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脑病科
手机浏览
失眠应在中医的脑病科或综合内科进行就诊。失眠即睡眠障碍,在西医的治疗领域中属于神经科或精神科的范畴,多数失眠患者广泛就诊于综合医院的神经内科。神经内科转换到中医的专科医院中,则为脑病科。
同时由于造成失眠的原因可有多种,而综合内科基本上具备调理所有常见症状的综合能力。若患者失眠且伴随有其他的症状较多,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或妇科疾病的情况下,需进行综合的干预与调理。建议此类患者,就诊于中医专科医院的综合内科,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进行全面整体的综合调理。
分享:
患者出现失眠,根据中医院的科室设置,可以挂中医内科,再根据引起失眠的不同原因,选择合适的科室进...
陈文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2023/07/11播放(26755)
失眠又称不寐,主要的原因是难以入睡、早醒、睡眠质量差,失眠在中医挂的科室根据分科方式不同有所区...
霍则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09/17播放(99964)
失眠在中医一般选择中医内科、治未病科,还有医院独立开设失眠专科,通过中医方法调理。失眠属于精神...
冯志文│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
2023/08/03播放(88398)
"在临床中失眠只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的名称。如果有失眠这种症状,可以到当地三甲医院的神经内科或者康复科治疗。如果失眠症状比较严重,可以临时使用一段时间安眠药,比如艾司唑仑片。当然失眠的症状改善一些以后就需要停用安眠药了,因为长时间使用安眠药容易导致上瘾,可以改为服用参芪五味子片、谷维素片、复合维生素B这三种药物,这三种药物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作用,出现上瘾的可能性小。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可以配合做头部针灸推拿等传统治疗。劳逸结合,作息规律,注意休息,晚上少用手机、电脑,少熬夜,睡前泡个热水脚。少喝咖啡、浓茶,多出去走一走散散心,会慢慢好起来的。"
李定刚│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3/08/20收听(60220)
失眠要看失眠的原因,因为失眠分为抑郁型失眠和单纯性失眠。如果因为抑郁型失眠建议到神经内科会诊,必要的情况,如果说是因为精神层面的失眠需要到精神科治疗,用相应的药物改善失眠症状。另外,单纯性失眠可以看中医进行针灸,也可以到疼痛科作星状神经节阻滞调理。还可以口服药物、饮食调理,一个是中药调节,一个是饮食调节,饮食要多加酸枣仁口服就可以。如果就是要对症,也不知道是抑郁型,还是单纯性的,建议到神经内科的睡眠科根据情况进行相应治疗。
赖光辉│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08/22收听(88732)
失眠是临床上睡眠障碍的一种。指入睡困难,如果睡眠超过30分钟还不能入睡;同时睡眠的维持时间不够...
蔡英丽│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2023/03/28播放(84838)
失眠本身是疾病、又是一个症状,引起失眠的疾病非常多,比如焦虑、抑郁。所以失眠患者首先可以挂神经...
杜志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2023/11/19播放(94908)
中医讲睡眠是体内脏腑藏精过程,失眠必然会导致脏腑功能渐渐减弱。失眠主要表现有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睡眠时间短、早醒和睡眠浅。失眠在社区医院挂综合内科;西医大医院分科可以挂神经科、精神科、心理科、心理卫生科、心理生理科;中医院可以挂脑病科、心身科、综合科、综合内科。失眠容易得高血压,老年人长时间睡眠不好的危害有很多,引起衰老、神经衰弱、头晕、头疼、记忆力减退等等。年轻人睡眠不足会影响工作效率,做什么都没有兴趣,长期失眠会导致机体功能活动低下、抵抗力下降、免疫力下降,易患感冒。
李洪莲│英德市人民医院
2023/11/17收听(56286)
"失眠,多是指夜寐不安,烦躁易怒,疲乏无力等症状。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心脾气血两虚,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胆气虚等。治疗失眠的方法有:清热泻火除烦;健脾养血安神;滋阴清热安神等。一,生活调节,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如苹果,红枣,山药,枸杞,南瓜,芡实,蘑菇,西红柿,扁豆,豆制品等易补养气血的食物;辛辣油腻零食少吃;不要熬夜,规律作息,调节压力,缓解大脑紧张;调节情志,适量运动,心情欢畅可以帮助疏肝,气机舒畅,气血循环旺盛可以安神;二,可以针灸推拿调和阴阳,如太冲,合谷,太溪,涌泉,劳宫,安眠等穴,泻热;艾灸三阴交安眠,百会,气海等补养气血;艾灸涌泉,太溪滋阴降火。用五味子泡服可以滋阴安神;用黄连、肉桂适量打粉,足心贴敷,引热下行安神等。调节体质,调和阴阳,安神。"
彭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3/12/16收听(96616)
失眠在临床上非常常见,无论是主诉睡眠不好还有其它病影响到睡眠。失眠无论是作为主证,还是作为主病...
吕玉娥│山西省针灸医院
2023/10/30播放(89526)
"在临床中,中医治疗失眠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实现:第一种,口服中药,需要到中医科开中药处方,看不到病人就开的中药处方,是不符合中医基本理论的,所以,不能盲目的口服中药。第二种,做头部针灸、推拿等传统治疗。针灸治疗对于改善临床失眠的症状,也有比较好的作用,但是需要做一段时间,恢复起来还是比较慢的,不能够过于着急。但是在临床中对于失眠的治疗,讲究的是综合治疗方式,不管是采用什么治疗措施,只要有效果都是可以采用的,而不拘泥中医、西医的手段。在日常生活中,要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晚上少用手机或电脑、少熬夜、少喝咖啡、少喝茶水、少喝酒,晚上少做刺激性比较大的事情,睡前泡个热水脚。"
2023/07/07收听(77690)
中医预防失眠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情志调摄:注意保持平稳心态,避免焦虑、抑郁...
