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

2017-10-27 18:48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

1、血管内皮受到破坏,包括外伤、手术、炎症等;

2、血液流动缓慢,长期卧床或长时间坐、站,不运动,导致血液流动缓慢,易形成血栓;

3、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都可导致血液更加容易凝固,处于一个高凝状态,最终发生血栓。

分享:

92

相关推荐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

"目前认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由于血流滞缓、血管壁损伤、血液的凝血功能异常,其主要三个因素引起。首先,静脉血流滞缓是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的原因,比如长期的制动、卧床、久坐或伴有静脉曲张等等,均可以导致下肢的静脉血流速度减慢,从而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次是静脉壁的损伤,常见的有化学性损伤,比如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经常在不同程度上刺激静脉内膜,导致静脉炎和静脉血栓的形成;还有机械性损伤,比如静脉局部的挫伤、撕裂伤或者骨折碎片创伤均可引起静脉血栓形成;再有是感染性损伤,比如化脓性的血栓性静脉炎,则由静脉周围感染灶而引起,较为少见。另外,第三个因素是血液的高凝状态,比如先天性的高凝状态原因有血栓抑制剂的缺乏、血纤维蛋白原的异常和纤维蛋白溶解的异常等等,后天性的高凝状态原因主要有创伤、休克、手术、肿瘤、长期使用雌激素、怀孕等等,比如脾切除术后,由于血小板骤然增加,血液凝固性增加,从而容易形成血栓;晚期的癌肿,当癌细胞破坏组织的同时,常会释放许多的物质,从而增加血液的凝固度;还有大剂量的应用止血药物,也会使血液呈现一个高凝的状态。所以,静脉血流滞缓和血液的高凝状态是两个主要的原因,单一的因素尚不能独立致病,常常是两个或三个因素综合作用造成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语音时长02:17''

韩爽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

2017/10/09收听(56268)

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其危害

人体的静脉分浅静脉和深静脉两个系统,平常我们能看到的“青筋”即是浅静脉,而深静脉之所以形容为“深”就是因为它所处位置较深,通常位于肌肉之间,不能通过肉眼看到。...

王荣飞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06/22阅读(63486)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9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