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
手机浏览
一般选用适合病情的泻药可以治疗便秘。对于长期功能性便秘,可选用副作用较小的容积性泻药,如乳果糖、益生菌等,以及新型泻药如利那洛肽,对慢性便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建议长期应用刺激性较大的泻药,如酚酞片及蒽醌类药物,如芦荟胶囊、排毒养颜胶囊等。
长期应用刺激性泻药可引起结肠黑变病,严重结肠黑变病会增加结肠癌的发病风险,因此不建议便秘患者擅自选用不恰当的泻药,需经由医生专业评估。除药物治疗外,需配合生活方式调整,如增加运动、多饮水、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等,可增加治疗效果。
分享:
"便秘针对便秘的严重程度不同,可以适当的使用泻药,对严重便秘者可使用膨松剂,如欧车前,但应该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剂量的策略。也可以使用渗透性泻药,其在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如硫酸镁、甘露醇、乳果糖、聚乙二醇4000等均为渗透性泻药,可以增加大便的水分,促进大便软化,以利于排除,但也应该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对于老年的患者,伴有肾功能减退者,应该注意并发症的发生,但不宜推荐使用刺激性泻药,如芦荟、大黄、蓖麻油等,因为其有可能导致肠道黏膜神经的损伤以及结肠黑变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刘序友│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2019/04/25收听(24494)
便秘可以偶尔吃泻药。泻药有多种,临床上有缓泻剂和刺激性泻药,增加大便体积等不同机制和原理。临床...
张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2023/01/09播放(99932)
泻药是治疗便秘的药物,所以便秘可以服用泻药。便秘最好服用缓泻药物,比如乳果糖、聚乙二醇,能够帮...
刘揆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3/08/05播放(71932)
"在临床上不主张使用泻药来治疗便秘,因为口服泻药可以形成高渗透压,阻止肠壁对水分的吸收,从而增加肠道内的水分。泻药同时具有扩张肠道,刺激肠壁,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但是因为便秘属于功能性病变,由于长期便秘会导致大便干结以及肠管内水分不足,因此服用泻药只可能会排出少量的水分,不仅不能使干结的粪便排出来,反而会使肠道内更为干燥而加重便秘的症状,所以滥用泻药会适得其反。"
栾伟│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
2019/02/19收听(63010)
便秘分型为实秘和虚秘,而可以吃泻药的便秘主要指实秘。从患者角度讲,短期实秘可能会更多见,吃泻药...
安鹏│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3/05/23播放(86398)
"开塞露在缓解便秘上是效果最快的一种,出现便秘现象时可以使用泻药,帮助刺激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现象,但由于泻药属于口服,所以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够起到一定效果,因此大多数口服泻药都无法达到立马见效的作用。而开塞露在使用时直接注射在肛门部位,由于直接会与直肠进行接触,所以不仅能够软化直肠沉积的粪便,同时还可以刺激直肠的蠕动,因此是在缓解便秘中效果最快的一种,一般在3-4分钟之后就会见到效果。由于开塞露在使用时无需经过胃和肠道系统,所以不会对人体肠胃系统造成刺激,并且开塞露中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不仅能够润滑肠道,同时还可以防止皮肤、黏膜等组织干裂。"
苍天慧│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2020/02/14收听(83092)
便秘时服用泻药,能够立马通便,如番泻叶,用水冲泡,喝下以后,是比较刺激性泻药,很快肠蠕动会加快...
聂里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4/16播放(98402)
泻药治便秘是否有副作用要看是什么类型的药物,如聚乙二醇、乳果糖相对比较安全。便秘是非常常见的一...
赵海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3/05/01播放(68112)
哺乳期女性不能服用泻药,若此时服用泻药,可导致哺乳期女性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影响乳汁分泌等不...
廖江涛│湖南省人民医院
2023/06/28播放(99620)
习惯性便秘也称为功能性便秘,属于肠道蠕动功能缓慢,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较多,常用的泻药有果导片,...
汤敬一│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3/07/28播放(72390)
"习惯性便秘,口服的药物有很多,主要可以用西药治疗,也可以用中药治疗。但是每一种药物都会有依赖性,必须要通过自身来改造,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增加胃肠道的蠕动,来改变便秘的习惯。平时的时候可以多加锻炼,控制饮食,多吃清淡的食物,容易消化的食物。另一种情况就是吃蔬菜水果,多喝一些蜂蜜水,这是食物的疗法。食物疗法不管用,可以口服果导片,再就是芦荟胶囊。药物不行,局部可以用开塞露或者是肥皂水灌肠,效果都是很好。每一种排泄的药物都会有依赖性,只能是通过食物或者是药物进行调理。"
张金锋│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
2018/03/20收听(53824)
吃泻药即泻剂不能达到科学、有效的减肥。泻剂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肠道蠕动,使肠道水分分泌增多,从而使...
