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脑病科
手机浏览
失眠看中医,有一定作用。中医有多种方法治疗失眠,如中药,中医将失眠分为较多类型,不同类型选用不同中药组方,针对各种病人进行治疗,如耳穴压丸,用王不留行籽按压耳部穴位,每天简单挤按,可刺激穴位和血液循环,对睡眠起到较好的帮助作用。
用中药汤剂泡洗,也可以极大改善和缓解疲劳感,从而放松心情,改善肌肉紧张,同时使气血达到较平缓的状态,避免因血管、神经过于紧张而难以入睡。同时还有按摩、针灸、药物熏洗、泡洗等方式,都可以有效改善失眠。
分享:
"失眠,多是指夜寐不安,烦躁易怒,疲乏无力等症状。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心脾气血两虚,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胆气虚等。治疗失眠的方法有:清热泻火除烦;健脾养血安神;滋阴清热安神等。一,生活调节,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如苹果,红枣,山药,枸杞,南瓜,芡实,蘑菇,西红柿,扁豆,豆制品等易补养气血的食物;辛辣油腻零食少吃;不要熬夜,规律作息,调节压力,缓解大脑紧张;调节情志,适量运动,心情欢畅可以帮助疏肝,气机舒畅,气血循环旺盛可以安神;二,可以针灸推拿调和阴阳,如太冲,合谷,太溪,涌泉,劳宫,安眠等穴,泻热;艾灸三阴交安眠,百会,气海等补养气血;艾灸涌泉,太溪滋阴降火。用五味子泡服可以滋阴安神;用黄连、肉桂适量打粉,足心贴敷,引热下行安神等。调节体质,调和阴阳,安神。"
彭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9/03/19收听(96616)
胃病看中医有用,中医在治疗脾胃病方面有很多方法,可以达到较好的疗效,治疗胃病是多数中医的基本功...
曹晓菊│陕西省人民医院
2023/03/21播放(94544)
月经不调看中医是很不错的选择,中医对于很多类型的月经不调治疗效果比较好。出现了月经不调的情况,...
张婷│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2023/03/22播放(28929)
失眠在临床上非常常见,无论是主诉睡眠不好还有其它病影响到睡眠。失眠无论是作为主证,还是作为主病...
吕玉娥│山西省针灸医院
2023/10/30播放(89526)
"在临床中,中医治疗失眠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实现:第一种,口服中药,需要到中医科开中药处方,看不到病人就开的中药处方,是不符合中医基本理论的,所以,不能盲目的口服中药。第二种,做头部针灸、推拿等传统治疗。针灸治疗对于改善临床失眠的症状,也有比较好的作用,但是需要做一段时间,恢复起来还是比较慢的,不能够过于着急。但是在临床中对于失眠的治疗,讲究的是综合治疗方式,不管是采用什么治疗措施,只要有效果都是可以采用的,而不拘泥中医、西医的手段。在日常生活中,要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晚上少用手机或电脑、少熬夜、少喝咖啡、少喝茶水、少喝酒,晚上少做刺激性比较大的事情,睡前泡个热水脚。"
李定刚│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12/20收听(77690)
中医治疗失眠要根据临床不同的证型,采取不同的方药。肝郁化火型失眠伴有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可以选取龙胆泻肝汤加味来治疗。痰热内扰型的失眠伴有头重,痰多胸闷,恶心,心烦口苦,目眩,可以选取温胆汤加黄连、山栀治疗。阴虚火旺型的失眠伴有心烦,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腰酸,五心烦热,口干津少,可以选取黄连阿胶汤、硃砂安神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可用归脾汤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伴有多梦,易于惊醒,胆怯心悸,遇事善惊,气短倦怠,小便清长,可以用安神定志丸治疗。
张继红│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2018/11/13收听(18072)
中医预防失眠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情志调摄:注意保持平稳心态,避免焦虑、抑郁...
李楠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2023/05/21播放(93512)
"失眠的具体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失眠的病因、病情、病程、合并疾病、并发症以及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制定,中医或西医都可以选择。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针对病因治疗是关键,同时配合对症治疗,缓解症状,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的治疗方法都可以。建议在失眠开始治疗之前,请神经内科睡眠专业的医生明确失眠的原因,因为睡眠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发动的,全身各个系统都参与的生理活动。无论是评判失眠的程度,还是确定失眠的病因、诱因,都需要在神经内科睡眠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确定好失眠的原因、诱因之后,再根据情况到相应的科室进行治疗。失眠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神经内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评判,核心的相关科室包括呼吸科、耳鼻喉科、精神心理科、中医科等。避免失眠的最有效方法是使生活起居规律化,养成定时入寝与定时起床的习惯,从而建立自己的生物时钟。睡前半小时内避免过于劳心或劳力的工作。另外,尽量使卧房隔离噪音,养成关灯睡觉的习惯。"
陈葵│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0/05/11收听(69284)
"中医治疗失眠是有效果的,主要通过下面两种途径来治疗:第一种,口服中药治疗;第二种,做头部针灸推拿等传统治疗。当然在临床中治疗疾病讲究的是综合治疗,而不是单一的中医治疗或者西医治疗。所以在治疗失眠的时候还是可以口服西药,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少生闷气,少发火,多出去走一走散散心,不要一天到晚宅在家里面,也不要一天到晚纠结于工作中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要少喝咖啡、浓茶,稍微多喝温热水,适当的身体活动锻炼。针灸推拿治疗失眠效果是比较好,可以到当地三甲医院的康复科或者针灸科了解一下。"
2018/11/03收听(84458)
中医将失眠称为不寐、不得卧、不得眠等,认为失眠的病因有以下五种:
1、思虑劳倦太过...
