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
挂号科室: 肝病科
发病部位:上腹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恶心、厌油腻
相关检查:肝功能检查、血常规
相关手术:无
相关药品:胸腺肽、甘草甜素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0—90000元)
肝不好吃六维磷脂软胶囊可以吗
46698次播放308次点赞
肝不好吃什么补肝
28396次播放455次点赞
肝不好的人应该多吃什么调理
23602次播放327次点赞
柴胡舒肝丸的作用
33951次播放457次点赞
药物性肝损伤有什么症状
35726次播放348次点赞
肝病的特征
48182次播放436次点赞
检查肝功能的注意事项
30353次播放75次点赞
AST和ALT都偏高怎么办
38719次播放235次点赞
患者的尿常规检查结果提示尿胆原为(+++),表明其胆红素代谢出现一定的异常现象,需进一步做相关检查已明确病因。 尿胆原是指红细胞分解后生成的非结合胆红素,其在肝脏内转变为结合胆红素后进入肠道形成胆素原,而后再经肝肠循环,一部分随尿排出,即为尿胆原。 如果患者检测结果大于34.2μmol/L,且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同时合并碱性磷酸酶及谷氨酰转肽酶的升高,那此时应考虑胆道梗阻疾病,需考虑在ERCP下行胆总管结石取出术,并放置鼻胆管引流。 此外,部分胆管的肿瘤性疾病,以及胰头部位的肿瘤压迫胆管,也可导致梗阻性黄疸的情况。对于部分肝细胞性黄疸的患者,多是由于有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之后,引起的肝功能不全,肝细胞坏死之后而出现黄疸,此时也会影响患者的检测结果。 综上,建议患者至正规医院就诊,完善尿常规、血常规等一系列检查,以明确诊断疾病,然后给予合理的治疗。
作者:王化虹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阅读量: 28573
感染乙肝病毒后,一般在2-8周左右就能从血清当中查到乙肝的表面抗原,从而明确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乙型肝炎病毒一般存在90天左右的潜伏期,在此期间常无症状表现,不易察觉。其发病过程(即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随每人的免疫反应而不同。成人感染乙肝病毒之后中约5%-10%的人会患慢性乙型肝炎或者成为携带者。儿童感染80%以上会成为携带者。 所以怀疑自己因接触过乙肝患者而感染乙肝病毒的人,可以在2周或1个月以后,查一下血清中的乙肝病毒的两对半。此外,建议与高危人群密切接触者,在检查乙肝五项后,抗体阴性者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避免被乙肝病毒感染。
作者:张引强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阅读量: 7634
急性肝炎的病程因其类型的不同而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急性肝炎可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两种。急性黄疸型肝炎,病程约为2-3个月,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的特点,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皮肤和眼球巩膜黄染,多见于甲肝患者。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多数病人在3-6个月内可恢复健康,但也有部分病例病情迁延,易转为慢性,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多见于乙肝和丙肝,大多数是缓慢起病。最突出的表现是食欲不振、全身乏力及肝区疼痛等;部分病人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昏、头痛,可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等症状。对肝功能的损害较黄疸型弱。一般来说,急性肝炎大多预后良好,但要警惕重型肝炎的风险。 此外,急性肝炎的患者应卧床休息,日常活动量以活动后不觉疲乏为度。合理饮食,少量多餐,多饮水(利尿排黄)。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来间接的促进疾病的好转。
作者:张引强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阅读量: 7364
碱性磷酸酶存在于身体的各个组织,经血液到肝脏从胆道系统排出。骨骼、肝脏、肾脏含量较多,也存在于肝脏器官中,正常参考值为45-125U/L。碱性磷酸酶变化要考虑肝脏、骨病和大脑的疾病。孕妇也可能会产生碱性磷酸酶偏低的情况。 孕妇碱性磷酸酶偏低多见于营养不良、贫血等情况,一般没有任何症状,对宝宝基本没有影响。但孕妇的营养是否充足,与流产、早产、胎膜早破有密切关系,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严重缺乏者甚至可引起流产。为了避免孕妇碱性磷酸酶由于缺乏营养造成偏低,可以进行营养的补充,多增加微量元素的摄入,促进体内的胎儿更好地成长。 孕妇碱性磷酸酶偏低时,也可能是由于疾病所致。如乙肝孕妇怀孕期间也会出现碱性磷酸酶指数偏低的情况。如果在怀孕前3个月孕妇肝脏功能不好,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等严重的症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作者:王化虹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阅读量: 50930
肝腹水是肝硬化晚期的临床表现,不积极治疗患者的存活时间一般为3-5年。 肝腹水是因肝脏的病变导致体液在腹腔内潴留,是一种肝硬化晚期的临床表现,还可见于门静脉栓塞、肝癌。肝腹水需要与其它疾病引起的腹水相鉴别,比如多种癌症发生腹腔转移、多种疾病导致低蛋白血症,都可以导致腹水。肝腹水一般需要治疗原发病、补充白蛋白、利尿、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严重肝腹水可导致腹胀、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抽腹水治疗。一般情况下,经过积极治疗以后,肝腹水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但是肝硬化很难被逆转,患者寿命一般为3-5年。 对于肝腹水需要采取综合治疗,若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可以改善治疗后的恢复情况。
作者:张引强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阅读量: 14468
谷草转氨酶也称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主要分布在心肌,其次在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组织中,为非特异性细胞内功能酶。正常时血清中含量很低,当细胞损伤时,细胞质内的酶释放入血,可使血清中酶活性升高。若AST升高明显,多损伤较为严重,临床常见于以下疾病:一、心脏疾病:心肌细胞中AST含量较多,若心脏出现损伤,患者检查可见AST升高。1、心力衰竭: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时,心排血量不足,患者可出现AST升高的现象;2、心肌梗死:急性心梗后6-8小时AST可出现增高,18-24小时达高峰,AST升高程度与心肌坏死范围和程度有关。如果AST再次增高,提示心肌梗死范围扩大或发生新的梗死;3、心肌炎:由于病毒感染、药物因素等导致患者出现心肌炎,患者心肌受损,检查可示AST升高。二、肝胆疾病:1、病毒性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或急性重症肝炎病程初期AST可显著增高,若急性肝炎恢复期AST活性未降至正常或仍处于上升症状可提示转为慢性肝炎;2、肝硬化:肝硬化患者肝细胞受损严重,患者可出现AST升高,但终末期肝硬化患者可出现AST转为正常的现象;3、非病毒性肝病:多见于酒精性、药物性肝损伤以及脂肪肝、肝癌等,AST可轻度升高;4、胆汁淤积:肝内、外出现胆汁淤积时,AST活性可出现轻度上升。除此之外,如皮肌炎、进行性肌萎缩等骨骼肌病变,以及肾脏损伤时,AST均可出现升高。
作者:徐京杭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阅读量: 5196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感染病科
"与肝病患者一起吃饭不一定会传染,肝病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损伤并导致肝功能异常。肝病的原因有多种,包括病毒、细...
孟泽武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肝胆外科
"血清总胆红素偏高的原因众多,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如某些先天性的黄疸,胆红素的数值轻度升高,但没有明显的症状,影像学的检查也没...
全部 北京 上海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陕西 甘肃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贵州 青海 宁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