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儿12个月大,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到门诊,自从添加辅食以后,患儿流口水非常多,不停往下流淌,甚至下巴的皮肤都受影响出现口水疹。给患儿检查并且详细询问情况后,考虑诊断为小儿流涎症,是正常的生理性现象。叮嘱注意帮患儿擦干口水,吃的食物稍微干一些,增加一些碎块状的食物,强化咀嚼和吞咽功能,症状明显好转。
【基本信息】女、12月
【疾病类型】小儿流涎症
【就诊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0年11月
【治疗方案】物理治疗(手指口腔内按摩)+饮食指导(多吃干的、碎块状食物)
【治疗周期】2周后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流口水的情况明显改善,吃奶正常,辅食可适应
一、初次面诊
有一天下午,患儿的妈妈带着12个月的宝宝来门诊就诊,患儿的辅食吃的比较顺利,牙齿也长得比较好,但从最近1-2个月开始,明显的流口水比较多,一直不停往外流,因为现在是冬天,患儿本身就容易长湿疹,口水一直流,在嘴巴周围一圈也形成了口水疹,患儿妈妈因此比较困扰。我给患儿仔细检查了一下,各方面情况都比较好,生长发育曲线也很满意,身高体重的增长也是在平均同年龄患儿的中上水平。于是进一步询问患儿现在辅食添加的状况,患儿妈妈说给她吃的都是水分非常多的流质,米糊泡得比较稀,蔬菜泥也是加了很多水给患儿灌进去的,这种情况下可能不利于咀嚼和吞咽功能的发育,导致患儿不会吞咽,唾液流出嘴外,目前诊断为小儿流涎症。
二、治疗经过
作为12个月的患儿来说,她已经长了至少有6颗牙齿,具备一定的加工食物的功能。与患儿妈妈商量后,建议平时可以用自己的手指在患儿口腔内壁四周做一些按摩,加强局部的感觉感官。同时在饮食辅食当中增加一些偏干的、碎末状的以及小片状的食物,主动增加患儿的咀嚼和吞咽意愿。与此同时,患儿口水分泌太多流出来,要第一时间擦干,因为唾液当中含有一些消化酶,接触在皮肤上有可能会导致皮肤受刺激而形成口周湿疹,也就是俗称的口水疹,这些都是治疗和护理上的关键点。
如图(患儿下颌及偏上部位口水疹)
三、治疗效果
经过2周的喂养改变,患儿的情况有明显的好转。因为患儿现在已经12个月了,而且也长了一些牙齿,她本身就能够处理一些碎块状的食物,比如说小的青菜叶子、根茎类的食物或者是稀饭、碎肉末,这些她都是能吃的下的。改变了以后,患儿辅食吃的也比较好,并没有因为饮食的结构改变,就拒绝吃辅食。现在也掌握了吞咽的能力,口水在口腔内分泌出来的时候,她就能自然而然地咽下去,就不会流出来了,嘴巴周围的一圈湿疹也明显改善了,平时继续观察护理即可。
四、注意事项
患儿后续没有再出现类似的症状,我也为她感到高兴。患儿的咀嚼、吞咽功能,牙齿的萌出情况与辅食添加的顺序和质地都是符合自然规律且相互配合的。到了12个月,她其实就具备了处理碎块状、条状食物的能力。所以就要适时的改变饮食的结构。所以叮嘱患儿妈妈,要根据患儿的不同月份和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喂养方法,促进发育。比如要适当添加合适的辅食,保证营养的多样化,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等,还要及时擦干净流出来的口水,预防口水疹的发生。
五、个人感悟
小年龄患儿的流涎症,大多情况下是正常的生理性现象,可以先居家观察。随着味觉的发育,口腔内唾液分泌量的增加,口水都会有流出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要加强患儿的吞咽和咀嚼功能训练,使过多分泌的唾液咽下,避免过量流出,导致流涎症,以及口周湿疹。如果患儿一直流口水比较多,同时合并一些其他的症状,比如肌力、肌张力的异常,感知觉发育落后,或者其他的神经系统异常,需要考虑一些发育不良疾病,建议前往神经内科和儿童保健科就诊。本病例患儿已经12个月,但还是按照完全的流质辅食喂养,不能使得相应功能得到锻炼,不利于患儿的饮食行为形成。这些对于日后的饮食行为习惯,是否挑食、偏食,以及长远的身高、体重增长,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需要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