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别名:视网膜疾病)

就诊指南


挂号科室: 眼底科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中老年人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有遗传几率

相关症状:视觉障碍、疼痛、流泪

相关疾病: 青光眼 葡萄膜炎 白内障

相关检查:动脉造影、眼压检查

相关手术:玻璃体切割术

相关药品:胰岛素、地塞米松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视网膜病视频

更多>

视网膜病文章

更多>

黄斑裂孔怎么治疗

黄斑为眼底视网膜上的结构,为视物最清晰的位置,当黄斑的神经上皮层局限性全层缺失时称为黄斑裂孔,可表现为患眼视物扭曲、视物中央部暗点或缺失、视力突然下降等。特发性黄斑裂孔较常见于老年女性,治疗方法如下:  特发性黄斑裂孔可引起视力下降,对于黄斑裂孔进展快,视力呈进行性下降者,则需要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方式目前多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术,促使黄斑裂孔闭合。手术完成时需要在眼内填充消毒空气或者长效气体。特发性黄斑裂孔很少发生视网膜脱离,而与之不同的是,高度近视患者的黄斑裂孔往往同时合并视网膜脱离,视力下降快,幕样遮挡现象严重,一旦发生,需尽快手术治疗,目前多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长效气体或硅油填充术治疗。  黄斑裂孔严重影响患眼中心视功能,老年人由于年龄因素可发生特发性黄斑裂孔,病情较重者多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而高度近视眼患者的黄斑裂孔往往合并视网膜脱离,疾病发展特点与特发性黄斑裂孔不同,多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长效气体或硅油填充术使脱离的视网膜复位。

作者:高立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阅读量: 84700

视网膜脱落能治好吗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绝大多数的视网膜脱落都是可以治疗的。根据视网膜脱落的类型、脱落的范围、脱落的时间长短,治疗的方法各有不同。而患者的最终视力也不尽相同。  最常见的是由于视网膜产生了裂孔,而导致的孔缘性视网膜脱落,必须通过手术封闭裂孔。如果是外伤性的视网膜脱落、高度近视自发性的视网膜脱落、眼底出血和玻璃体积血导致的牵拉性视网膜脱落,必须要经过手术,眼内打气、玻璃体切割、注入硅油或重水,使得视网膜复位。渗出性视网膜脱落,没有裂孔出现,而是由其他眼部疾病而导致的视网膜脱落,因此以治疗原发病为主,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手术。  视网膜脱落经过治疗而复位,是解剖位得到回复,并不意味着视功能就能同样恢复到脱离前水平。这是因为视网膜的感光细胞,在脱落的病理过程中,发生了不可逆的死亡。如果脱落的范围小,没有累及到黄斑区,而且脱落的时间短,手术后可以恢复比较好的视力。因此,只有及时诊断、配合治疗、让视网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得到复位,才有望能恢复尽可能好的视力。

作者:李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阅读量: 66707

视神经炎是什么病

视神经炎泛指视神经的炎性脱髓鞘、感染、非特异性炎症等疾病。  视神经起源于视网膜,终于大脑的膝状体,起到传导视觉冲动的作用,即将眼睛看到的信息传至大脑。视神经外有鞘膜包饶,上呼吸道或消化道病毒感染、精神打击、预防接种等因素可使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视神经的髓鞘,导致髓鞘脱失引起炎性脱髓鞘而患病。局部或全身的感染,局部如眼内、口腔、鼻窦、中耳、颅内感染等,均可通过蔓延引起视神经炎;全身感染如白喉、猩红热、肺炎、痢疾、伤寒、结核、化脓性脑膜炎、脓毒血症等疾病的病原体,可进入血液从而引起视神经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导致视神经炎。  发生视神经炎后患者通常表现为视力下降,多在发病1-2周时视力损害最严重,之后视力可逐渐恢复,多数患者在患病后1-3个月视力恢复正常。但炎性脱髓鞘患者发病后视力会急剧下降,可在1-2天内视力严重受损甚至无光感。除视力下降外,患者还可伴有闪光感、眼眶痛,尤其在转动眼球时疼痛明显。  综上所述,视神经炎为视神经的炎症表现,通常会引起明显视力下降,需及时就诊。

