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高二厌学如何教育

2023-10-21 07:13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孩子高二厌学,家长应放平心态,不要过分紧张、焦虑,明确导致孩子厌学的原因,有的孩子由于学习任务难度大、强度过大,或者达不到家长的要求,从而长时间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产生厌学情绪。家长应正确引导孩子,正视高中学习强度大的事实,让孩子与家长一起制定学习目标,目标不宜过高,使孩子不能完成,针对现有的学习成绩及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家长不要通过打骂孩子,希望孩子在打骂中去掉厌学情绪,往往容易产生事与愿违的作用,应采取鼓励式的教学方式,同孩子坐下来认认真真地谈心,问孩子将来的理想,让孩子制定一个将来的学习目标,并根据学习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完成学习计划。当孩子逐步完成学习计划时,每完成一个细化的内容,家长要给予孩子适当的肯定,鼓励孩子,可以适当给予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让孩子对学习重新充满信心,逐渐改变厌学的情绪。

分享:

77

相关推荐

怎样让孩子不厌学

"让孩子不厌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1、是善于激发孩子的学习方面的兴趣,因为孩子有很多的兴趣,但是对于学习的兴趣并非天生就有,有的时候学习特别枯燥,很容易让孩子出现厌学、逃学等等问题。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比如使用录音、录像或者教学视频等方法,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使用手工或者带孩子做试验等等让孩子爱上学习。2、培养孩子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应当早睡早起,而且让孩子学会今天的学习任务今天解决。原则上就是自己可以指导孩子培养学习习惯,但也绝不能包办、代替孩子,只能够让孩子在学习以及学习的过程当中树立自信,确立自己的责任感,让孩子最终有非常独立的学习习惯。3、帮助孩子、鼓励孩子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比如早睡早起、合理的利用时间、适当的放松大脑,千万不能搞疲劳战术、题海战术,甚至题海战术之后也有一些填鸭式的教学,这一些都是不可取的,应该劳逸结合,尤其是需要以质取胜。4、也要看到孩子的学习进步,然后多给予鼓励和支持,还要给孩子树立比较明确、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有动力去学习。5、应该帮助和鼓励孩子,与自己以及与老师都建立良好的关系,不能因为对于老师有一些不满的情绪,甚至是会出现逃学的问题,只有这样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够最终解决孩子厌学的问题。"

语音时长02:40''

罗国帅天津市安定医院

2023/01/17收听(89408)

孩子厌学怎么办?

现在有越来越多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厌学情绪,而这个年龄正是学习的黄金的年龄,出现了厌学,家长、孩子本人都非常的烦躁。那面对厌学,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呢?首先我们要去恢复和孩子的亲子关系,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找我们的时候,他们的关系有了很大的恶化。当孩子出现厌学的时候,家长的紧张焦虑会表达出来,他们对孩子往往责骂、否定、批评,所以他们的关系往往得到破坏,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修复他们的关系。因为孩子的焦虑、紧张、恐惧,甚至对学校学习的一些自卑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厌学,这个时候我们要和孩子进行共情,去走进他们的内心,这样才能有利于去解决厌学的问题。第二步,就是我们和孩子一起来去分析厌学的可能存在的情况,我们的孩子往往会给我们抱怨学不会,或者老师教得不好,或者受了同学的欺负等等一系列的原因。其实这些都是表面上的一些借口,真正的问题来自于孩子心理素质过弱,他们耐受挫折的能力太弱,所以孩子厌学的时候,反而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来帮助孩子去历练、去成长。比如,孩子说学不会,通常的方式就是不学了,其实我们更应该陪伴孩子,因为学不会又要去学,培养坚持的这种品质和意志力,培养锲而不舍的精神。当抱怨我们的老师教得不好的时候,我们可以去强化发挥孩子的自我主观能动性,减少对老师的依赖,把坏事变成好事。或者孩子抱怨受到了同学的欺负,厌恶学校,这个时候我们理应陪伴孩子发展出一种有效的人际交往的能力,要么去承受、接纳委屈,要么学会有效的去反抗、去解释、去澄清。面对厌学的孩子,我们不可全盘的否定他们,一定要帮助他们找到原因,同时发现他们身上闪光的方面,给他们希望,给他们信心,通过综合的努力,多数厌学的孩子都会得到一个有效的改善。当然,厌学有的时候也会鉴于多种心理疾病,比如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等。如果说我们的孩子除了厌学之外,也还有一些其他的精神心理的问题,家长一定也要及时的带领孩子找心理医生、心理老师进行诊断评估,进行疏导,也只有这样,才能不耽误孩子。总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厌学也是可以理解的,重要的是要帮助孩子从厌学的状态当中走出来,孩子也会因此获益很多,他们的内心会更加的强大。所以切不可一味的悲观,我们也要用积极的心态来去引领孩子。

语音时长04:51''

黄建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2023/05/16收听(64096)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8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