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补液原则

2023-03-16 15:39 收听:91469

手机浏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小儿补液原则

点击播放医生的语音回答
00:0001:11
03:05

语音内容

小儿补液的原则,具体介绍如下:
一、液体疗法的目的,纠正体内已经存在的对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恢复和维持正常的血容量、渗透压、酸碱度与电解质成分,使机体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
二、液体疗法的基本原则如下:
1、综合分析病情,做出正确而全面的诊断,应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时检查结果,判断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性质及程度,以便制定适当的补液治疗方法和实施的方案。
2、在实施一体补液的过程中,应掌握三段补液和三定一变的基本原则,即机体分为扩容阶段、快速补液阶段、维持补液阶段。每个阶段都应定补液的量,包括补液的总量及各阶段的补液量,宁少勿多,留有余地,定补液性质或补液成分是,缺啥补啥,先浓后淡。定补液的速度是先快后慢,低渗性脱水可稍快,而高渗性脱水宜稍慢。要根据病情变化及实验室的检查结果,及时调整补液方案。
3、计算出各种补液的量,补液的成分都是经验性,只能做粗略的指导,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实际补液时应有余地,不能机械、绝对。由于不同的患儿病情轻重不一,且机体尚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补液时应该注意个体化。各种补充的液体应该分别计算,混合使用,例如腹泻时的脱水纠正等渗脱水、低渗脱水、高渗脱水,而累及损失补量时,应该从理论上分别使用等张液、高张液和低张液。还需要同时注意补液的继续损矢量和生理需要量,所需要的水和电解质。
所以要根据上述三项原则,先补量,实际补液时应该等渗性脱水,使用1/2张液,低渗脱水使用2/3张液,高渗脱水使用1/3张的液体。补水时,还要注意酸碱平衡、补钾、补钙等电解质紊乱的情况。还要防止容量负荷过重,补液要简洁、方便、实用、有效,不要机械、繁琐。

分享:

73
同科室医生推荐

预约挂号

在线问诊

精选
任玉梅 副主任医师 儿科
河南省中医院
三甲
已成功预约10人
¥20
2天后有号
去挂号
擅长:中西医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不明原因发热、慢性咳嗽、鼻炎、哮喘、腺样体肥大、便秘、顽固性腹痛、多汗症、 小儿遗尿等常见病。
精选
任永平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三甲
已成功预约57人
¥200
明天有号
去挂号
擅长:诊治小儿神经康复、小儿神经内科疾病,如小儿癫痫、小儿瘫痪、小儿多动症、颅内感染、头痛、智力、行为发育障碍等疾病,尤其擅长对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其疗效的评价。
精选
王乐平 主任医师 儿科
常州市中医院
三甲
已成功预约21人
¥30
7天后有号
去挂号
擅长:治疗儿童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湿疹、荨麻疹、儿童性早熟、多发性抽动、多动症、儿童厌食症、身材矮小、消化不良、急慢性腹泻、习惯性便秘、汗症、过敏性紫癜、血小扳减少性紫癜、川崎病、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遗尿、再发性腹痛等儿科疾病,对儿童疑难杂症和危重病的救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还擅长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荨麻疹、慢性胃炎、慢性腹泻、便秘、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脑梗塞、眩晕症、顽固性失眠、颈椎病、痤疮、焦虑症、抑郁症、妇女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尤其擅长运用膏方和丸药治疗和调理儿童及成人各类慢性疾病和亚健康状态,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查看更多小儿内科医生

相关推荐

点击播放医生的语音回答
00:0001:11
Error loading: "null"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孙玲娣的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5)第 00017 号
中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43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4)3718-184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5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