欠佳,饮食、睡眠差,大小便正常,近3个月患者体重下降约10kg。二、治疗经过患者入院后积极配合完善相关检查,综合其病史与检查结果,考虑给予利尿、抗病毒、保肝以及补液支持治疗方案效果较好,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积极开展。针对患者腹水症状给予利尿剂螺内酯片、呋塞米片,促使体液排出体外,从而减轻腹水所带来的一系列症状,同时嘱患者口服氯化钾缓释片、人血白蛋白进行补液治疗。因患者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盐酸达拉他韦片进行抗病毒治疗,使用维生素C片、复方甘草酸苷片进行保肝治疗。三、治疗效果患者服用利尿剂3天后腹水症状减轻,逐渐恢复至正常,期间维持补液治疗,复查血尿常规,指标处于正常范围。服用抗病毒药物以及护肝药物1周后,主诉乏力、腹胀症状好转,予以出院治疗,出院后需继续遵医嘱服用恩替卡韦分散片、盐酸达拉他韦片抗病毒药物,1月后回院复查,期间若有腹胀、乏力等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四、注意事项患者病情好转后,不适症状随之消失,我由衷的为患者感到高兴,同时也不忘叮嘱患者在出院后需加强以下生活管理:1、肝硬化出院后仍需要遵医嘱服用抗病毒药物,不可以症状好转而自行增减药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2、患者出院后,饮食上注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同时戒烟限酒;3、乙型肝炎具有传染性,患者在出院后需要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以免增加疾病传播风险。五、个人感悟慢性乙型肝炎是肝硬化的常见危险因素,若患者已确诊乙型肝炎,除了需要按时服用药物以外,还要定期到医院复查,能够及时发现病情的发展,在疾病早期采取治疗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如本文患者,患慢性乙型肝炎10年,深受肝硬化的困扰,多次因肝硬化发作腹水,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作者:关琳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阅读量: 3779

腹胀、纳差乏力,可能是肝硬化在“作怪”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肝硬化失代偿期属于肝硬化晚期,常见表现为腹部胀满、纳差乏力、大量腹水。本病病例患者女性,49岁,近20天来被上述症状困扰,有时还会出现恶心、干呕,来我院就诊,给予腹腔穿刺引流术及肝移植术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术后遵医嘱服用环孢素软胶囊、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未见免疫排斥反应,恢复良好。【基本信息】女、49岁【疾病类型】肝硬化(肝硬化失代偿期)【就诊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时间】2022年3月【治疗方案】手术治疗(腹腔穿刺引流术、肝移植手术)+口服药物(环孢素软胶囊)+静脉滴注(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钾注射液、人血白蛋白)【治疗周期】住院治疗观察3周,1个月后回院复查【治疗效果】腹部胀满、纳差乏力症状消失,患者恢复良好一、初次面诊患者女,49岁,近20天来无明显原因出现腹部胀满不适,以上腹部明显,呈持续胀满,伴纳差乏力,有时恶心干呕,无胸闷气短,无发热咳嗽咳痰,在院外自服药物(改善胃动力等,具体不详),效果差,今为求进一步诊疗,遂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自诉高血压病史2年,自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巨幼贫血7年,经常服用维生素B12片,无肝炎、结核病史。嘱患者进行腹部CT示:大量腹水,肝脏体积缩小,初步诊断为肝硬化,遂收住院治疗。自发病来,神志清,精神略差,进食入眠差,大便略稀,小便正常。二、治疗经过患者入院后完善血常规、肝功能检查,示胆红素升高、白蛋白下降、凝血功能异常、转氨酶中度增高,结合脾大、腹水等,明确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针对腹水症状给予腹腔穿刺的方式排出腹水,并给予患者静脉输注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钾注射液、人血白蛋白,进行补液治疗。患者此时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药物治疗难以治愈,建议行肝移植手术,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取得同意,三日后进行手术治疗,术后3周,患者恢复良好,予以出院疗养。肝移植术后可能出现抗排异反应,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环孢素软胶囊。三、治疗效果在给患者进行腹腔穿刺手术排除腹水后,患者主诉腹部胀满不适、纳差乏力等症状即得到明显改善。肝移植术后复查肝功能未显示异常,且无免疫排斥反应,住院观察治疗3周,期间腹水未再次异常增加,患者恢复良好,嘱患者出院疗养,出院后应注意加强对自身症状的观察,若有腹胀、纳差等症状加重,或出现高热、黄疸、腹泻等免疫排斥反应应及时就医,若无异常表现,一个月后来院复查。四、注意事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在积极治疗后,病情好转,可以恢复基本生活能力。在出院时我不忘叮嘱患者,注意多休息,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熬夜。手术切口部位恢复较慢,出院后注意保持伤口处的清洁干燥,定时进行消毒,避免被汗液污染而引发感染。日常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高盐、高脂及辛辣刺激性饮食。出院后还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若有不适症状,应引起重视,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五、个人感悟肝硬化以肝脏损害为主要表现,病情发展较快。早期患者症状较轻,通常表现为乏力、腹胀,食欲差等,如本篇病例患者症状,常不能引起重视,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腹水、腹泻、出血等症状,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引起重视,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早期治疗患者预后较好,治疗难度及费用也较低。

