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
挂号科室: 呼吸内科
发病部位:肺及肺系
多发人群:50岁以上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呼吸困难、胸痛
相关疾病: 静脉栓塞
相关检查:心电图、血气分析
相关手术:血栓清除术
相关药品:华法林、尿激酶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0-50000元)
职业粉尘与慢阻肺有关系吗
39252次播放480次点赞
引起肺栓塞的主要原因
32789次播放76次点赞
老年人肺栓塞可以治愈吗
78875次播放162次点赞
肺栓塞是非常严重的疾病吗
82876次播放56次点赞
妊娠合并肺栓塞怎么治疗
52419次播放168次点赞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94867次播放98次点赞
肺栓塞的症状有哪些?
31389次播放184次点赞
肺栓塞的症状有哪些
17126次播放295次点赞
肺栓塞是指肺动脉及其分支,由于栓子堵塞导致肺循环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一般来说病情较为危急,但只要抢救及时,可以治愈。一、原因1、血栓栓塞:临床上大部分的肺动脉血栓的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的血栓脱落,特别是从腘静脉上端到髂静脉段的下肢近端深静脉血栓;还有因静脉置管、静脉输入刺激性的药物等引起的上腔静脉血栓;以及心房颤动导致右心房的附壁血栓形成;这些血栓脱落均可引起肺动脉血栓栓塞;2、脂肪栓塞:常见于长骨骨折或者是脂肪组织被严重挤压时,使得循环血流中出现脂肪滴随血液到达肺部,最后阻塞于肺小血管所致;3、羊水栓塞:多见于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的血液循环,到达肺部引起急性肺栓塞;4、空气栓塞:主要原因是在妇产手术中,聚集在腹腔的空气通过开放的静脉窦进入静脉中,随着血液循环阻塞肺小血管,引起肺栓塞;还可见胸部创伤空气进入血管、医源性操作不当以及潜水员在深水区快速上升氮气释出引起空气栓塞。二、治疗肺栓塞的治疗主要是要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根据病人的危险度分层进行呼吸循环支持治疗,抗凝治疗以及溶栓治疗等;虽然肺栓塞的危害性很大,但是若能通过及时诊断,早期积极治疗,一部分患者也是可以治愈的。
作者:刘朝阳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阅读量: 6942
肺栓塞诊断的金标准是肺动脉的DSA造影,由于肺动脉的DSA是有创检查,因此临床上常以肺动脉CTA的无创检查作为诊断的金标准。肺动脉CTA可以清晰的显示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是否存在肺栓塞,很多医生是通过实验室检查当中的D-二聚体来判断患者是否有肺栓塞,这是不可靠的,因为D-二聚体主要来进行阴性排除。如果D-二聚体阴性,就可以通过快速的方法来排除肺栓塞,但是D-二聚体阳性却不能诊断肺栓塞,不论D-二聚体的值高达多少,也不能作为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即使D-二聚体有疑似症状,也要通过肺动脉CTA来结合D-二聚体的检查来诊断是否存在肺栓塞。
作者:忽新刚 河南省人民医院 阅读量: 3544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患者于外院确诊肺栓塞2个月,胸闷症状1天,为进一步诊治,故来我院就医。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初步诊断为肺栓塞,给予抗凝、控制血压药物治疗。住院治疗2天,患者病情基本趋于稳定,胸闷症状得以缓解。出院2个月后复查,患者肺动脉栓塞明显吸收。【基本信息】女、61岁【疾病类型】肺栓塞【就诊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时间】2021年9月【治疗方案】口服药物(华法林钠片、硝苯地平片)【治疗周期】住院治疗2天,出院2个月后复查【治疗效果】病情基本稳定,肺动脉栓塞明显吸收一、初次面诊初次见到患者时,表现为正常面容,体型、营养等均正常。自述存在肺栓塞病史2个月,出现胸闷症状1天,给予患者体格检查显示,T:36.2℃,P:72次/分,R:18次/分,BP:155/80mmHg,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并未闻及干湿啰音以及胸膜摩擦音,语音传导正常;心律齐,并未闻及瓣膜杂音。给予患者肺动脉CTA检查,显示肺动脉主干管腔未见明显增粗,管腔内对比剂充盈良好,肺动脉远端以及分支内见斑片状低密度充盈缺损,右肺动脉及分支走形自然,显影可,管腔内未见明显低密度充盈缺损。初步诊断为肺栓塞,收入院治疗。二、治疗经过患者入院后完善肺动脉CTA检查,结果显示肺动脉栓塞治疗后,较前2021年7月20日片明显好转。下肢血管超声:左侧小腿肌间隙静脉血栓治疗后,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双侧小腿肌间隙静脉扩张。综合以上检查结果,给患者服用华法林钠片药物治疗,可以进行溶栓、抗凝,进而缓解肺栓塞情况。同时还需要给予患者服用硝苯地平片药物治疗,以降低血压水平。在入院第2天时,患者病情较为稳定,给予出院服药处理。三、治疗效果患者经过规律抗凝、降压药物治疗后,患者在入院第1天,胸闷症状有所减轻,而在入院第2天时,胸闷症状完全消失,病情较为稳定,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给予出院处理。出院2个月后到院复查,患者表示并未出现胸闷症状,给予肺动脉CTA检查,显示双肺肺栓塞明显吸收,仍需要继续服用药物治疗,定期到院复查。四、注意事项患者经过规律药物治疗后,病情基本得到控制,我由衷感到十分高兴,但仍应注意以下问题:1、患者在出院后可以选择适当进行活动,如散步、慢跑等,避免久坐不动,进而加重病情;2、患者在日常饮食中,需要注意避免进食油腻、高脂类食物,如炸鸡、肥肉等,以免引起血脂水平增高,进而增加血栓形成概率;3、出院后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定时到医院复查,并且需要规律服用药物;4、嘱患者注意休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同时还可以促进疾病恢复。五、个人感悟肺栓塞是由于血栓栓塞肺部动脉,导致肺循环和右心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患者容易出现胸闷、咯血、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甚至晕厥症状,需要积极进行治疗。本病例患者存在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病史,是导致其肺栓塞发生的重要原因。待患者病情稳定后,还需要积极防治下肢动脉血栓,以避免肺栓塞复发。
