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
挂号科室: 心理咨询科
发病部位:精神
多发人群:儿童
治疗方法:心理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
相关检查:心理方面检查
相关手术:无
相关药品:无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小孩9岁厌学怎么办
29158次播放54次点赞
孩子高二厌学如何教育
68172次播放77次点赞
8岁女孩厌学怎么办
65087次播放72次点赞
十岁孩子厌学是什么原因
27372次播放246次点赞
如何调整厌学情绪
64241次播放64次点赞
厌学是怎么回事
30623次播放89次点赞
孩子厌学的表现
40296次播放42次点赞
小孩子厌学怎么治疗
43176次播放435次点赞
青少年时期正是应该好好增长知识技能的时候,但这个时候的孩子正是思维活跃,注意力特别容易转移的时候,如果学校安排的课程计划不科学,忽视了创造力和个性的培养,只是严管控、死读书,那么孩子就往往容易坐不住、学不进去,甚至厌学,特别排斥学校和学习。我是有来心理认证的青少年心理咨询师,深耕青少年领域,有丰富咨询经验。下面我就来聊一聊青少年厌学辍学这个让家长头疼不已的问题。厌学在青少年中非常常见,它作为目前初高中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对少年健康成长有很大危害性。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厌学是辍学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辍学是厌学的极端表现。表现患有厌学症的学生往往学习目的性不强,对学习失去兴趣,课堂上注意力不能集中、犯困、不认真听课,课后不完成作业、即使没有干扰也“学不进去”,怕考试,怕排名,约有半数以上的学科跟不上进度,成绩不佳;甚至厌恶书本知识、讨厌老师和学校,一提起学习相关话题便沉默或焦躁,还会旷课逃学;严重者一提到学习会还出现躯体反应如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腹痛、尿频、食欲下降、睡眠易惊、脾气暴躁,甚至出现抑郁,焦虑,强迫等神经症状。但在除了学习之外的课余活动却有积极性,因此家长和老师常给予他们“习学不进去,玩倒是积极”的评价。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原因青少年身心各方面的原因1.强迫和抑郁情绪在背负过重学习压力、极度焦虑的情况下,青少年容易出现强迫情绪。如不由自主地去想、去做某些事,明明知道没有必要去想,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想摆脱也摆脱不了,非常苦恼,使注意力无法集中,影响学习。抑郁也是青春期比较突出的情绪问题。在整个儿童期到成人以前,是抑郁症的第一个高峰,很多孩子都有消极的念头。孩子们对个人的未来,对前途悲观、绝望,有自卑心理。由于现在的家长老师大多不注意孩子的性情变化,要么一味追求高成绩,要么逼着孩子学习,如果成绩不好就对孩子整个人进行指责,批评,否定。导致孩子也否定自己的自我价值,长期以往感受不到自我价值,导致本就少沟通的孩子,心理矛盾到极点,甚至有些孩子厌学、辍学,甚至矛盾激化时有可能选择轻生。2.青春期性心理冲突发生厌学与一些孩子初入青春期有关,当女孩出现初潮和男孩首次遗精时,由于神经、内分泌的作用,他们的警觉性增强,害怕学校。其实是一种移花接木的转换防御机制,通过弃学暂缓了“不被人发现”、“不知如何是好”这种潜在的性心理压力。现在的孩子对异性的渴望提前出现,在15-19岁之间,是渴求异性的高潮期,而世俗的观点又不能认可这个年龄段的过度交往,也会导致青少年心理空虚而厌学。3.叛逆心理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一举一动,包括但不限于学习成绩、生活习惯等管控太过严格,手段武断专制。有时青少年已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家长的安排让他们自觉不自由、正在形成的自主意识遭到破坏。于是出于对家长的反感,就产生了逆反心态,故意跟家长对抗而故意不认真学习,或是直接选择“摆烂”。4.缺乏对学习的自驱力学生本身也会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不求上进或学习方法不当,考试遭受失败、自我价值感也随之跌落,从而缺乏学习动力,产生厌学心理。厌学产生的内在原因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遭遇消极情绪体验,自我认识存在偏差。这个过程中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也起消极的强化推动作用。外界原因1.应试教育下学业过压力大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处在高速发展中,各方面又都发展得不够成熟和均衡,本身就面临着重重挑战,而学校和家长又给予其学业上过大的压力,使孩子出现一些情绪和行为上的不良变化。