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下肢静脉血栓应该注意什么

2023-06-08 05:38播放 : 16177

手机浏览

视频内容

下肢静脉血栓分为两个阶段,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1、急性期:减少活动或者降低活动的剧烈程度,且应抬高患肢,避免用过热水泡脚或者患肢,以及进行严格的抗凝治疗;

2、慢性期:发现静脉血栓在3个月以上称为慢性期,进入慢性期患者首先应适当活动,促进侧支循环形成,以减少血流缓慢导致的血栓进一步扩大。其次,进行规范的抗凝治疗。另外,考虑穿弹力袜,并进行药物治疗;

3、其他:对于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要注意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过于辛辣、油腻的食物,即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另外,定期医院复查看医生,包括超声、调整抗凝药物的剂量也比较重要。

分享:

68
同科室医生推荐

预约挂号

在线问诊

相关推荐

什么是下肢静脉血栓?

下肢的血栓分部位来进行鉴别、诊断和治疗。下肢(静脉)分三支静脉,浅静脉、深静脉和交通支静脉,所以在不同的静脉内形成的血栓,它的危险性以及在后期的治疗是完全不一样的,在临床危害性最大的就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一般情况下以单侧多见,会出现一条腿突然间的肿、胀、灼热,甚至剧烈的胀痛,有一点是非常容易鉴别的,肿胀、疼痛的时候,如果血栓在小腿,小腿局部的周径要比另外一条腿要粗,如果在大腿的话,危险性很高,会出现整个下肢的周径增宽,要第一时间到医院来就诊。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大的危害性是在早期,由于血栓的形成是随着血流出现移动,随着体循环的行程,有可能导致栓子的脱落,而达到肺动脉,就是肺拴塞。一旦肺栓塞形成,后期出现呼吸的窘迫、呼吸困难,甚至急性的猝死都是有可能的,最初的时候要查下肢的静脉彩超,能够看到局部有没有血栓的形成。进行局部抽血化验,有一项D2聚体,如果这项指标升高,提示你现在有可能是急性的静脉血栓形成阶段,这个阶段的治疗一定要到专业的血管外科,早期的时候可以置管溶栓,或者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进行抗凝治疗,同时还有一系列缓解局部压力、促进静脉回流的相关治疗。

语音时长03:10''

郭娴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

2017/12/05收听(69988)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75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5)第 00017 号
中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43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4)3718-184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5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