李楠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2023/05/21播放(93512)
中医治疗失眠要根据临床不同的证型,采取不同的方药。肝郁化火型失眠伴有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可以选取龙胆泻肝汤加味来治疗。痰热内扰型的失眠伴有头重,痰多胸闷,恶心,心烦口苦,目眩,可以选取温胆汤加黄连、山栀治疗。阴虚火旺型的失眠伴有心烦,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腰酸,五心烦热,口干津少,可以选取黄连阿胶汤、硃砂安神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可用归脾汤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伴有多梦,易于惊醒,胆怯心悸,遇事善惊,气短倦怠,小便清长,可以用安神定志丸治疗。
张继红│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2023/03/30收听(18072)
失眠看中医,有一定作用。中医有多种方法治疗失眠,如中药,中医将失眠分为较多类型,不同类型选用不...
张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7/17播放(75782)
"失眠的具体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失眠的病因、病情、病程、合并疾病、并发症以及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制定,中医或西医都可以选择。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针对病因治疗是关键,同时配合对症治疗,缓解症状,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的治疗方法都可以。建议在失眠开始治疗之前,请神经内科睡眠专业的医生明确失眠的原因,因为睡眠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发动的,全身各个系统都参与的生理活动。无论是评判失眠的程度,还是确定失眠的病因、诱因,都需要在神经内科睡眠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确定好失眠的原因、诱因之后,再根据情况到相应的科室进行治疗。失眠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神经内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评判,核心的相关科室包括呼吸科、耳鼻喉科、精神心理科、中医科等。避免失眠的最有效方法是使生活起居规律化,养成定时入寝与定时起床的习惯,从而建立自己的生物时钟。睡前半小时内避免过于劳心或劳力的工作。另外,尽量使卧房隔离噪音,养成关灯睡觉的习惯。"
陈葵│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3/01/03收听(69284)
"失眠在中医上叫做不寐,经常以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体验为主诉。中医讲失眠跟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系,主要涉及心、肝、脾三脏。中医讲心主神明,心神安定时能很自然的入睡,心神不宁会难以入眠。中医将失眠分为五大类型,第一种是肝火扰心型,患者经常彻夜不眠,包括口干、口苦、目红、耳赤、耳鸣、小便黄赤的症状,临床上经常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第二种是痰火上扰型,患者出现的失眠经常伴有胸闷不舒、脘腹胀满、头重如裹,包括舌是黄腻苔、舌红,脉是弦滑脉,临床上经常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第三种是心脾两虚型,患者经常会气虚、乏力、体弱,经常是萎靡不振的状态,患者经常出现淡白舌、薄白苔,脉是沉细的脉象,临床上经常用归脾汤加减。第四种是心胆气虚型,患者经常伴有胆小易惊、惶惶不可终日的表现,舌是偏红的,苔是偏沉偏滑的,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剂是温胆汤加减。第五种是阴虚火旺型,患者经常会出现潮热出汗、手脚心发热、舌红,苔是红或者深红色的,患者经常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李涛│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2023/08/10收听(41312)
长期失眠的患者,病程较长,治疗时间也较长。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包括:中药的内服外用,如中药外敷、...
2023/08/05播放(98258)
"中医治疗失眠是有效果的,主要通过下面两种途径来治疗:第一种,口服中药治疗;第二种,做头部针灸推拿等传统治疗。当然在临床中治疗疾病讲究的是综合治疗,而不是单一的中医治疗或者西医治疗。所以在治疗失眠的时候还是可以口服西药,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少生闷气,少发火,多出去走一走散散心,不要一天到晚宅在家里面,也不要一天到晚纠结于工作中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要少喝咖啡、浓茶,稍微多喝温热水,适当的身体活动锻炼。针灸推拿治疗失眠效果是比较好,可以到当地三甲医院的康复科或者针灸科了解一下。"
2023/01/04收听(84458)
中医将失眠称为不寐、不得卧、不得眠等,认为失眠的病因有以下五种:
1、思虑劳倦太过...
赵光峰│海南省中医院
2023/06/14播放(59354)
" 患者失眠可以看中医,也可以看西医的神经内科。两者相互结合,中药、西药共同应用对于纠正失眠,效果也是非常的理想。 在中医上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可以通过中医辨证的方式来改善失眠的症状,同时可以选择中药方剂,像黄连温胆汤、百乐眠胶囊等,对于引起失眠的主要原因可以通过中医方式进行调治。另外,针灸、泡脚等方式可以进行辅助治疗。 现代医学对于失眠的治疗主要是依靠相关的药物,像艾司唑仑、右佐匹克隆等药物可以很快的使失眠症状得到纠正,但是对药物的依赖性比较强,最好是中西结合共同治疗,疗效更好。"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23/10/27收听(46096)
上海第十人民医院 申远
播放次数:6.04万
银川第二人民医院 王英姿
播放次数:2.82万
常德市第一中医院 李佳平
播放次数:4.43万
中日医院 邵自强
播放次数:2.39万
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