生长在应试教育严重的今天,来自分数的压力蔓延,加之学习时间的紧迫,属于青少年学生的自由空间少,导致他们缺乏沟通技巧,把各方面的困难压抑在自己心理,加重精神内耗和注意力偏差,最后导致厌学。2.不利的家庭因素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教育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大多数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大、目标过多、关怀过度、压力过大、仅看重学习成绩而忽视心理品质的良性发展,一旦孩子达不到自己的要求经常采取讥讽、数落、辱骂、厌恶、苛责、蔑视和冷漠等“软暴力”形式对孩子的心理进行伤害。反抗,逆反家长的“软暴力”比“硬暴力”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更具有隐蔽性,杀伤力更大、更持久,会给孩子的一生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使孩子产生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摧毁孩子学习的自尊心、自信心。3.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日趋严重。近几年出现的唯利是图、金钱万能的拜金主义观念使部分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受到侵蚀,加之读书无用论又有蔓延的趋势。一些本来就自制力较差、成绩较差的学生由此更加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放下自己手中的书本,甚至还有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厌学甚至辍学。解决动机教育俗话说:“寒门出贵子”、“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话不完全准确,一般来说,家庭物质条件一般的孩子更用功读书,因为摆在他们面前的出路很少,学习是唯一一张摆脱贫困的入场券。但与此同时,更多家境贫寒的孩子因为缺乏系统科学的教育、家长也不注重养育环境,自制力弱,也不爱学习,成了差生中的差生。所以,正确的动机教育不在于跟孩子说“不好好读书将来去要饭”,而是要用成年人的眼光带孩子领略世界的运作方式,让孩子知道,世界很大很好,但一切都存在门槛。鼓励孩子要为了自己的激情和热爱所在的方向去努力学习。譬如,孩子爱看赛车,家长可以带他看国际比赛转播里操着流利英语的中国车手,鼓励孩子若想像他一样就要学好英语。合适的学习目标即使是对成年人来说,努力却得不到回报,似乎自己的目标远在天边,永远也够不到,就很容易产生退缩心理,更别说是心智较为敏感脆弱的青少年了。对于产生厌学情绪的青少年来说,消除已经对其产生不良影响的压力源——太高的学习目标,就能减轻学业压力和达不到家长的高要求而给孩子来的挫折感。对于学习成绩垫底的学生,可以从其擅长的科目开始给予进步目标,孩子渐渐在收到成效中提升自我效能感,找回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能力1.提供与青少年个体特性适配的高效学习方法,并养成习惯。具体方法因人而异,总体原则是要注意劳逸结合、遵循记忆曲线、全面计划、突出重点等等……2.找到孩子的优势能力并帮助其迁移。如该青少年具有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特点,那么就要加以培养,并运用到效率高的时间段中;如该青少年习惯跳出惯势思维看问题,便培养其结构化、逻辑归纳能力,并运用于多种学科的学习中,打造独特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改善人际关系学生人际关系差是学生厌学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学生来自不同文化、经济和涵养的家庭,他们的性格个性亦有很大差异,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交往,人际关系自然就不好。如果老师和同学再对他们冷漠,他们就会更感孤独和不安,不良情绪甚至厌世情绪就会产生。学校和家长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并加强在课堂和课后的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关心成绩的时候也同样对青少年的人际关系给予关心,言传身教关于人际交往的技巧,注重品德培养,等等。引导兴趣、激励理想厌学情绪会导致青少年对什么活动都无兴趣,对什么人都感情淡漠,得过且过。对于这种情况,最好的应对方法是立志,引导其发掘自己的生活的理想。一个学习目的不明确的学生,便不会享受刻苦学习取得理想成绩的过程。