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炎(别名:高安血管炎)
挂号科室: 血管外科
发病部位:血管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发热、关节痛、呕吐
相关检查:C反应蛋白、血沉方程K值
相关手术:无
相关药品:头孢曲松钠、奥硝唑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0-50000元)
脑动脉炎的症状表现
95446次播放66次点赞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年龄
33292次播放98次点赞
小孩房间隔缺损术后如何护理
35902次播放84次点赞
什么是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47038次播放380次点赞
动脉导管未闭的危害
22387次播放230次点赞
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有什么
49040次播放379次点赞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会引发什么疾病
39867次播放368次点赞
肺梗塞的心电图表现
46425次播放296次点赞
颞浅动脉炎的诊断,凡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出现无可解释的发热、倦怠、消瘦、贫血、血沉>50mm/h,新近发生的头疼、视力障碍,出现黑蒙、视力模糊、复视、失明,或者其他的颅动脉供血不足征象,比如咀嚼肌间歇性动脉障碍、耳鸣、眩晕等等,或者出现PMR症候群等均应怀疑为本病。这时应抓紧做进一步检查,比如颞动脉造影,以确定诊断,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在排除其他风湿性疾病等情况后试行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作者:张代杰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阅读量: 3838
颞动脉炎是风湿免疫科中系统性血管炎的一种类型,主要累及颞动脉,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患者出现发热、头痛以及下颌运动障碍,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视力下降甚至永久性失明。对于颞动脉炎一定去风湿免疫科进行相关的检查,早期诊断以及系统治疗病情会得到很好的控制。目前颞动脉炎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对于该病临床症状表现并不特别典型,容易被误诊或者漏诊,所以去专业的风湿免疫科就诊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楚天舒 河南省人民医院 阅读量: 4215
不同位置的动脉炎症状不相同,具体如下:1、四肢的动脉炎:患者可以表现出局部有明显疼痛。2、颈动脉炎:患者可以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视力减退、脑缺血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抽搐、失语、偏瘫,甚至昏迷。3、胸腹主动脉炎:患者可以出现上肢及下肢的供血不足,可以出现间歇性跛行。在治疗上,一般是以保守治疗为主,如果病情较轻,可以使用抗炎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使用激素进行治疗,常用药物有强的松、地塞米松等。也有患者需要使用免疫药物进行治疗,部分患者还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例如拜阿司匹灵等。如果通过保守治疗无效时,则需要行介入治疗或者是手术治疗。
作者:黄建华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阅读量: 4551
脑动脉炎是指中枢神经系统的血管炎,又名脑血管炎。它的发病一般是从急性到慢性,并呈进展性或者波动性,及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呈局限性或弥散性,但基本具有三个主要的表现:第一是头痛,第二是多灶性的神经功能的缺损,还有弥漫性的脑损害症状。第一、头痛是最常见也是最先出现的症状,大概占了60%-70%,表现为类似偏头痛或剧烈头痛发作,可急性或者慢性,发病程度轻重不一,也可以自行缓解。第二、是局灶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这个也很常见,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卒中、偏瘫、脑神经的病变、癫痫、共济失调等等,表现为局灶或多灶性的脑梗死,伴或不伴有出血的改变。由于动脉壁局灶性坏死和炎性动脉瘤形成,引起血管壁破裂而导致脑出血,以颅内出血为最常见,也可以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和硬脑膜下腔的出血。第三、是弥漫性的脑损害的症状,肯定可以出现一过性的意识改变。认知功能改变或反复发作,伴有意识丧失的惊厥,也可出现部分运动性惊厥。部分患者也可以表现进行性的智能减退。
作者:王翀 南京鼓楼医院 阅读量: 5829
结节性多动脉炎,是一种以中小动脉的节段性炎症和坏死为特征的一种非肉芽肿性血管炎,病因不明。有时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或者药物和注射血清有一定关系,有时因乙肝病毒感染而引起该病。主要就诊的病人表现为发热、头疼、乏力、周身不适、多汗、体重减轻、肌肉疼痛、肢端疼痛、腹痛和关节痛,它的临床症状非常多,预后很差,如果不治疗,五年的生存率只有13%,常会引起肾和其他重要脏器的衰竭。发现后应尽早治疗,使病人的病情得到控制,愈后也会改善。主要治疗及首选的药物是糖皮质激素,其次还有免疫抑制剂以及抗乙肝病毒的用药,或者是血管扩张剂和抗凝剂,有时免疫球蛋白和生物制剂也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黄建华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阅读量: 5386
颞动脉炎又称巨细胞动脉炎,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的系统性血管炎性疾病,高龄、种族、地域和性别皆为重要的发病因素。病理上以动脉全层的增生性炎性肉芽肿病变为特点,主要累及病人颞浅动脉、眼动脉及其他颅外动脉。 早期症状多为发热、、多汗、贫血、头痛和关节痛,并伴有风湿性多发性肌痛症,表现为双侧对称性肌僵直、疼痛,颈肩腿部疼痛,活动时加剧。在临床上,多将颞动脉炎与风湿性多发性肌痛症看作一个疾病发展过程的不同表现。另外,大多数病人表现为典型多发性风湿性肌痛症而无颞动脉炎症状,仅在颞动脉活检时才发现颞动脉炎。 通常利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病情,当发现病变血管壁中出现沉积蛋白,则证明自身免疫系统参与疾病发病。据报道,本病可与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合并存在,这代表体液因素、代谢异常也参与致病。 目前,颞动脉炎的发病尚未明确,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当发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诊于风湿免疫科,及早诊断和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作者:陈乐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阅读量: 88017
全部 北京 上海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陕西 甘肃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贵州 青海 宁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