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变性
挂号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眼
多发人群:45岁以上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有遗传性
相关症状:视力减退
相关检查:眼底检查
相关手术:新生血管膜的切除术
相关药品:维生素C、维生素E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治眼底黄斑变性的方法
29372次播放282次点赞
黄斑变性能治疗吗
22860次播放113次点赞
中医对黄斑变性的治疗
34777次播放136次点赞
老年黄斑变性需要注意什么
27338次播放197次点赞
老年黄斑变性的危害
33416次播放148次点赞
老年性黄斑变性怎么办
59549次播放323次点赞
干性黄斑变性是怎么引起的
46304次播放35次点赞
湿性黄斑变性可以治愈吗
21658次播放165次点赞
黄斑变性多见于老年人,常见的症状有:1、觉得看东西不清楚,尤其是中心区越想看清的地方要模糊。2、直线看成弯曲的线条。3、看东西变形。4、好像眼镜片总是擦不干净。5、交替用眼测试双眼的中心视力有区别。这些症状常导致视力的严重下降,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容易摔伤,出现阅读的困难。这些患者需要尽早的就医,进行眼底血管造影和眼科OCT检查,进行明确的诊断,然后根据病情作出相应的治疗避免失明。
作者:荣军博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3354
黄斑属于眼部的正常的结构,主要位于视网膜的中央,是接受光觉的主要部位。如果这个部位存在疾病的话,那么考虑是黄斑病变。 目前常见的黄斑病种类是比较多的,比如说黄斑变性,黄斑水肿,黄斑前膜,黄斑出血,黄斑劈裂,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疾病等等。 黄斑变性这种类型的疾病相对来说比较好发于老年人以及高度近视的患者,对视力的影响会比较明显,治疗方面会有一定的困难,目前最先进的治疗方式是使用抗VEGF的药物玻璃体腔注射,部分患者会产生一定的效果。出现黄斑水肿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眼部多种类型的疾病导致,比如说葡萄膜炎、视网膜静脉阻塞是最常见的原因,治疗原发性疾病并配合使用抗VEGF的药物是主要手段。黄斑前膜这种类型的疾病多数是由于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的增生性结构,影响视力不明显的时候,可以先考虑暂时观察,对于视力下降明显并有可能会牵拉视网膜,导致视网膜脱离的情况,应该尽快的进行手术。 黄斑部位的疾病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但是治疗的方面是比较单一的,多数对视力的损伤是很严重的,所以尽早确诊,尽早治疗。
作者:张顺华 北京协和医院 阅读量: 91217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本病例患者为66岁男性。1个月前,开始出现双眼视物不清,右眼比左眼严重,右眼视物出现视物变形、弯曲,同时眼前有黑影,休息后无法缓解来诊。经过眼底检查、荧光血管造影,诊断为双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给予球内注射抗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基本信息】男、66岁【疾病类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就诊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时间】2021年11月【治疗方案】球内注射抗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治疗周期】门诊治疗6个月【治疗效果】症状逐渐缓解一、初次面诊患者自述:1个月前,开始出现双眼视物不清,右眼比左眼严重,右眼视物出现直线弯曲现象,同时有眼前固定黑影,休息后无法缓解,遂来我院就诊。既往吸烟史40年,平时饮酒不多,体型肥胖。体格检查:右眼视力0.1,左眼视力0.2。眼底检查:双眼视网膜黄斑区出血、渗出。荧光血管造影:双眼视网膜黄斑区见片状强荧光,后期荧光渗漏,片状出血遮蔽荧光,初步诊断为双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湿性)。(荧光血管造影)二、治疗经过鉴于患者平时吸烟、体型肥胖,我们首先告诉患者视力下降的病因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由于与年龄、吸烟及肥胖有关,因此首要的治疗方案为球内注射抗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治疗策略:前3个月每月1针,之后检测黄斑病变情况,如果出现黄斑区水肿,再次球内注射抗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治疗3针后,如果第6个月再次出现黄斑水肿,那么再次进行球内注射抗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三、治疗效果通过采用上述治疗措施后,3个月,查体:患者右眼0.4,左眼视力0.5。看东西变形消失、视物变暗缓解。荧光血管造影检查黄斑区见片状强荧光,后期荧光轻度增强。OCT检查:双眼色素上皮高反射信号,未见视网膜内层间水肿。6个月后,患者再次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OCT检查显示黄斑区网膜层间水肿。再次球内注射抗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3天后恢复。综上,通过系统、及时的治疗,患者视物变形、弯曲的症状明显改善。四、注意事项很高兴患者经过治疗症状得到了改善,但由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一种年龄相关性疾病,可以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年增加,是老年人常见致盲眼病之一,因此患者在治疗后还需要关注视力变化,是否重新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弯曲。一旦出现,及时就医,复查眼底,发现有变化及时进行抗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此外,日常需要注意肥胖、血脂、吸烟等危险因素,适当运动减重,增强体质。生活上,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高脂、高糖、高盐饮食,需要戒烟酒。五、个人感悟通过了解本病例中的患者的情况,了解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通常是由于缺氧、氧化应激等因素导致黄斑区病变,进而引起视网膜黄斑区出血、视网膜水肿等改变,严重时可以致盲。因为其危险因素包括:血脂高、肥胖、吸烟等,所以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减少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率。如果可以有效控制血脂、肥胖等危险因素,或早期发现病变,可以有效的控制疾病的进展,提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病变患者的视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冯卓蕾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阅读量: 3768