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非常重要,兴趣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可以促使一个人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提高对学习的自主能动性,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自觉的排除障碍、克服困难,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正确的沟通和奖惩观对青少年来说,自我意识的成长和学习成绩一样重要。作为家长,对孩子的帮助应该以引导为主,不可加以任何强制的意味。即使家长再为了孩子着想,又或者孩子的想法在家长看来多么错误与幼稚,需谨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能做的,只有引导。如果强加干预,只会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达不到目的的同时还会彻底破坏亲子关系。同时,家长和老师要多表扬、少批评,注意批评的尺度,成功时让孩子感到成功的喜悦。中学生的承受能力远不如成年人,作为成年人的老师和家长,在批评学生时,就要注意场合和尺度,以激励为主,少用批评、指责,对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孩子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这能克服学生的厌学心理。打造良好家庭氛围德国著名的家庭心理治疗专家佩施基安指出:“疾病不仅仅是病人本身的问题,也反映了家庭和社会问题。”同时他也强调了家庭在消除心理困扰中的作用:“一个家庭里实际的和已赋予的东西,绝不仅仅是障碍和冲突,这个家庭同时也产生了解决这个冲突的能力。”因此,家庭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应承担起不可推卸的责任。家庭关系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强烈的,父母的教育方式与家庭的学习氛围也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和社会的认知。家长应多与孩子交流,努力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会分辨孩子的表达,了解其内心需求并给予满足。教会孩子爱别人,并有责任心;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树立学习信心,引导和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磨砺孩子坚强的意志。案例兵兵是中学八年级学生,在班上的学习成绩偏下,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一上课就经常注意力不集中,打瞌睡。父母关系不好,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父母忙于工作,很少给予他照顾。特别是学习上,从小很少对他的家庭作业进行辅导、也不会关心兵兵的学习状态等,但对他的学习成绩和言行举止等各方面都要求较为严格,经常因为他的成绩下降或是在家做错一些小事而责罚,甚至辱骂。一直以来,兵兵对父母的苛责和忽视一直耿耿于怀,不愿与父母沟通,渐渐变得性格内向,孤僻、和同学们也少在一起玩。兵兵从小学开始,各科成绩都是良好。进入初中阶段以后,学习的学科也多起来了,开始学习就有点吃力,在一次期中考没考好之后,兵兵就觉得心里特别烦躁,经常说头痛、难受,不想上学。初二上学期开学后,有的同学告诉他打游戏很好玩,并带着他一起玩游戏,他从此就迷恋上了打游戏。白天没时间,等到放学后,作业不完成,就去游戏厅打游戏,直到很晚才回家。以至于第二天上课总是无精打采,提不起精神,上课老师讲到什么地方都不知道。老师针对他的表现,进行了多次做思想工作和教育,但在父母方面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心,也没有深究他迷恋游戏的根源,只是狠狠责骂了兵兵。而从那之后他变得更不愿听课,不愿记笔记,拿起课本就烦,学习成绩下降很快,而成绩越下降越不愿学习。分析:这是一个学生因家庭因素和自身素质因素引起成绩下降,并最后导致厌学甚至逃学的案例。所谓厌学,就是是对学习产生厌恶、反感或无所谓的心理倾向。兵兵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既有家庭方面的关心和教育不足导致的兵兵性格方面的自卑、孤僻、不合群,当遇到问题的时候,缺乏解决的信心和能力,也丧失了家庭方面的支持,甚至还激发了叛逆心理。