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移植
挂号科室: 器官移植
发病部位:肺及肺系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药物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咳嗽、呼吸困难
相关检查:X线平片、CT检查
相关手术:单肺移植术、双肺移植术
相关药品:环孢霉素A、FK506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80000—90000元)
肺移植后的排异反应时间
31308次播放22次点赞
肺移植后多久能醒
19924次播放71次点赞
心肺移植可存活多少年
93567次播放95次点赞
肺移植可存活多少年
70719次播放16次点赞
肺能移植吗
21522次播放95次点赞
尘肺3级可以做肺移植吗
28733次播放329次点赞
百草枯中毒需要肺移植吗
20224次播放368次点赞
肺移植条件是什么
48437次播放25次点赞
据统计数据显示,肺移植术后1年的存活率大概在70%-90%左右,5年的存活率在40%-50%左右,单肺移植比双肺移植的存活率也更高一些。肺移植术后的存活时间与患者的身体状况、心功能、供肺质量和术后护理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要注意防止外界感染,肺移植患者出现轻微的感染,都可能有生命危险。因此即便顺利接受肺移植,术后一定要保持较强的免疫力,减少排异反应和感染。
作者:程丹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阅读量: 4252
如何做好肺移植团队的建设,提高肺移植质量 肺移植核心团队包括器官获取组织(organprocurementorganization,OPO)协调员、取供体组、供体评估与修复组、受体手术组、体外灌注组、围术期处理组、呼吸康复组、心理康复组及随访社会工作组。 1、OPO协调员进行供肺维护协调、做出评估,从肺源获取直至最后民航、高速或高铁转运到医院 2、取供体组负责至肺源地现场评估供肺质量以及手术获取供体;取供体组必须有1-2套班子备班,全年24小时,随时待命,一旦有肺源,随时出发去外地维护并获取供体肺组织,然后再将肺组织安全高效的转运到本地。取肺组医生必须是高年资医生,手术经验丰富,才能保障供体肺的完整安全获取。 3、供体评估修复组负责供体到达手术室后的再次评估与修剪,必要时对供体行常温体外供肺灌注(exvivolungperfusion,EVLP)再调理。 目前的供体多数是脑死亡患者的供体,供体肺组织需要经过再次评估和修剪,才能进行移植手术。 4、手术组负责自体肺的切除以及供体的植入; 手术组医生必须经验丰富,自体肺手术的切除,本身也是具有一定挑战,很多患者都是终末期肺病,患者本身体质条件差,肺质量差,胸腔致密粘连,切除自身肺组织本身就是挑战,又要保质保量完成,不能有大量出血,才能为后期移植供体做保障。 5、麻醉医生和体外灌注组负责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bypass,CPB)以及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ECMO)的维护; 6、围术期处理组负责手术前患者功能状态的调整、围术期免疫移植方案的实施以及术后的逐步脱机治疗和康复治疗 7、随访社会工作组负责患者出院后的随访,根据血药浓度调整抗排异药物用量; 肺移植术后患者康复过程中,面临很多随访问题,包括术后症状,术后排异药物的应用与血药浓度的检测,术后可疑急性排异的再次住院等。 8、心理康复组负责患者的围术期心理状态评估与诊疗 很多肺移植患者术后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包括移植器官的心理适应,以及由于大量抗排异药物应用后的相关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疏导。
作者:谢冬 上海市肺科医院 阅读量: 4611
肺移植术后近期管理策略 1、血流动力学管理 保持尽可能低的血容量是肺移植术后血流动力学管理最为重要的原则,同时须注意调整血红蛋白和凝血状态。尽可能通过限制液体入量、联用低剂量体循环血管收缩药来保证重要脏器的灌注压力,避免液体过量。 2、免疫抑制治疗 多克隆抗淋巴细胞制剂及白介素2受体拮抗剂已更多地作为诱导免疫抑制制剂,在肺移植手术时即刻使用,可减少急性排异风险、降低远期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ronchiolitisobliteranssyndrome,BOS)的发生率。起始的围手术期免疫抑制可采用三联免疫抑制方案,多数中心采用皮质醇、他克莫司以及吗替麦考酚酯。患者恢复过程中皮质醇用量递减至停药,同时检测他克莫司以及吗替麦考酚酯的血清药物浓度,调整药物使用剂量。受者一旦发生急性排斥反应(acuterejection,AR),则给予激素冲击治疗,同时可增加吗替麦考酚酯剂量。当急性感染与AR无法鉴别时,建议行气管镜下活检,根据病理结果鉴别AR与急性感染。 3、预防性抗感染治疗 术后预防性抗感染策略的制定,应根据供体及受体痰培养的结果综合评估应用,无论供体及受体血清是否检测出巨细胞病毒,都推荐静脉使用更昔洛韦,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静脉给予伏立康唑预防真菌感染,在患者恢复正常饮食后,序贯以口服治疗。如果用药期间伏立康唑副作用明显,可改用伊曲康唑。抗真菌感染治疗持续至术后6个月。