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别名:室性期前收缩;室早)

就诊指南


挂号科室: 心血管内科

发病部位:心脏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心律失常、晕厥

相关疾病: 心衰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相关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相关手术:射频消融术

相关药品:普萘洛尔、硝苯地平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10000元)

室性早搏视频

更多>

室性早搏文章

更多>

正确认识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是指由心室或室间隔中任何一个部位先于窦房结传来的节律,而提前发出冲动并引起心搏。  室性早搏有哪些表现?  个体差异较大,有的没有任何不舒服。有的感觉心慌、心脏“嘣嘣跳”。严重的室性早搏可导致头晕,晕厥。  室性早搏的危险性?  室性早搏的预后取决于早搏出现的类型、是否触发快速性心律失常以及患者有无器质性心脏病。所以,在不同的人群,其预后是不一样的。在无心脏病的个体,室性早搏大多为功能性因素所致,预后好。但在由心脏病引起的频繁发生的室性早搏人群中,常预示预后差,猝死的风险增加。  发现室性早搏需做哪些检查?  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平板运动试验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如果室性早搏频发,必要时行电生理检查,了解早搏的多少,形态,心脏的结构、心功能及早搏起源部位等,帮助判断早搏严重程度,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如为冠脉缺血所致,则需要行冠脉造影检查,随着血管狭窄的缓解或解除,室性早搏多可缓解或消失。  室性早搏都需要治疗吗?  对于无基础心脏病所致的早搏,临床上十分常见,不需要特殊处理,但注意避免大量饮酒、吸烟、喝浓茶、咖啡等。但如果室性早搏发生频繁,并引起明显症状而影响生活,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美西律自己中成药如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等。对于非器质性室性早搏,当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早搏数目超过1万次,早搏的负荷超过10%-20%时,随着时间延长,可出现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室早性心肌病,需积极治疗。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更要高度重视。在医师指导下给与药物或射频消融治疗。  总之,如发现室性早搏,不要太紧张,到正规医院治疗即可,让心血管专科医生来评估是否需要积极治疗。

作者:杜海平 烟台山医院 阅读量: 4908

什么是偶发性早搏

早搏是临床中常见的心律失常,根据发作频率可分为频发性和偶发性两种,偶发性早搏是指每分钟发生少于5次的早搏。  早搏可发生于所有人群,其的危险性主要根据其起源部位及发生频率而定。早搏依照异常搏动起源的部位可分为窦性、房性、房室交界处性和室性四种。其中以室性早搏最多见,其次为房性早搏。早搏依照发生频率可分为每分钟发生少于5次的偶发性早搏和6次及以上的频发性早搏。  偶发的早搏多见于健康人群,在存在疲劳、情绪紧张、饮酒等诱因下可诱发或加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也是早搏的常见原因。偶发性早搏发作时可有心悸感或心跳落空感,也有很多患者并无明显感觉。行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可明确早搏的类型及频率从而指导诊断及治疗。  偶发的房性早搏及起源部位不会引起其他室性心律失常的偶发室性早搏患者,在症状不影响正常生活的情况下,并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需注意生活习惯并定期复查即可。对于起源部位可能诱发致死性心律失常的室性早搏患者,不论早搏的频率及是否有症状,都应及时根据患者基本情况进行药物或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避免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偶发性早搏大多对健康并无影响,发现或诊断偶发性早搏时不必紧张,及时就诊并合理调整生活方式避免早搏的诱因。  根据早搏的发生频率可分为偶发性和频发性早搏。大部分偶发性早搏对健康并无影响,在除外诱发致死性心律失常的情况下,不必药物及手术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过于紧张、劳累或饮用酒精等早搏的诱因并定期复查即可。

作者:罗西川 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 阅读量: 13718

室性早搏频发是指什么

室性早搏通常是指来自于心室部位的异常兴奋点提前发放冲动,从而诱发心室肌提前收缩,完成一次提前心动周期。而室性早搏频发是指患者室早发生次数>5次/分,按照室性早搏发生次数多少,分为频发性室性早搏以及偶发性室性早搏。一、频发性室性早搏:1、生理性因素:患者是由于传导旁路或过量吸烟喝酒等因素导致室性早搏,传导旁路可以考虑行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手术来治疗,平时生活中要控制吸烟和饮酒,少喝浓咖啡,提高睡眠质量,一般纠正诱因后频发室性早搏可恢复;2、病理性因素:包括心血管疾病、严重电解质紊乱、甲亢、洋地黄中毒等多种疾病。如果是明确基础疾病诱发的频发室性早搏,应该针对患者的基础病因治疗,消除病因后早搏可能自行消失;电解质紊乱导致的频发室性早搏,应该考虑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以防出现更严重的心律失常;洋地黄中毒引起的频发室性早搏,需要立即停药,并且遵医嘱静脉注射苯妥英钠。二、偶发性室性早搏: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群不应该出现室性早搏,但在情绪激动、过于劳累、运动的时候或者情绪紧张、焦虑等应激状态下,有可能会出现偶发性室性早搏,并不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影响,一般无需治疗。