也有自身的因素:兵兵渴望取得比较好成绩,对自己期望很高,但是初中的学习内容比小学深,学习方法也会不一样,由于缺乏指导和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反而下滑,导致学习动力不足、丧失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等,又因为性格方面的特征,兵兵选择以逃避、消极应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解决:大多数学生厌学的问题需要对家长进行干预,但兵兵的情况来看,孩子的性格已经定型,实际上已经很难磨灭不良的家庭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影响了。而且,通过沟通,我们发现兵兵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思维认知体系,这个阶段再对其性格进行改变并不现实。最后通过和老师、家长沟通后一同敲定的干预计划是,通过设立更为合理的学习目标,一步步使其获得在成绩上的进步带来的成就感、自我认同感,并把他“玩游戏”的爱好利用起来,作为一个学习动力上的正面激励,同时,家长方面要停止对孩子的过度批评、苛责,多表扬、多听需求,避免带来自信心的下降。结果:经过半个学期的实施,首先是在家长态度的转变下,兵兵的性格虽然还是偏内向,但他看待事物的眼光不再那么悲观,在学校也有了社交方面的改变,朋友开始变多了,也更乐于参加集体活动了。在学习成绩上,兵兵刚开始的目标是进步十名,经过老师的帮助调整学习方式、培养加强记忆的学习习惯等,而且家长承诺,如有进步,就可以在周末奖励游戏资金,很快就实现了目标;在学期末尾时,兵兵又实现了第二个学习目标——期末考在原基础上再进步五名,且在老师家长的鼓励下,兵兵在本来就最擅长的语文科目上还取得了班级前三的成绩。除此之外,兵兵跟家里的关系也有所改善,虽然没有进行较为深入的家庭心理干预,但兵兵的父母在这个过程中,看着自己的态度转变竟然能对孩子发生这么大大作用,也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心理到行为上都发生了转变,不再忽视孩子的真实需求,日常中以有效沟通代替苛责批评,亲子关系冲突得到了改善,家庭氛围也融洽了起来。(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作者:尹建民 有来心理诊室 阅读量: 4651
厌倦了学习意味着我们孩子对学校生活和学习感到厌倦,对学习逃避和对抗。学习的疲惫无疑是会扼杀或阻碍我们孩子学习的热情和欲望。为了我们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我们家庭应该注重下面几个方面:1、家庭环境的不利影响:比如父母的不和谐或分离;家庭教育模式过于严格;家庭对我们的期望与我们的实际能力之间的过度差距也可能导致学生厌学!对教育的严格和不切实际的期望往往更容易让我们厌倦学习。2、给孩子交往合适的朋友。如果孩子经常跟一些有不良习惯的同学互动,非常可能导致我们厌倦学习。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厌倦了学习,他们可能会形成一个厌倦学习的小团体。这个小组的副作用非常大。所以我们家长要学会帮助孩子建立一个良好学习氛围的团体。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来引导孩子改善厌学状态。一、让孩子多次经受困难考验,从而降低对厌学情绪的敏感性。孩子厌倦了学习,往往因为学习困难,因为孩子想避免困难,感到无聊。因此,改善厌倦学习感觉的一种方法是让自己在生活中经历一些艰难的考验。并努力让自己克服这些困难。这种克服困难的心理感觉将有助于孩子提高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二、培养应对消极情绪的认知策略。孩子必须认识到,当出现令人作呕的情绪感时,不要让负面情绪把我们困在原地,应采取一些措施和措施,例如深呼吸以放松情绪,并在感受到放松的感觉时有意识地将注意力吸引回学习。三、通过想象训练,建立积极的情绪体验。这种方法对减少学习的疲劳有积极作用,它要求孩子想象学习放松,更清晰,更细致的画面。在此期间,如果有烦人的情绪,及时调整;想象顺利完成作业和成就感,想象易于面对各种困难和困难的学习任务,体验放松的感觉。简而言之,调整学习的疲倦并不是时间问题。它不是一种可以一劳永逸地完成的力量。最重要的是依靠孩子自己正确的自我调整。(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作者:尹建民 有来心理诊室 阅读量: 4182
