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
分享:
"寒湿重主要表现的是寒邪的侵袭以及湿邪的停滞,这种现象有外感的寒湿,也就是寒湿的来源,来源于自然。另外还有内生的,就伤到了阳气,如脾的阳气以及肾的阳气受损,都能够出现寒湿内停。...
杜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5/26 收听(79308)
祛除身体寒湿重的治疗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1、药物治疗:可通过
霍则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06/20 播放(68160)
身体有寒湿,选择散寒祛湿的这类药物。寒湿趋下,所以一般会留在脾胃或者留在下焦的肾。如果在中焦,脾胃寒湿较重,会经常的胃痛,不敢吃凉东西,或者会出现腹痛、腹泻。对于这种情况,要改...
曲健│大庆市中医医院
2023/11/29 收听(78004)
"寒邪和湿邪在中医当中是两种阴性的病邪,因为寒邪和湿邪多数情况下合并出现,合称叫做寒湿。祛除寒湿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人的生活方式上来进行调节,晒太阳就是祛除寒湿的最好的...
张维│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2023/09/06 收听(82708)
身体湿气重,应该从饮食运动和中药三个方面共同调理。1、在饮食上,咱们要严格戒酒,特别是啤酒,会助湿热。还有肥甘厚腻的食物,会增加脾胃的负担。脾胃气虚之后,水湿运化功能就会下降,...
曲健│大庆市中医医院
2023/06/14 收听(51902)
"身体湿气重浊,主要从起居、饮食和中药、身体运动几个方面综合调理。首先在起居方面,要避免熬夜,这会加重耗伤身体的阳气,使寒湿在体内积留,症状加重。对于在饮食方面,要坚决的进行忌...
曲健│大庆市中医医院
2023/12/19 收听(76962)
"寒湿重建议用偏温的、健运脾胃的饮食,比如大枣、山药,避免食用过于寒凉的食物或者是水果,比如梨、螃蟹,这些寒性的水果或者是食物最好少吃。另外可以外用艾灸、针刺、拔罐等中医的理疗...
刘震│北京医院
2023/01/04 收听(10930)
"寒湿重的患者很容易导致某些疾病产生,如果是外感寒湿,很容易导致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如果是由于脾虚生湿所导致,很容易出现腹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一系列症状,所以一定要及...
文蕾│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3/10/14 收听(43674)
寒湿比较重一般是气虚、阳虚引起的,水湿或者痰湿体内内停,除掉面色发白、发青、舌苔发白等一般表现外,寒湿重的表现还得看寒湿停留的部位或者脏腑。如果外感寒湿比较重,表现关节、筋骨疼...
疏欣杨│中日友好医院
2023/01/26 收听(79888)
"患者体内出现寒湿过重,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调整,第一种方式是通过中医中药来进行温煦、祛湿,第二种方式是通过艾灸的方式来,对于寒湿之邪进行祛除,温煦身体。具体来说,中医中药可...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23/08/08 收听(39286)
寒湿重的调理,主要分为药物和非药物两大类,具体如下; 1、药物调理:很多药物都可以祛风、祛寒、祛湿,一般这种情况可以选择成药或汤药进行辨证治疗,由于寒、湿位置...
霍则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06/06 播放(66054)
患者身体寒气重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进行去除:第一点,艾灸的方法,这种方法非常快捷有效,可以通过艾灸相关的穴位和部位,像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附近的穴位都适合进行艾灸,这样可以使人体的阳...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23/03/28 收听(90184)
身体寒湿主要需祛寒、利湿,可采取药物和非药物方法进行调理,如: 1、药物调理:选择祛寒、祛湿的药物,包括附子、肉桂、细辛、干姜等,还可选择苍术、藿香、佩兰、茯...
霍则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07/04 播放(80158)
女性体内寒湿重,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进行调理:第一点是通过中药方剂进行调治,常用的有附子理中丸、艾附暖宫丸,还有恶湿毒清胶囊等等,这些中成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向,对于寒湿进行调治,使...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23/04/12 收听(29834)
"胃寒湿重的患者有下列症状,患者出现腹胀、恶心、呕吐、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不成形、舌苔厚腻,口中的有咸味、甜味等不正常的味道,甚至有酸臭味。临床中可以通过中成药、中药方剂对于胃寒...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23/07/26 收听(91540)
患者脾虚,寒湿重,调理的方式有以下几点:第一、是可以通过艾灸的方式进行调理,这种方式简单、高效,可以通过艾灸脊柱两侧的相关穴位,以及腹部的相关穴位来进行治疗,甚至应用足三里、三...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23/01/17 收听(64352)
如果体内寒湿(湿邪与寒邪结合)之邪较严重,可以在服用具有健脾利湿作用药物的基础上,同时口服具有散寒作用的中成药,如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参苓白术散、具有散寒作用的附子理中丸进...
孙连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4/28 播放(26426)
"寒湿重还要看具体影响了哪个脏腑,如果脾胃的寒湿比较重,可以吃附子理中丸或参苓白术散一类的中成药。附子理中丸由附子、党参、干姜、白术、炙甘草组成,可以健脾、温阳散寒。通过增加脾...
刘震│北京医院
2023/12/25 收听(86958)
寒湿重可吃的中成药主要有苓桂术甘散、实脾散、萆薢分清散,寒湿较重需要口服药物来温中祛湿。苓桂术甘散主要有茯苓、桂枝、炒白术、炙甘草组成,可用于温阳健脾、利水燥湿,用于治疗脾阳不...
黎艳│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3/04/18 收听(7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