作者:高立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阅读量: 59283

玻璃体混浊是怎么回事

玻璃体是人眼球内容物中一种起支撑作用的结构,是一种透明胶状组织,在某些生理及病理状态下可出现玻璃体透明度降低,即患者经常描述的随眼球运动出现的眼前黑影飘动,即为玻璃体混浊。  正常情况下玻璃体呈凝胶状,里面呈网状结构,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内部网状结构塌陷,逐渐液化,可引起玻璃体混浊,导致玻璃体和视网膜内界膜的分离,即玻璃体后脱离,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为生理性玻璃体混浊。患者眼前会出现漂浮物,如点状物、飞蝇等。玻璃体后脱离对视网膜构成牵拉时患者有“闪电感”,牵拉导致血管破裂会产生“红色烟雾”,过强牵拉会导致视网膜裂孔形成或视网膜脱离。  病理性的因素如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以及视网膜血管阻塞等均可导致玻璃体积血的发生,也属于玻璃体混浊。玻璃体少量积血时可形成眼前黑影飘动等症状,少量积血时可待其自行吸收或给予药物治疗;出血量大、积血不吸收或合并视网膜脱离等严重眼底疾病时应及时手术治疗。另外,脉络膜、视网膜及视网膜血管的炎症,也可见玻璃体混浊,患者常有眼前黑影飘动的表现。  综上所述,当玻璃体由于年龄因素发生液化,或者炎症、出现积血时,均可改变其透明状态,出现混浊,即为玻璃体混浊。另外,眼外伤、眼内异物、寄生虫、肿瘤等也可引起玻璃体混浊。

作者:高立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阅读量: 61255

视网膜病有哪些

视网膜是眼球的内壁结构,各种原因引起来的视网膜病变统称为视网膜病。根据病因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视网膜血管病。包括视网膜动脉阻塞、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第二、黄斑疾病。包括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近视性黄斑变性、黄斑囊样水肿、黄斑裂孔黄斑前膜等。第三、视网膜脱离疾病。包括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等。第四、视网膜色素变性。第五、视网膜肿瘤疾病,如视网膜母细胞瘤等。

作者:荣军博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阅读量: 5687

眼花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眼花指看东西模糊不清,或因为内容繁杂而看得头晕目眩。许多疾病过程中会有眼花表现。  年轻人眼花可能是熬夜、视疲劳引起的,表现为视物模糊,暂时性近视加深;眼花伴头晕可能是因为颈椎病、全身性疾病,比如贫血、低血压、重度营养不良、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等引起,一般指坐久、蹲着起身头昏,眼前一片发黑,站不稳等现象;老年人发生的眼花主要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发生自然衰老引起的一种生理变化现象,临床上称为老视。日常所说的眼花主要是指老花眼,表现为是近处东西看不清楚,主要原因在于年老后眼睛中的晶状体逐渐硬化或部分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收缩能力降低,造成对光感调节不足,致使光线的焦点不能准确聚集在视网膜上,而落在视网膜后面,于是使近视物体或近距离阅读字画模糊不清。  一般来说,年轻人长时间近距离工作后眼花是由于睫状肌调节痉挛引起的视疲劳症状,久坐起身或无原因的头晕伴眼花常由于全身性疾病引起,老年人看近处模糊是由于机体退化引起的自然生理变化现象。

作者:张健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阅读量: 50950

视网膜病问答

更多>

视网膜病医院

更多>
视网膜病 推荐专家
解孝锋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眼科

视频 | 文章 | 回复

个人简介: 解孝锋,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擅长眼底出血等眼底病、葡萄膜炎,以及视神经萎缩、视神经炎、视神经肿瘤等视神经病的诊断与治疗。 展开
个人擅长: 眼底出血等眼底病、葡萄膜炎,以及视神经萎缩、视神经炎、视神经肿瘤等视神经病的诊断与治疗。 展开
立即免费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