因为高中知识比较复杂,有一部分学生会感觉到学习很吃力,开始产生厌学。怎么样能够帮助孩子找到学习动力呢,家长可以采取这几方面的方法来引导孩子。第一,父母要做出改变由于目前中国的教育体制,很多时候,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其余的什么都不关注,给孩子造成的都是压力,而不是动力。因此,高中生父母要了解到这些情况,平时孩子在学校的压力就很大,孩子回家后要给孩子多鼓励,不要用成绩去论断孩子的一切。第二,不要和其他的孩子比现在的家长喜欢和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别人的孩子都是好的,让自己的孩子学习,这样其实很让孩子没有面子。高中生更注重自己的面子,因此更不乐意家长再这么说,因此父母不要总是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我们要引导孩子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考试吗?我们不是用知识来和其他人攀比的。第三,要有正确的自我认识如果孩子厌学了,或者不想学习了,不可能只是口头简单的一句话,肯定有某种原因在里面,才导致了孩子的厌学情绪。可能是不想学习,感觉学习太累,再加上还不知道将来要干什么,再加上自己的学习成绩、老师对学生的态度,都会造成很多的困扰。但是作为家长,需要让孩子对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如果孩子成绩很差,就告诉他重点不在于能不能学好,而在于能不能一点点的学进去知识,这对自己的以后来说,还是有用的。第四,找方法,事半功倍有时候,厌学也许是孩子自己的问题。比如学习方法的问题,其实很努力,但就是不出成绩,也许是一直在小学阶段死记硬背,但是进入初中高中后,每天也花费了比别人多的多的时间去学习,但是结果却总是差强人意。当因为这个而产生了厌学情绪的话,就要让孩子学习赶紧改变学习思路,可以请教老师,其他的孩子,给自己一个指导,不要一个人总是埋头苦干。(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作者:尹建民 有来心理诊室 阅读量: 5397
造成孩子“厌学"的原因有很多,有孩子好逸恶劳品行障碍造成厌学的;有婚姻家庭不和谐影响孩子心理造成厌学的;有迷恋网络游戏造成厌学的;有家长或老师太看重分数而致孩子压力太大怕失败厌学的;也有心智发育迟缓造成厌学的……但其中“习得性无助”导致孩子厌学尤其值得家长和学校关注。“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习惯行为。美国心理学家塞利,在1967年研究动物时发现,他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施加难以忍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于是在笼子里狂奔,屎滚尿流,惊恐哀叫。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狗就趴在地上,惊恐哀叫,也不狂奔。后来实验者在给电击前,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倒地呻吟和颤抖。它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在人类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总是在一项工作上失败。他就会在这项工作上放弃努力。甚至还会因此对自身产生怀疑,产生一种消极否定的习惯思维,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无可救药。而事实上,此时此刻的我们并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定势中。在我看来,在现行应试教育体制下,现实生活中有太多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的心理氛围。从家庭看,中国父母以批评为主,美国父母以鼓励为主。批评是孩子自信心最大的敌人。尽量强调孩子的优点,忽略他的缺点,孩子的自信心才会提高。这点中国父母要好好向美国父母学习。有些学生的家长,在教育孩子上他们除了供吃穿外不能对孩子的成长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在教育孩子上不能以身作则,对孩子要求却很高,把过高希望寄托希望在孩子身上,以他们实现自己当年未能实现的梦想。这种要求与现实的反差,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挫折感。这些家长又习惯用否定的语言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注入“你不如谁谁”、“你看看人家如何如何”、“你咋这么笨”、“早知道这样,当初就不生你”等等消极否定评价,极易形成“习得性无助”,进而破罐破摔,导致厌学。从学校看,不少学校单纯最求成绩排名,使学生很小就进入残酷的分数竞争中,学习压力很大,要取得好排名实属不易,相对落后是大概率的事件。一旦学生在学业竞争状态中的长期落后,就会导致了非智力品质的弱化。据我了解,一部分厌学学生曾经努力过,也曾经洒过汗水,但一次次的失败,促使他们对此做出了错误的归因。认为自己天生愚笨,能力不强,智力低下,不是学习的材料,从而主动地放弃了努力和追求。还有的学生同样努力过,也曾经取得过不错的成绩,但是不如其他尖子,很少得到班主任老师和家长的表扬,长期被忽视,便逐渐丧失了自信,认为自己不行。就这样,他们在经过无数次的重复、无数次的打击以后慢慢“习得”了无助感,养成主动放弃的习惯心理。我们要做的是把“习得性无助”变为“习得性乐观”。