卵黄样黄斑变性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如果只是单纯的黄斑变性,没有出现新生血管等各种问题,一般不必要进行治疗,但是需要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观察眼底和视力的变化;第二、如果已经出现新生血管,或者导致眼底出血等情况出现,可以采取光动力治疗,还可以通过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等方式来进行治疗,也可以采取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都可以起到治疗的效果,具体治疗方法需要根据病情来决定,以免导致视力进一步的下降,同时进行卵黄样黄斑变性治疗期间,一定要注意做好眼睛保护工作,避免眼睛受到刺激。
作者:陈辉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阅读量: 3750
眼底黄斑变性目前比较安全有效的有以下三种治疗方案,根据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的结果,确定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位置。1、如果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位置远离黄斑中心凹,可以采用适当的激光治疗,激光封闭渗漏点,促进新生血管的消退。2、光动力疗法。3、目前比较用得比较广泛的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抗EVGF药物能够靶向性的消退新生血管,促进黄斑区水肿等病变的吸收。另外一种黄斑变性是高度近视眼导致的黄斑变性,这种黄斑变性治疗起来,比老年性黄斑变性效果要差。
作者:荣军博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3823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又称为老年性黄斑变性,是黄斑区结构的病理性衰老改变。在整个视网膜中黄斑部结构与功能最为特殊,是视力最为敏锐的地方。早期,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对视细胞外节盘膜吞噬清除能力下降,结果使未被完全消化清除的视细胞外节盘膜的残余小体潴留于基底部细胞浆中,并向细胞外排出积于Bruch膜,从而形成玻璃膜疣。而黄斑部的此种改变更最为明显,玻璃膜疣也可见于视力正常的老年人。但在疾病的中后期,病理改变不断加重后,引起Bruch膜断裂,脉络膜毛细血管通过破裂的Bruch膜进入RPE下或视网膜神经上皮下,形成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这也是对视力影响的最直接因素。由于新生血管管壁的结构异常,常发生血管的渗漏和出血,进而导致黄斑部出血、水肿等引发一系列的改变,加重视力的下降甚至是突然视力大幅下降。AMD大多发生于50岁以上,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是老年人致盲的重要原因。 患者常常有眼前固定黑影、视力缓慢或者突然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老年人往往认为是白内障,或者是人年纪大了,视力缓慢下降就不以为意,甚至错过大好的治疗时间。因此,一旦有这些症状应该尽快就诊。 病因: 目前病因尚未确定。多认为是多种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可能与遗传、慢性光损害、营养障碍、中毒、免疫性疾病等全身性疾病等有关。 临床表现: 本病分干性与湿性两型: 1、干性老年黄斑变性 双眼可同时发病,且发展同步。本型的特点为玻璃膜疣和进行性RPE萎缩: 早期,视力轻度损害,甚至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正常或接近正常视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视力缓慢下降,眼底可见小的密集或融合的黄色玻璃膜疣,或者有片状灰色视网膜的萎缩区。萎缩区的边界清楚,其内散布色素斑点,也可见到金箔样反光。 一般,萎缩性变性发病缓慢,病程冗长。早期与晚期之间逐渐移行,从早期进入晚期时间不一。此期患者需要定期随访,注意保护,避免阳光直射。 2、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本型的特点是形成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引起一系列的视网膜渗出、出血、瘢痕等改变。患者突然中心视力明显下降,其程度因距离黄斑中心凹而大不同。后期,视网膜渗出和出血逐渐吸收并为瘢痕组织所替代,此时患者视力进一步下降。眼底检查可见有团块状或不规则的色素性斑块。在有一部分病例中,当出血及渗出被瘢痕组织所替代后,病变并不就此结束,会在瘢痕边缘处出现新的病灶,再次发生视网膜渗出、出血、吸收和瘢痕化的过程。如此反复发生,瘢痕组织进一步扩大,视力受到极大的破坏。因此,AMD患者即使在治疗后的平稳期,也因该长期复查和随访观察,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 检查: 视力、眼底拍照、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菁绿脉络膜造影、OCTA等眼科专科检查。 治疗: 1、口服抗氧化剂或者中药 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Zn、叶黄素、玉米黄质可部分预防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一旦发生病变,根据患者的病症辩证论治,服用辅助活血化淤等中药有助于加快视网膜出血的吸收。 2、抗VEGF治疗 血管内皮细胞因子(VEGF)在络膜新生血管(CNV)发生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抗VEGF的药物,可结合VEGF异构体,减少血管的渗透性,并抑制CNV形成。使用方法为在无菌条件下向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的药物。目前此种治疗是国内外对AMD等导致的CNV治疗的最佳首选方法。 3、光动力疗法(PDT) 是将一种特异的光敏剂注射到病人的血液中,当药物循环到视网膜时,用689nm激光照射激发光敏剂,从而破坏异常的新生血管,而对正常的视网膜组织没有损伤。有一定的效果,但视力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常常为联合治疗的一种选择。 另外,为了更好的配合治疗还应注意:控制血压、血糖、血脂。配戴深色眼镜,减少光损伤。禁止吸烟,尽量少饮酒。以减少患者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可能危险因素。
作者:邹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西院 阅读量: 5252
全部 北京 上海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陕西 甘肃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贵州 青海 宁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