作者:关琳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阅读量: 3660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原因未明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病理特点为肝内胆管非化脓性炎症,伴有胆管破坏、门脉周围炎症及肝实质碎屑状坏死,最终进展为肝硬化。PBC好发于中年女性,约90%的患者是年龄介于40-55岁的妇女。本病起病较隐匿,主要临床表现有:1、乏力:是最常见的主诉,疾病早期即可出现。2、瘙痒:是另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轻重程度不一。可能与胆汁酸沉积于皮肤有关。3、黄疸:梗阻性黄疸是PBC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提示肝内胆管受损显著。黄疸常出现在起病后数月或数年。黄疸越深或黄疸加深的速度越快,表明病情越严重。但不少患者并无黄疸。4、消化不良:如腹胀、纳差、嗳气等。5、脂肪泻和代谢性骨病:脂肪泻是PBC病程较晚时的表现,常伴持续和明显黄疸。长期脂肪泻将导致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维生素A吸收不良可以引起视力障碍。而维生素D吸收不良可能出现代谢性骨病,其中以骨质疏松较常见,也可并发骨质软化,表现为骨痛、病理性骨折。6、皮肤黄色瘤:与PBC患者高胆固醇血症有关。7、肝脾大。8、门脉高压和食道静脉曲张:病程晚期将出现肝硬化的各种表现和并发症。临床可分为4期:肝功能正常无症状期,肝功能异常期,症状期,失代偿期。PBC早期实验室检查结果表现为胆汁淤积的特征,血清胆红素升高,伴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氨酶显著增高,提示肝内胆汁淤积和小胆管损伤。但在病程早期,血清胆红素水平常无明显增高。血清转氨酶可能轻度升高,也可能正常。血清胆固醇和脂蛋白常升高,血清白蛋白在疾病早期正常,球蛋白常升高,尤其是血清IgM呈特征性升高,IgA和IgG正常或轻度升高。抗线粒体抗体对于PBC的诊断非常重要,检出率可高达90%以上,其中以M2亚型最具特异性,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无症状的PBC患者的重要诊断依据。PBC患者的血清中也可以检测出其他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甲状腺抗体等。PBC的肝脏病理变化可分为4期:第1期:为胆管炎期,主要为肝小叶间胆管或中隔胆管的慢性非化脓性炎症,胆小管管腔、管壁及其周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和少数嗜酸粒细胞浸润,而使汇管区扩大,约半数病例在汇管区内有淋巴细胞和典型的肉芽肿形成。肝细胞和肝细胞界板很少有破坏,肝小叶结构完整,无胆汁潴留现象。第2期:是细小胆管增生期,特点为小胆管增生,小叶间胆管消失,其周围有炎症细胞或成纤维细胞,因此称为胆小管周围炎。肝细胞多正常,但在炎变汇管区周围的肝细胞有淤胆现象。小叶周围毛细胆管腔扩大,微绒毛消失、缩短或水肿,线粒体膨大。第3期:瘢痕期,炎症减轻,遗留下星状瘢痕,汇管区的瘢痕组织向另一汇管区或肝小叶内伸展。胆汁淤积更加严重。第4期:为肝硬化期,肝细胞呈局灶性坏死,汇管区纤维隔互相扩展和连接,分隔肝小叶而形成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当假小叶形成时使血管扭曲。

作者:汪国营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阅读量: 5044

肝硬化患者的饮食原则

肝硬化患者应以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为主,适当摄入脂肪,动物脂肪不宜过多摄入,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建议患者多吃一些水果、新鲜蔬菜及含维生素A、维生素D较多的食物,如蛋、奶类。戒烟忌酒,避免进食刺激性强、粗纤维多和较硬的食物。1、蛋白质是肝细胞修复和维持血浆清蛋白正常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应保证其摄入量。蛋白质来源以豆制品、鸡蛋、牛奶、鱼、鸡肉、瘦猪肉为主。血氨升高时应限制或禁食蛋白质,待病情好转后再逐渐增加摄入量,并应选择植物蛋白,例如豆制品,因其含蛋氨酸、芳香氨基酸和产氨氨基酸较少。2、维生素新鲜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例如西红柿、柑橘等富含维生素C,日常食用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取。3、限制钠和水的摄入有腹水者应限制摄入钠盐500~800mg/d;进水量1000ml/d以内,如有低钠血症,应限制在500ml/d左右。应向病人介绍各种食物的成分,如:高钠食物有咸肉、酱菜、酱油、罐头食品、含钠味精等,应尽量少食用;含钠较少的食物有粮谷类、瓜茄类、水果等。限钠饮食常使病人感到食物淡而无味,可适量添加柠檬汁、食醋等,改善食品的调味,以增加食欲。4、避免损伤曲张静脉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管壁薄弱、缺乏弹性收缩,一旦损伤难以止血,死亡率高。有静脉曲张者应食菜泥、肉末、软食,进餐时细嚼慢咽,咽下的食团宜小且外表光滑,切勿混入糠皮、硬屑、鱼刺、甲壳等坚硬、粗糙的食物,以防损伤曲张的静脉导致出血。