好孩子是夸出来,必须向美国父母学习,多鼓励,多给孩子信心。在鼓励声中成长的孩子才会充满自信不断进步。对孩子,我会用古今中外走过同样心路历程的成功者的励志故事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给以自尊和自信。让孩子知道读好书是他的责任不是家长的责任,前途和生活是属于孩子自己的,只要不断努力,总有成功的那一天。让孩子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学习。现在中国教育“应试教育”“填鸭式教育”,太看重结果,看重分数,而我喜欢关注过程:一,你上学去了吗?二,你听了吗?三,听不懂敢于问吗?四,回家作业按时做了吗?你这4点过程做好,结果自然有了。中国的孩子大都很聪明,只要自信了,情绪端正了,其学习的积极能动性就会激发出来,有的甚至会有超常发挥,给家长一个大大的惊喜。(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作者:葛娟 有来心理诊室 阅读量: 5169
很多学生从中学甚至是小学阶段就开始出现厌学的情绪,而这种情绪在青春期则更为明显,逆反心理作祟,逃学旷课甚至打架斗殴,家长们为了这些事情心力交瘁,却还是不知道怎么去引导和教育孩子是最好的。但是有的孩子原本都是优等生,但是却突然出现了厌学情绪,对于与学习相关的一切都开始反感,和父母的关系也变差了,然而有的父母却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探索世界的求知欲使孩子认识这个世界,而孩子的天性就是追求快乐,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没有快乐的童年,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往往会给孩子施加太多的压力。因为学习,孩子的快乐被剥夺,时间久了,自然会出现厌学的情绪。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先了解到孩子厌学的原因,这样才能药到病除。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主要原因一般都是和父母有关的。有的父母期望过高,无形中就给孩子施加了很多的压力,孩子的心理压力过大,学习就会产生痛苦体验,最终形成这种不合理的条件反射,对学习也就产生了抵触心理;还有的父母总会说“你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没有公司愿意雇用你”,孩子感受不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总是感受到很多的负能量,很容易就会自暴自弃,放弃自己。面对孩子的厌学情绪,家长需要正确对待并且合理引导。首先要改善孩子所处的环境,让孩子从根本上改变对于学习的固有印象,但是这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之间的配合,家长应该更加注重孩子的情绪,而不是把学习看的非常重要,要多给孩子一些鼓励,营造一个注重快乐学习的氛围,消除孩子内心被抛弃和歧视的感觉,改变孩子对于学习的抵触、厌恶感,重新对学习产生兴趣,继而愿意主动、积极地在新的环境中学习。在环境发生改变,孩子逐渐开始愿意接受学习了之后,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价值,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识。在这之后也要及时对孩子积极、正面的学习态度表示鼓励和认可,多给一些正面的鼓励,让孩子认识到自己还是有希望的。家长平时对孩子的评价也应该相对客观、中立,不要用“比人家的孩子”来给自己家孩子施加压力,影响孩子的自信心,更不能嘲讽、指责孩子,加重孩子的逆反情绪,影响亲子关系。温馨提示:面对孩子的厌学,作为家长要对孩子有信心,多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的信心,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快摆脱厌学的情绪。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学习也是很重要的,家长要给孩子营造一种和谐、有爱的家庭环境,从而才能把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去。(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作者:刘大丽 有来心理诊室 阅读量: 3297