如患者肌酐清除率<50mL/min,则可改用卡泊芬净,预防真菌感染。围手术期应定期监测血清巨细胞病毒抗原及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 4、术后近期并发症的监测与处理 PGD是肺移植围手术期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肺移植术后72h内,无手术技术问题、肺部感染等明确继发因素的情况下,移植肺所出现的进行性损伤性肺功能障碍。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术前严格掌握供、受者选择标准,完善肺灌注保存和手术技术,术后维持液体负平衡,实施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必要时可使用ECMO治疗难治性的PGD。 需要监测的其它近期并发症包括急性排异、肺部感染、肺扭转、血管吻合口并发症、胸腔大出血、支气管吻合口并发症、术后心血管并发症、肺栓塞、移植物抗宿主病以及免疫抑制治疗相关并发症等。
作者:谢冬 上海市肺科医院 阅读量: 3654
排斥反应就是指人体对于移植到体内的异体组织或器官,产生一种针对移植物攻击、破坏和清除的免疫学反应。肺移植的排斥反应通常包括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两种;通常在术后前三个月至少会有三次急性排斥反应,而慢性排斥反应是大部分患者都会存在;轻度的慢性排斥反应对患者生活不会有任何伤害,而重度的就需要再次进行肺移植;急性、慢性排斥反应主要通过以下方面进行区分:从起病特点来区分,急性排斥反应是术后短时间内发生,慢性排斥反应是时间长了才会有;病理学上的区分也有不同,二者的免疫细胞的攻击强度和持续时间不同;急慢性排斥反应的诊断主要是靠肺的活体组织检查来进行,同时可以辅助临床的肺功能监测来完成;对于急性排斥反应的治疗包括常规维持治疗和冲击治疗;平时常规药物的维持治疗,常用药有环孢素、激素等;冲击治疗就是对确定的或高度怀疑的急性反应进行激素的冲击治疗;慢性排斥反应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加大免疫抑制剂来完成;急性的排斥反应,在经过一系列抗排斥的药物治疗后,会很快好转,而慢性的排斥反应则是终生性的。 1、急性细胞性排异反应(acutecellularrejection,ACR)和淋巴细胞性细支气管炎 ACR主要是由T细胞识别移植物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而产生,目前被认为是AR的主要形式。 2、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rejection,AMR) AMR是由识别外来移植物,产生供体特异性抗体(donorspecificantibody,DSA)而引起的一种排斥反应,DSA是AMR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肺AMR的定义包括循环DSA、移植物功能障碍、异常的移植物病理、毛细血管CD4沉积。 3、慢性排斥反应 慢性排异表现包括以慢性小气道阻塞性改变为特征的BOS,和以限制性通气障碍、周边肺纤维化改变为特征的限制性移植物功能障碍综合征(restrictiveallograftsyndrome,RAS)。慢性排斥反应是影响移植物长期存活和导致慢性移植物失功的首要原因[17-18],发生于移植后数月或数年,表现为移植器官功能的进行性减退,并有特征性的组织学和影像学变化。术后出现PGD、AR、感染是BOS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细菌、真菌、病毒感染与BOS发病相关(特别是绿脓杆菌、曲霉菌、巨细胞病毒),避免这些并发症有助于降低术后BOS发病率,开展肺再移植,可以治疗慢性排异导致的移植物功能丧失。
作者:谢冬 上海市肺科医院 阅读量: 6157
肺移植指的是肺移植手术,手术成功率根据患者的身体条件,以及供体与受体的基因相容性存在差别,一般成功率在60%-80%。肺移植手术难主要是因为手术操作困难、患者体质因素及手术时机难把握、移植供体短缺、供体的缺血时间要求短、术后感染、术后排异等。1、手术操作困难:肺移植手术难度高,是最难的器官移植手术之一。2、患者体质因素及手术时机难把握:拟接受手术的患者体质比较差,特别是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或者肺动脉高压的患者,终末期肺病患者,缺乏有效的肺部替代治疗,一旦突然发生急性加重,可能需要气管插管,上呼吸机,甚至上ECMO进行抢救,如果效果不佳,可能1-2周内会失去生命。若患者前期没有进入手术等待队列,或者虽然进入等待队列,但没有等到供体,有可能就错过接受肺移植的时机。此外,很多患者都是到疾病非常晚期才考虑肺移植手术,容易错过手术的最佳时机。3、移植供体短缺:脏器极度短缺已成为制约器官移植发展的主要问题,相对于其他器官,肺组织更易受损伤,在外伤等原因致死的患者中,常伴误吸、感染、肺挫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损害。4、供体的缺血时间要求短:供体在移植前维护过程中,要求较高,与其他移植器官的维护策略有一定偏差。肺移植手术的供体缺血时间要求更短,只有6个小时,较长的缺血时间将会导致供肺质量下降,进而影响手术效果。