作者:颜炳柱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阅读量: 5718

71岁女性腹痛、乏力,竟是肝硬化所致!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71岁女性患者主诉,半月前不知是何原因,自觉感到全身乏力、右上腹部疼痛,伴有双下肢水肿,在此期间未采取处理措施,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患者的不适症状表现,可诊断为肝硬化,与患者沟通后,应用药物治疗,患者的疾病已得到较好的控制。【基本信息】女、71岁【疾病类型】肝硬化【就诊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时间】2016年4月【治疗方案】药物治疗(熊去氧胆酸胶囊、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人血白蛋白、氢氯噻嗪片)【治疗周期】院内治疗5天,身体不适时随时复诊【治疗效果】疾病得到较好的控制,右上腹部疼痛、全身乏力、双下肢水肿的情况基本消失一、初次面诊第一次在医院内见到患者,患者向我叙述,在半个月前忽然间感到全身乏力以及右上腹部疼痛,还伴有双下肢水肿,没有恶心、呕吐、发热、反酸、烧心的现象,也未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因不适感持续无法缓解,故来医院诊治。我先为患者进行查体,发现患者面部、眼眶周围的皮肤服暗淡、无光泽,呈现出肝病面容,双下肢轻度指凹性水肿,完善彩超检查时发现患者肝脏体积变小,被膜毛糙,成“锯齿”样,实质回声不均匀,光点粗大,肝内血管纹理显示清晰,门静脉宽约11mm,肝内外胆管无扩张。结合检查检查结果及患者体征,可诊断为肝硬化。 二、治疗经过患者的肝脏功能因疾病的影响而受到损害,肝细胞受损、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降低,因此,我建议患者采取药物治疗,应用人血白蛋白以使得患者逐渐恢复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以防患病期间继发低蛋白血症,进而诱发腹水;给予患者氢氯噻嗪片,通过利尿,以减轻患者水肿的现象,同时还要搭配服用保护肝细胞类药物,熊去氧胆酸胶囊、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从而避免肝功能进一步受损。患者听后表示会积极配合治疗,也会按时服用药物。三、治疗效果药物治疗的第2天,患者自觉全身较治疗前有力气些,右上腹部疼痛、双下肢水肿的情况有所缓解,我叮嘱患者继续采取之前的治疗措施。药物治疗的第3天,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饮食、睡眠、大小便的情况均正常,神志清楚、精神状态良好,自述已无明显右上腹部疼痛、全身乏力、双下肢水肿的现象。药物治疗第5天,疾病得到较好的控制,右上腹部疼痛、全身乏力、双下肢水肿的情况基本消失,随即准许患者出院。四、注意事项看到患者的症状减轻,我十分欣慰,并且告诉患者肝硬化这个疾病虽然无法达到治愈的程度,但在平时规律服药,通常可以使得疾病得到较好的控制,故患病期间,应规律服药,切不可私自停药或减少药物剂量,否则较易造成病情恶化或进展,患者听后表示明白。另外,我也建议患者,适当多摄入优质高蛋白的饮食,如鸡蛋、猪肉、鱼肉、牛奶、豆皮等,以满足身体对营养与能量的需求,辅助修复已受损的肝细胞,进而促进疾病好转。五、个人感悟肝硬化这个疾病对人体的危害相对较大,若未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疾病晚期甚至还会继发肝性脑病,进而危及自身生命。本次病例中的71岁女性患者,在发现身体异常不适后,未自行盲目用药,且经过一段时间无法缓解后就医寻求帮助,从而使得疾病得到较好的控制。建议平时发现身体有异常表现时,立即就医诊治,同时家属也应适当多关注家里的老人,给予其关心、爱护。

作者:关琳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阅读量: 3985

肝硬化问答

更多>

肝硬化医院

更多>
肝硬化 推荐专家
陆海英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感染疾病科

视频 | 文章 | 回复

个人简介: 陆海英,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199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擅长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肝损伤、发热待查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完成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计划、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等的科研工作... 展开
个人擅长: 乙肝、丙肝、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损伤、肝硬化、发热待查等疾病的诊治。 展开
立即免费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