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4 20:34
皮肤黄色瘤病的类型有哪几种
根据病变位置、瘤体大小和形态的不同,可将皮肤黄色瘤病分为以下几类:
1、睑黄瘤:又称睑黄疣,最常见,多见于中年女性。皮疹为橘黄色长方形或多角形丘疹或斑块,好发于双眼上睑和内眦,持久存在,进行性发展,常与其他类型黄瘤伴发。同时,睑黄瘤也是高脂蛋白血症常见且具有诊断价值的一种皮肤表现。
2、腱黄瘤:皮疹为进展缓慢的皮下结节,好发于跟腱和手足的伸肌腱,也可发生在骨隆突处如踝、胫骨粗隆和肘部的骨膜上,与皮肤不粘连,其上层皮肤正常。
3、结节性黄瘤:多为黄色、黄红色扁平或隆起的圆形结节,质地坚实,无自觉症状,好发于关节伸面,尤其是肘、膝关节,也可累及踝关节、指趾关节、腋窝、腹股沟、面、臀和黏膜等处。
4、发疹性黄瘤:为针头或更大的黄色或橘黄色丘疹,数周后皮疹可自行消退,遗留色素性瘢痕或肥厚性瘢痕。好发于臀、肩、手以及膝和臂的伸侧。多见于高三酰甘油血症、混合性高三酰甘油血症及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或乳糜微粒浓度升高的患者。
5、扁平黄瘤:为边界清楚的黄色或橘黄色斑或扁平斑块,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又分为弥漫性扁平黄瘤、掌纹黄瘤、间擦性黄瘤、胆汁淤积性扁平黄瘤等亚型。
6、结节性发疹性黄瘤:本型为发疹性黄瘤和结节性黄瘤混合存在,其发生与家族性异常β脂蛋白血症相关。
7、小结节性黄瘤:散在分布或融合,好发于耳垂、颈、肘和膝部,常与胆汁性肝硬化及胆管闭锁有关。
8、播散性黄瘤:较罕见,大多起病于25岁前。患者可伴有血脂异常,组织中无胆固醇沉积,好发于腋窝、颈、肘膝、腹股沟等部。亦可累及黏膜、中枢神经系统,角膜、巩膜,偶可累及口腔、舌咽、喉及上部支气管、肺部,垂体受累后可导致尿崩症,心脏及肾脏偶可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