作者:王欣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阅读量: 6153

室性早搏能治愈吗

室性早搏在改善生活方式及药物治疗下仅可缓解病情,但并不可根治。射频消融术是室性早搏唯一针对病因的治疗,但因可引其早搏的起源点可能不唯一,术后仍有复发可能。  无致死风险的室性早搏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或联合药物治疗的条件下,病情基本可以得到控制及缓解,但并不能彻底消除心脏内异常起搏点而根治早搏,仍有可能会复发或加重。  对于可能诱发致死性心律失常的室性早搏患者,根据个体情况需行射频消融手术去除异常起搏点或安装植入式起搏装置,以避免室性早搏诱发的心源性猝死发生。射频消融术虽可直接消除心脏内异常起搏点,但是因心脏内异常起搏点数量的不同,术后仍然可能有其他异常起搏点引起早搏的情况出现,当存在这种情况时,早搏将会复发。目前导管射频消融术对于无基础心脏病的早搏患者治疗后复发率小于5%,对于合并基础心脏病者手术复发率会相对升高,但其病情严重程度较术前均有所降低。  大部分早搏对身体健康并不会有影响,健康人群中偶发早搏也非常常见,早搏的治疗不必以完全消除早搏为目的。  射频消融术是目前根治早搏的唯一方法,但因早搏的起源部位可能并不只有一个,术后仍有早搏发作可能。实际上大部分早搏对健康无危害。发现早搏时及时就诊明确,合理的控制早搏既可,并不需要完全根治。

作者:崔现军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阅读量: 99957

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严重吗

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可在心电图表现为在同一个导联中可能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室性早搏,通常比较严重。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容易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轻者可出现心悸、气短,以及胸闷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心脏停跳,可能导致猝死,因此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属于严重情况。此外,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缺血等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所致,也可能与扩张型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等严重心脏疾病相关,还可见严重低钾和低镁血症,而上述疾病本身通常也比较严重,伴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时,会更加严重。如果出现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需要查找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的病因,并积极给予富马酸比索洛尔、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β受体阻滞剂,或静脉滴注盐酸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纠正低钾和低镁等情况,有助于减少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的发作几率。

作者:赵文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阅读量: 3762

室性早搏20000多次严重吗

室性早搏20000多次可能是指室性早搏20000多次/小时,还可能是指室性早搏20000多次/分,室性早搏20000次/24小时严不严重,不能单纯只看频发次数,还需要观察是单发室性早搏,还是多发室性早搏,比如二联律、三联律等,也要看室速有无合并心脏疾病等进行综合判断。如果为室性早搏20000多次/分,多认为属于严重的情况。1、通常不太严重:如果室性早搏20000次/24小时只是单纯偶发,没有合并典型的心脏疾病,也没有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可以通过药物控制,一般不算太严重。此时多需要药物结合生活方式的改变进行治疗,如可遵医嘱应用美托洛尔、盐酸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以控制心率。同时,日常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并且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也应该注意尽量不要喝浓茶、咖啡等,以免导致心率加快,不利于病情恢复;2、相对严重一些:如果去除诱因后室性早搏20000次/24小时没有得到改善,通常说明室性早搏属于多元性病变,比如二联律、三联律等,而且可能还合并冠心病、心肌病等,此时通常比较严重,单纯通过药物一般无法缓解症状,可能需要进行射频消融手术,通过外周血管置入导丝对于异位起搏点进行消除,从而治疗早搏。治疗后需要持续检测患者生命体征,防止出现心率异常,威胁生命安全。但如果室性早搏20000多次/分,通常认为情况相对严重一些,若不积极进行治疗,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如果室性早搏次数过多,危害性相对比较大,尤其是短暂性、持续性的室性心动过速,若不积极进行治疗,容易引起室颤,诱发心脏猝死。一旦出现室性早搏,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作者:余再新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阅读量: 10451

室性早搏问答

更多>

室性早搏医院

更多>
室性早搏 推荐专家
任艺虹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心血管内科

视频 282 | 文章44 | 回复 1007

个人简介: 任艺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北京... 展开
个人擅长: 心血管疾病的诊疗,胸闷及冠心病诊断治疗,包括冠状动脉、肾动脉的介入治疗,高血压诊断治疗,心力衰竭的诊... 展开
立即免费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5)第 00017 号
中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43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4)3718-184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5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