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别名:颅内高压症;颅内压增高综合症;高颅压综合征;脑内压增高)

就诊指南


挂号科室: 神经外科

发病部位:头部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头痛、呕吐

相关疾病: 颅内血肿 脑肿瘤 脑疝

相关检查:CT、MRI检查

相关手术:开颅减压术

相关药品:甘露醇、速尿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颅内压增高视频

更多>

颅内压增高文章

更多>

对颅内压增高患者应观察什么变化

对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应观察瞳孔大小、对光反射、意识状态以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其包括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和心率。出现颅内压增高时可能会引起脑干受压,可以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表现为心率增快、呼吸加快、血压增高或者下降等各种情况。患者还可能会出现瞳孔散大并固定,对光反射减弱或者消失。患者也可以出现意识障碍,可包括嗜睡、昏睡、昏迷、去大脑皮质状态以及植物状态,所以可出现意识模糊、谵妄状态等,也可能会出现眼压增高。

作者:冯莉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阅读量: 5785

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有哪些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头痛,部位都在额部和颞部,可从颈枕部向前方放射至眼眶,头痛程度随着颅压增高而进行加重,早晨或者晚上较重,主要是胀痛,而且是撕裂样疼痛多见;第二、呕吐,当头痛剧烈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呕吐呈喷射性,易发生于饭后,有时可导致水电解质紊乱;第三、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三组症状;第四、意识障碍及生命体征变化,早期都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严重的可导致昏迷死亡,其他的症状主要是头皮静脉怒张,小孩子可表现为头颅增大,颅缝增宽,前囟饱满等。

作者:焦红亮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7303

颅内压增高生命体征会有哪些变化

颅内压增高的生命体征改变有以下几个方面:1、瞳孔在颅内压增高的时候,会出现双侧瞳孔的不等大,表现为病灶侧的瞳孔扩大,病灶对侧的瞳孔可能是正常的,病灶侧瞳孔扩大的同时,还会出现对光反射的减弱或者消失。2、呼吸的改变,颅内压增高的时候会引起呼吸节律的改变,出现呼吸增快,还可表现为节律不规则。3、颅内压增高的时候会影响体温调节中枢,有些患者会出现高热或者过高热,体温在39.5℃或者是40℃以上。4、颅内压增高的时候对心率也会有影响,比如出现心率过慢,心率比正常情况下要慢。5、颅内压增高如果对呼吸循环影响,严重的可以导致意识障碍引起昏迷。

作者:冯莉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阅读量: 6342

脑静脉窦狭窄与颅内压增高

颅内脑静脉窦狭窄是一种在临床上较为罕见的阻塞性脑血管疾病。因其可以引起颅内静脉回流障碍,导致顽固性高颅压(intracranialhypertension,IH),临床上常表现为颅内高压所引起的头痛、视力下降和视乳头水肿。有时病程进展快,或长期IH可以损害视神经可造成永久性失明,也可能继发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后果,进而发生出血性梗死,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除了高颅压也会引起搏动性耳鸣、头晕、睡眠障碍等一系列症状,都与颅内静脉血流动力学障碍有关。对于那些继发于高凝状态而导致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所引发的颅高压,抗凝治疗已经被临床证实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对于脑静脉窦狭窄这种解剖学上的结构性病变,抗凝治疗则通常难以起到理想的效果,不能有效解决颅内静脉回流障碍的问题,而应用脱水、利尿等方法也只能暂时性减轻IH抑或效果不佳。从发病原因上讲解除了VSS,促进了脑静脉回流是降低颅内压和改善远期预后的关键治疗方法。  近年来,MRV或DSA检查可了解颅内静脉窦及结构有无异常改变,使得诊断准确性得以显著提高,从而发现静脉窦狭窄作为IIH的病因被严重低估,其真实发生率较高。流行病学和形态学研究发现IIH患者中约90%的比例存在横窦、乙状窦狭窄,并显示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不明原因颅内压升高继发而出现横窦塌陷口径变窄,因而产生外压性狭窄,另一种则为静脉窦腔内填充性病变造成了部分窦腔的阻塞,如蛛网膜颗粒增大或静脉窦血栓纤维化改变所导致的管径狭窄,从而引起难治性IH。尽管上述情况的病理机制不同,但无论静脉窦狭窄是颅内压增高的原因或是结果,静脉窦血流高压均为加重脑循环障碍的重要因素,需要得到及时解除。  根据现有理论,推测了另一种机制是颅内高压与CVSS之间可能为具有自限性特点的正反馈环路系统,颅内高压与CVSS两者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将会引起另一个因素也发生相同或类似的改变。如果存在静脉窦狭窄会导致脑静脉内血流动力学受阻,静脉压力从而增高,导致了脑脊液吸收障碍,也进而引发颅内压增高的情况,直到使静脉窦壁受压也是导致脑静脉窦狭窄的另一种解释。然而,近年来横窦狭窄所致的脑静脉回流障碍引起颅内压增高的相关报道逐渐增多,引发了神经科医生及科研人员的关注。目前可以知道以往的解剖学研究观点解释了双侧横窦不对称一般为先天发育所致,这种解释横窦发育可以不对称之说初步认定了这种情况不会引起特殊的病理变化。只有可以引起病理学改变的横窦狭窄才是引起颅高压及其相关症状的可能原因。研究发现横窦主干道的狭窄往往是蛛网膜颗粒所在的位置,蛛网膜颗粒在颅内静脉窦狭窄和高颅压中产生的作用已经逐渐受到关注。静脉窦管壁上如果存在巨大的蛛网膜颗粒,更容易发生蛛网膜炎而并发局部静脉窦狭窄。  存在横窦或乙状窦的明显狭窄,且狭窄前后两端有明确较大压力梯度差,且对侧静脉窦往往可以正常、不显影或缺如,目前初步认为静脉窦狭窄可能与IIH相关,可以为难治性颅高压的原因。

作者:徐耀铭 通辽市医院 阅读量: 7537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措施,应该先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血压、呼吸、脉搏以及体温的变化,以掌握病情发展的动态,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做一下颅内压的监护,根据监护中所获得的压力信息来指导治疗。频繁呕吐的患者应该暂停进食,以防止吸入性肺炎,不能进食的病人要给予补液。补液量应维持出入液量的平衡维度,补液量过多可以使颅内压增高加重。

作者:孙一睿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阅读量: 4628

急性颅内压增高常见病

急性颅内压增高常见的疾病包括脑炎、脑外伤、脑寄生虫感染以及脑出血、脑梗死、脑肿瘤等,如果出现颅内压增高,患者可以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也可以出现瞳孔散大并固定、对光反射消失。还可以出现生命体征不平稳,其包括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和心率不稳定。患者也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其包括嗜睡、昏睡、昏迷、去大脑皮质状态和植物状态。主要是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要进行降颅压治疗,常用的药有甘露醇、甘油果糖和速尿并给脑保护治疗,一般应用奥拉西坦、吡拉西坦和胞磷胆碱等。

作者:张贵丽 北京天坛医院 阅读量: 4880

颅内压增高问答

更多>

颅内压增高医院

更多>
颅内压增高 推荐专家
郑安潮主任医师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外科

视频 22 | 文章0 | 回复 0

个人简介: 郑安潮,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擅长神经管减压术、枕下... 展开
个人擅长: 神经管减压术、枕下颅内减压术、颞肌下颅内减压术、额叶切除颅内减压术、颞叶切除颅内减压术、枕叶切除颅内... 展开
立即免费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5)第 00017 号
中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43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4)3718-184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5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