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
分享:
1、中医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针灸、穴位贴敷、药物热熨等疗法;
赵鲁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10/21 播放(85794)
"首先在饮食方面要以清淡好消化的食物为主,肉类、太油腻类食物、豆制品等暂时避免一下;太酸、太甜、太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暂时也要避免。另外可以用山药、薏米、白扁豆、莲子等熬粥喝,...
徐爱香│临沂市中医医院
2023/07/19 收听(10232)
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胀、大便不成形,同时伴有腹痛一系列的表现,严重影响生活行为。消化不良的病因主要包括精神因素、胃肠动力异常、消化功能异常,根据以...
张继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3/06/01 播放(29508)
"一直消化不良需要规范饮食和生活规律,适当服用肠道益生菌,必要时可以使用胃苏颗粒、木香顺气丸进行调理。一直不消化与不当的饮食与不良的情绪是有直接关系,需要及时改正,生活中应按时...
周毅│湖北省中医院
2023/04/03 收听(20288)
"消化不良表现为上腹部的疼痛或烧灼感、餐后上腹饱胀和早饱等,可以出现食欲不振、嗳气、恶心或者呕吐等,经过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疾病,这样的称之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关...
刘继喜│中日友好医院
2023/10/26 收听(95260)
"总是消化不良要纠正饮食习惯,保持良好的情绪,使用胰酶素、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进行调理。消化不良与不良的饮食习惯有直接关系,因此应当修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平时饮食上避免暴饮暴食,避...
周中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3/03/01 收听(85428)
"消化不良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调整的方式有以下几点:1、规范作息,按时吃饭,按时睡觉,每次吃饭的时间一定要尽量延长,要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2、一定要心情好,通过调节情...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23/03/28 收听(76958)
"消化不良是消化科门诊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消化功能是胃肠道重要的功能。消化可以分为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物理性消化是指食物通过牙齿的咀嚼以及胃窦的研磨而变成食糜状态,化学消化...
彭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5/24 收听(25554)
如果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建议病人首先三餐不能过饱,一般建议吃7-8分饱就可以,并且要细嚼慢咽,不能过急。第二,建议病人尽量少吃一些难消化的粗纤维食物,如番薯、芋头、豆类食...
李建华│广东省中医院
2023/02/26 播放(85796)
"消化不良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质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是除外了器质性的病变以后,经过一系列的临床诊断过程最后确诊的,主要有四个典型的症状,像早饱、餐后腹胀,还有中上腹的痛...
李渝│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08/24 收听(73120)
"中医治疗婴儿消化不良可以采用下面的措施:首先,可以采用食疗的方法。如果婴儿的消化不良不严重,可以给应用鸡内金进行冲水喝,可以起到良好的消食化积、开胃的作用。其次,可以采用推拿...
司振阳│南京市中医院
2023/03/08 收听(83392)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位在中医上是在心,痰瘀互阻于心脉的一种病证。中医归属于胸痹的范畴,中医认为冠心病是胸阳不振,感受阴邪所致。根据患者体质、症状、舌苔,脉...
王艳│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2023/11/12 播放(95858)
胃溃疡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从中医来说,中医的辨证核心大家都比较熟悉,天人合一、辨证论治,在胃溃疡这个疾病的治疗上也是一样的,首先会根据病人的体质来做一些区分,是哪一类人群,然...
丁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7/04 收听(67090)
肝硬化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也是一个疑难疾病,中医的治疗对肝硬化的治疗也是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中医的典籍中记载过,肝硬化中医的病名叫做鼓胀病,分为气鼓、水鼓和血鼓。所以,这个病也就是...
刘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6/07 收听(24856)
中医认为心内膜炎属于正气虚弱,又外感寒邪,寒邪内舍于心而发病,属于中医温病范畴,可以卫气营血辨证施治。在临床具体治疗往往分几型,比如热毒炽盛、血瘀阻脉的情况,可给予清热解...
窦丽萍│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3/11/15 播放(54460)
"中医调理痘痘的方法,中医治疗痘痘基本原则是清热利湿为主,结合化瘀散结、活血化瘀、调理冲任、脾胃不和以及个别的女孩会有宫寒、下焦、寒凉,这时候要用清上焦热、暖下焦的方法。基本证...
徐国梅│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2023/10/14 收听(2140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脾虚湿盛的表现。因脾的运化不足造成中焦湿气留滞,水谷精微得不到运化,易出现肥胖、倦怠、乏力等。可以吃赤小豆、茯苓、薏米等药食两用药,还可服用苍术、白术...
王志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2023/04/09 播放(91754)
1、中药调理:温补药适用于以肢端怕凉、下肢酸胀、沉重感、乏力为主要表现的阳虚证和气虚证;清热解毒药适用于以肢端胀痛、刺痛、灼热感...
郭娴│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
2023/07/01 播放(58174)
甲亢在中医中常被称为瘿病,通常表现为口干多饮、多食多尿,且伴有体重下降,甚至脖子肿大,用手可触及瘿瘤,其主要由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引起,主要由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引...
李吉庆│海南省中医院
2023/06/03 播放(99304)
中医调理脾胃的方法较多,首先是药物治疗,再就是做到以下几点:
1、保持情绪舒畅,保持好心情,脾胃属土,肝气属木,情绪不好容易木克土,造成胃胀、胃不舒服等情况;...
陈健│济南市中心医院
2023/10/15 播放(67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