生活中,如果发现儿童对上学充满恐惧,或不愿上学,厌学的表现,就说明了儿童对上学产生了恐惧心理(多见于7-18岁的中小学生)。有这种心理的学生经常以呕吐、腹痛、不舒服为理由而请假不去上学,即使勉强来到了学校,也是对学校充满了恐惧。他们总是沉默寡言,郁郁寡欢,任何事情都缺乏主动性,与老师、同学都不能进行正常、健康的交往。催眠术可以有效缓解儿童这种厌学恐学心理。儿童厌学恐学的心理是什么样的?对于儿童恐学厌学心理,相关资料显示,1000名儿童中大约就有17名由于过度恐惧而不能上学。这种儿童往往不愿意离开自己的亲人或者干脆就躲在家里不出来。因为教师和同学不仅不能随时满足他们的要求、以他们为中心给予他们特别的照顾,甚至还可能对他们的缺点给予严厉的批评。这就引起了他们强烈的焦虑、不安、害怕与恐惧,致使出现某种躯体上的症状。对于这种厌学恐学心理,一般性的思想教育难以收到很好的效果,过于迁就既是不可能的,同时对他们的心理疾病根本无济于事。“学校恐怖症”主要是“心病”,防治要对症、对因下“药”。利用催眠术的方法,可以使他们的症状及其精神面貌得到了较大的改观。催眠术治疗儿童厌学恐学心理的实例森森是一名初中一年级的小男生,据他的老师介绍,森森孤僻、沉默、学习成绩不佳,老师几乎从来没有听他说过一句话,所以也不知道他到底有什么问题和困难。在催眠师与森森的第一次面谈中,催眠师还请来了与森森相对比较亲近的两位同学林林和木木。催眠师并没有告诉他们面谈的真正目的,只是说:“我就是想了解学生的情况,所以请你们来谈一谈。”开始的时候,三人都很紧张,催眠师便与他们闲聊了几句,接着他说:“既然大家到了图书馆(面谈地点是在图书馆),不如让我们先来翻翻书看吧。”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除森森的紧张感,放松他恐惧不安的心情。森森稍微犹豫了片刻,看到他的同学已经采取了行动,便模仿着他们,从书架上拿下一本著名的《汤姆·索亚历险记》。虽然他的动作慢吞吞的,但是十分有耐心,看得出来,他并不是一个不喜欢读书的孩子。这种和谐的气氛持续了20分钟以后,催眠师开始与孩子们进行谈话。谈话不是以单刀直入的方式进行的,而是从比较琐碎、愉快的事情开始,逐渐引出了核心话题。催眠师问道:“你们现在都开设了哪些课程?新生训练时对学校生活有什么感想?现在又有什么感想?你们班级的情况是怎么样的,有哪些优点和缺点?与班上的同学相处如何?目前班上都流行什么样的游戏?你也参加吗?你平时都喜欢从事哪些活动?你认为自己怎么样?对将来的前途有什么打算吗?回家后都做些什么?住宅附近的环境如何……”由于林林的踊跃发言,木木也开始积极讲话,这使得气氛变得十分热烈。森森开始只是偶尔点点头,表示附和。后来,在谈话进入了最为融洽的自由聊天阶段时,催眠师间或用目光来鼓励森森开口发言。于是,森森终于开口讲话了,并且还露出了难得的笑容。由此可见,森森并不是一言不发的人,只是对环境、气氛的要求比较高而已。森森的讲话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功课方面虽然缺乏自信,但是并非是不喜欢;入学的时候他害怕高年级同学,同时也有点害怕几位老师,主要是老师曾在众目睽睽之下对他厉声责备,所以很恐惧;在班上没有什么特别亲近的同学,但是觉得这并没有什么不好;最厌恶粗暴的行为,喜欢棒球运动;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前途;回家后喜欢和弟弟以及邻居的孩子玩,在家里不会感到寂寞。经过谈话后,催眠师发现森森的情况还算乐观,只要通过心理疏导,加强自信后便能痊愈。在第一次面谈结束后,催眠师告诉林林、木木和森森:“三个人一起来,可能会妨碍个人的发挥,所以下一次希望和你们每一个人单独进行面谈。这样谈话的时间也可以长一些。反正我们就只是看看书、随便聊聊。可能的话,不妨将平常所做的消遣的事,也都和我谈谈。”经观察,他们三人都没有因此而紧张不安。第二次面谈时只有森森一人。催眠师还是先让他自由地翻翻书,然后对他说:“现在我们一起来做做体操,放松一下筋骨,也让脑子休息休息,缓和心情’你会感到十分舒畅,精神也很愉快……好的,现在再让我们做深呼吸,慢慢呼气,慢漫吸气,好,你会感到更加舒服,很舒服……”在这样一次30分钟的朗读与交流之后,催眠师让森森谈一谈在家里玩耍的情况,结果他滔滔不绝,可谓无所不谈。第二天,森森的老师和催眠师见面时,惊喜地说:“森森已有了很大的改变,今天早上他面带微笑和我谈了好一阵子。”第三次面谈一开始,催眠师就用呼吸法把森森导入到了浅度催眠状态中。先让森森读书10分钟,然后与其他人一起座谈。这次森森显得非常放松,能轻松地与其他人自由交谈。治疗厌学恐学心理只要相关各方密切配合,能为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让孩子自信起来,就能减轻孩子的紧张、恐惧的心理。以上就是催眠治疗儿童厌学恐学心理的催眠案例,当发现儿童出现厌学恐学心理时,一定要及时处理,通过催眠对儿童的心理进行相关治疗。千万不要等到儿童出现严重恐学心理时再处理,同时,加强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十分必要。(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作者:巫正玲 有来心理诊室 阅读量: 4503
全部 北京 上海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陕西 甘肃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贵州 青海 宁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