宗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3/03/19播放(88750)
"便秘的时候可能会暂时的使用泻药,这个时候泻药主要起到一个治疗的作用,可以缓解便秘。但是不建议患者长期服用泻药,因为长期服用泻药可能会有一些比较明显的副作用,具体如下:首先,泻药虽然能够缓解便秘,但是如果长期使用可能会损伤肠壁神经,减弱肠道的功能。便秘患者的肠道将可能会没有蠕动的动力,在药物刺激下被动的蠕动是一种超负荷的工作,而不是机体自身正常的功能。因此一旦停用泻药,过劳的肠道就会迅速的停止,反而会加重便秘,就是常说的药物依赖性。因此,不建议患者服用泻药进行排便,还是建议患者通过饮食、运动等方面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其次,另外很多泻药产品中可能含有大黄、番泻、叶酚酞等这些导泻的成分,长期服用可能会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然后,肠道还可能在这些刺激成分的影响下出现肠道的变黑,出现结肠黑变病,并且也存在癌变的风险。总之,不建议患者长期服用泻药,还是希望患者能够通过饮食、运动以及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来改善排便状况。"
陈頔│北京医院
2020/05/24收听(53864)
"便秘患者需要服用泻药,刺激类泻药在使用后往往在4-8个小时起效。便秘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个疾病,很多疾病都可以导致便秘,便秘是指各种原因导致患者排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结,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便秘可以分为继发性便秘与原发性便秘,继发性便秘是指继发于一些器质性疾病的便秘,包括结肠肿瘤、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等。原发性便秘是指找不到原因的便秘,原发性便秘可以分为出口梗阻性便秘、慢传输性便秘、混合性便秘。慢传输性便秘往往需要服用一些泻药进行治疗,泻药中较为常用的有容积类泻药和刺激类泻药。刺激类泻药在使用后往往在4-8个小时起效,但刺激类泻药不建议长期使用,长期使用会导致药物依赖以及结肠黑变病,容积类泻药则没有这方面的副反应,但容积类些药起效较慢。由于各种泻药的作用原理不同,在用药前必须弄清各种泻药的药性、用法、用量和禁忌等问题,以免发生差错。如若出现便秘首先要明确病因,然后对症治疗,对因治疗,不可自行盲目服用泻药。"
彭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0/05/11收听(92368)
服用泻药的危害主要为可导致肠壁神经功能紊乱、肠道黑病变、严重腹泻,进而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代...
2023/11/07播放(96040)
"吃泻药能减肥,但是吃泻药减肥是拆东墙补西墙,以消耗自己身体健康,来减肥非常不可取的办法。吃泻药会造成离子紊乱,比如钠、氯、钾离子的丢失,会造成身体的疲乏、无力,会造成心慌、胸闷或者突发心血管的急性的病症。很多症状之前都是有预兆的,出现上述不适感应该及时停止服用,并且及时补充钠、氯、钾离子,纠正离子紊乱。还有,长期吃泻药会引起便秘,一旦需要停了,肠功能紊乱就无法正常的蠕动排泄。所以不要用泻药减轻体重,进行减肥,是非常不可取。"
曲健│大庆市中医医院
2018/11/01收听(70748)
"泻药作用起效时间不同,有快有慢,起效快的泻药反应时间比较短,在服用药物以后能够快速排便。而起效慢的泻药反应时间比较长,服用药物之后反应时间较长。但具体药物效果的发挥,和个人体制以及肠胃状况有关,在吃饭以后120分钟内发生反应。部分患者会在服用泻药之后的20-30分钟内进行排便,部分患者时间则较长。泻药是用于帮助排便的药物,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服用药物以后需要注意饮食,以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同时要多喝点热水,避免脱水的情况出现。患者还需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日规律排便,切勿过度依赖泻药等。"
韩金利│哈尔滨二四二医院
2020/02/07收听(95178)
偶尔服用一次泻药是可以的,对身体健康不会造成不良影响,泻药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增加粪便湿度,加速宿便排出,便秘患者适量服用泻药可以起到润肠通便、改善症状的目的。泻药按照药物类型划分,可以分为容积性泻药、肠胃动力性泻药、接触性泻药、膨胀性泻药等,根据不同症状表现,其使用的泻药类型有所差异,需要注意,在服用泻药过程中注意使用剂量、服用频率、药物类型等因素。一旦使用不当会加剧腹痛、腹泻等不良症状,甚至出现习惯性腹泻、慢性肠胃炎、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王靖红│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2019/11/21收听(60348)
泻药可以帮助缓解便秘,但需要谨慎使用。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由于粪便在肠道中积聚过多...
刘谦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四医院
2024/01/15播放(48974)
"吃泻药的病人可以引起肠道色素的沉着,就会出现结肠黑变病,时间长了容易出现结肠的恶变,还有的病人会出现明显的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诱发非特异性的肠道炎症,类似溃疡性结肠炎的改变,还有的病人因此会出现胃病,反复的发作,迁延不愈,痛苦不堪而出现消瘦的情况。泻药还有很多我们想象不到的危害,所以泻药是不建议服用的,如果便秘非常的严重或者想减肥的人,也可以通过饮食、运动来进行调理。饮食方面注意多食用粗纤维素类的食物,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多运动,贵在坚持。也可以尝试一下益生菌的疗法。"
郭晓鹤│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19/08/27收听(80426)
北京广安门中医院 王晓锋
播放次数:1.61万
上海第十人民医院 李宁
播放次数:1.38万
上海长征医院 施斌
播放次数:2.04万
北京东方医院 刘仍海
播放次数:3.62万
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