作者:刘璠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阅读量: 5585
下腔静脉滤器(IVCF)是为预防下肢深静脉及髂静脉血栓脱落后沿下腔静脉上行导致肺栓塞所设计的一种过滤性装置。 按使用方法不同,下腔静脉滤器可分为永久型滤器、可回收滤器和临时滤器。永久型滤器置人体内后长期置留,理论上不须取出,随着时问的延长,与滤器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大大增加,滤器作为异物在体内存在,可发生移位、断裂、穿孔、下腔静脉堵塞等严重并发症,失去其应有的意义。可回收型滤器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上不足,在置入体内一定的时间后可通过抓取等方法取出,可取出的时间窗由滤器与下腔静脉接触部位发生内皮化的时间来决定,超过此时间窗后,可作为永久性滤器保留。临时滤器则带有固定导管,滤器释放后固定导管经右颈内静脉出来固定在颈部皮下,在取出时只需要切开颈部皮肤,牵拉导管即可将临时滤器取出。 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属有创预防手段,有一定的风险,出血、穿孔、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很高。下腔静脉滤器预防的只是大块的血栓,并不能阻止小的血栓进入肺循环,所以,对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应该严格把握适应证。 目前公认的滤器置入指征可分为绝对适应证及相对适应证。 (一)绝对适应证 1、已经发生肺栓塞或下腔静脉及髂、股、腘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有下述情况之一者: (1)存在抗凝治疗禁忌证者; (2)抗凝治疗过程中发生出血等并发症; (3)充分的抗凝治疗后仍复发肺栓塞和各种原因不能达到充分抗凝者。 2、肺栓塞同时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 3、髂、股静脉或下腔静脉内有游离漂浮血栓或大量血栓。 4、诊断为易栓症且反复发生肺栓塞者。 5、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欲行经导管溶栓和切开取栓手术者。 (二)相对适应证 主要为预防性滤器置入,选择须谨慎。 1、严重创伤,伴有或可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包括: (1)闭合性颅脑损伤; (2)嵴髓损伤; (3)下肢多发性长骨骨折或骨盆骨折等。 2、临界性心肺功能储备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慢性肺动脉高压伴高凝血状态。 4、高危险因素患者,如肢体长期制动、重症监护患者。 5、老龄、长期卧床伴高凝血状态。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对于大多数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不是必需的,严格的抗凝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肺栓塞的发病率,国外有研究表明,正规抗凝治疗可使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肺栓塞发生率降低到5%。即便置入了下腔静脉滤器,仍需要行正规抗凝治疗,既减少血栓形成,又降低深静脉血栓脱落的机会。
作者:郭宏杰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阅读量: 35276
肺栓塞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中的栓子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肺部的动脉以及分支,阻断肺脏的血液供应所导致的一系列综合征。肺栓塞的后遗症主要见于以下几个方面:一、肺梗死,血液供应减少之后引起肺组织出现充血、水肿以及坏死,肺功能明显下降,而且容易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的症状。二、肺动脉高压以及肺源性心脏病,由于慢性的肺栓塞会导致肺动脉长期缺氧、缺血,最后逐渐导致肺动脉出现压力增高,而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功能出现衰竭。
作者:刘朝阳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阅读量: 5290
临床上不明原因的肺栓塞与其它原因明确的肺栓塞的治疗是相似的,只是原因明确的肺栓塞要针对病因治疗,原因不明的肺栓塞治疗分为两大类:第一、以抗凝治疗为主,口服以利伐沙班为代表的新型抗凝药物治疗,一般口服抗凝药要3-6个月。口服停止时要复查肺动脉CTA明确血栓是否存在,如血栓继续存在,抗凝药要继续口服。第二、对于急性不明原因的肺栓塞,特别是大面积的肺栓塞,患者有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要介入下进行肺动脉溶栓或者是吸栓,同时建议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防止下肢血栓进一步脱落而加重肺栓塞的症状。有些肿瘤患者还可能因癌栓脱落造成肺栓塞,此时也应重视强肿瘤疾病的治疗。
作者:张鹭鹭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阅读量: 4572
郭峰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急诊科
"肺栓塞准确的说不是都能治好。\n目前临床医学认为,静脉血栓发生有三个要素,即血流瘀滞、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膜损伤,这三个因素均不是...
郭峰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急诊科
"肺栓塞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急症,在西医临床医学中,肺栓塞没有早期或晚期的概念。非医学专业人员想要早期发现肺栓塞,需要了解两...
全部 北京 上海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陕西 甘肃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贵州 青海 宁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