5、术后感染:肺移植后,供体肺与大气直接相通,外界的微生物以及供体肺本身定植的微生物,造成移植肺的感染概率增加,同时由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也增加了肺部感染的风险,包括肺部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6、术后排异:指人体对于供体,产生的一种针对移植物攻击、破坏和清除的免疫学反应,肺移植的排斥反应通常包括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两种,通常在术后前3个月至少会有3次急性排斥反应。大部分患者都会存在慢性排斥反应,轻度的慢性排斥反应对患者生活不会有损害,而重度的就需要再次进行肺移植手术。除上述因素外,受体患者经济条件有限、供体转运困难、地域因素等也会导致肺移植手术困难。建议手术后的患者,伤口护理、运动、饮食等方面严格按照医生指导进行,降低出现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作者:谢冬 上海市肺科医院 阅读量: 6026
肺移植脑死亡供体的维护,供体的选择、评估与离体保护 3.1脑死亡供体的维护 3.1.1常规处理 依据脑死亡后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特点做出相应处理,保证器官有效灌注和氧供,维持稳定的血压和正常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使机体接近生理状态,确保肺的结构和功能不受到进一步损害。 3.1.2使用肺保护策略 保护性通气策略:目标潮气量6~8mL/kg,呼气末正压(PEEP)8~10cmH2O,其余参数可根据监测血气分析结果调整,改善供体氧合,避免供体发生肺不张或感染。在所有潜在肺捐献者中,常规实施气管镜检查,清除气道内的痰栓、血栓以及其它分泌物。 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较严格的液体管理措施,尽量保持出入量平衡或轻度的负平衡。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控制血压,保证其它重要脏器的灌注。 激素治疗:脑死亡患者可能存在机体重要激素的缺乏,针对皮质醇不足,可使用大剂量甲强龙(15mg/kg);对于尿崩症患者,可使用去氨加压素或者垂体后叶素,予以控制,必要时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等。 3.2供体的选择与评估 供体的评估[8]包括年龄、血型、HLA分型、死亡类型、胸部影像检查、动脉血气分析、支气管镜检查病原学及供肺切取后的直视检查、缺血时间、是否有近期肺部感染、是否有肺水肿、是否有吸入性损伤、是否有吸烟史、是否有胸部肿瘤、是否有传染性疾病、是否与受体的胸腔大小相匹配、转运方式及时间等,理想供体的选择标准见表1。理想供肺严重短缺时,如使用边缘供体,可增加供体来源,但术后容易出现严重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rimarygraftdysfunction,PGD),早期死亡率较高,其应用应较为慎重。如采用边缘供体,建议采用离体修复技术,常温EVLP,作为供肺评估和术前预处理,离体修复后改善明显者,可用于移植手术[9]。为提高供体的综合评估水平,可采用OtoLungDonorScore[10]或明尼苏达大学供肺评分标准[11]。 3.3肺移植供体器官的获取[8] 在心脏停搏和肺冲洗完成后,依次切除心脏、肺脏。肺脏完全解剖游离,在肺处于充气状态下夹闭气管,终止机械通气。如果供肺要经历高海拔空运,必须注意高空的气压伤,则予部分充气。在同时获取供体心脏时,注意获取供肺时保留足够的左心房袖,以利于术中心房袖的吻合。 3.4供体的灌注与离体保护[8] 主要目的是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率而最终避免移植物失功能。一般通过以下3个途径来解决:(1)合理地估计、处理供肺;(2)最佳的肺保存和灌注技术;(3)适当地预防和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 供肺获取时,一般推荐热缺血时间<35min,其中心脏死亡供体的热缺血时间<20min,肺动脉灌注压力10~15mmHg,灌注量60mL/kg,每根肺静脉逆行性灌注250mL,灌注液温度4℃~8℃,获取时呼吸机吸入氧浓度(FiO2)50%,PEEP5cmH2O,压力<20cmH2O,潮气量6~8mL/kg,离体供肺需维持约50%的充气膨胀状态。在离体供肺保存时,推荐4℃~8℃下基于细胞外液的静态冷保存(Perfadex液、RLPD液等)。其冷缺血时间一般不超过10~12h。
作者:谢冬 上海市肺科医院 阅读量: 4698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肺病科
难度比较高,人工移植最佳年龄在60岁,由于是大手术,所以难免会存在着其他的并发症,而且在移植成功之后5年的生存率在40%-50%之间...
李东方 副主任医师
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
呼吸科
肺移植的适应症主要是经过充分的内科治疗无效的终末期慢性肺疾病,考虑接受肺移植手术主要是为了实现两个目标:1.延长患者的寿命;2.就是...
全部 北京 上海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陕西 甘肃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贵州 青海 宁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