赵光峰│海南省中医院
2023/06/14播放(59354)
" 患者失眠可以看中医,也可以看西医的神经内科。两者相互结合,中药、西药共同应用对于纠正失眠,效果也是非常的理想。 在中医上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可以通过中医辨证的方式来改善失眠的症状,同时可以选择中药方剂,像黄连温胆汤、百乐眠胶囊等,对于引起失眠的主要原因可以通过中医方式进行调治。另外,针灸、泡脚等方式可以进行辅助治疗。 现代医学对于失眠的治疗主要是依靠相关的药物,像艾司唑仑、右佐匹克隆等药物可以很快的使失眠症状得到纠正,但是对药物的依赖性比较强,最好是中西结合共同治疗,疗效更好。"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19/12/09收听(46096)
长期失眠的患者,病程较长,治疗时间也较长。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包括:中药的内服外用,如中药外敷、...
冯志文│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
2023/08/05播放(98258)
"失眠在中医上叫做不寐,经常以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体验为主诉。中医讲失眠跟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系,主要涉及心、肝、脾三脏。中医讲心主神明,心神安定时能很自然的入睡,心神不宁会难以入眠。中医将失眠分为五大类型,第一种是肝火扰心型,患者经常彻夜不眠,包括口干、口苦、目红、耳赤、耳鸣、小便黄赤的症状,临床上经常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第二种是痰火上扰型,患者出现的失眠经常伴有胸闷不舒、脘腹胀满、头重如裹,包括舌是黄腻苔、舌红,脉是弦滑脉,临床上经常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第三种是心脾两虚型,患者经常会气虚、乏力、体弱,经常是萎靡不振的状态,患者经常出现淡白舌、薄白苔,脉是沉细的脉象,临床上经常用归脾汤加减。第四种是心胆气虚型,患者经常伴有胆小易惊、惶惶不可终日的表现,舌是偏红的,苔是偏沉偏滑的,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剂是温胆汤加减。第五种是阴虚火旺型,患者经常会出现潮热出汗、手脚心发热、舌红,苔是红或者深红色的,患者经常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李涛│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2017/12/20收听(41312)
中医能够治疗失眠,而且治疗的效果还很好,相信中医并愿意采用中医方法治疗失眠,完全可以放心用中医...
黄世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6/07播放(29159)
"中医称失眠为不寐症。对于不寐,它的诊断原则是调和阴阳,补虚泻实。补,常用的方子有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泻,常用的方子有龙胆泻肝汤、黄连温胆汤等。对临床来讲,我更倾向于用使用小柴胡汤系列,比如大柴胡汤、小柴胡汤等来治疗,同样有疗效果,并且药价适宜。目前,因为失眠病程比较长,所以患者觉得喝中药不方便,时间太长,其实市面上也有很多中成药可用,比如西洋参片、解郁安神颗粒、安神补心丸等等。当然,这些中成药整体来讲,还是要通过辨证论治,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江志超│湖南省脑科医院
2018/02/01收听(58108)
"失眠的中医治疗,首先要从中医的角度,对患者进行辨证论治。总体上可以分为虚证和实证两大类。对于虚证和实证不同的证型,需要采取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法或者是针灸治疗方法,相互之间需要配伍,在辨证的情况下正确用药。如果我们的失眠属于虚证,我们就需要用补益的方法。如果是实证,需要用泄法,达到人体的平衡,才能够治疗失眠。当然如果从方法上来说,我们可以分为汤药、中成药和针灸方法。如果患者的证型比较明显,比较典型,能够与现在的成品药物,中成药相契合,可以选用中成药,效果应该也是不错的。如果没有特别明显的符合药物,这时候就需要考虑用汤药治疗,当然针灸治疗也是不错的选择。"
丁宇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18/04/21收听(52476)
"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很多,针对不同的原因来进行辨证,如虚证、实证、有热、气血不足等,根据这些证型来选用不同的药物来进行协调。另外,针灸、按摩、艾灸等等这些方法对失眠也有帮助。有些食物对失眠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在饮食当中自己也可以进行适当调理。"
李伯群│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7/08/10收听(81004)
失眠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中医认为病因如下:
1、饮食不当:胃不和则卧不安,进食过于油...
曹克刚│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10/12播放(56260)
中医治疗失眠应根据自身身体情况制定方案,如实证,对于心火较旺者,可用清心火、安神类中药,如温胆...
李庆敏│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3/02/10播放(64724)
"中医认为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基本病机概括起来就是两个,有正气、邪气:第一、邪气包括痰和火,痰火侵犯心神,导致心神不宁,引起失眠。第二、是气血阴阳正气的不足,导致心神失养而引起心神不安,导致失眠,根据病因、病机把失眠分成六个证型:1、是心火炽盛型,治疗法则是清心泻火安神,代表的方剂有朱砂安神丸、导赤散等。2、是痰热扰心型,主要治则是清热化痰安神,代表的方剂有黄连温胆汤、礞石滚痰丸等。3、是肝郁化火型,基本治则是疏肝泄热安神,代表的方剂有龙胆泻肝汤、丹栀逍遥散、栀子豉汤等。4、是心脾两虚型,基本治法是补脾养心安神,代表的方剂有归脾汤、八珍汤等。5、是心肾不交型,主要治法是养阴泻火安神,代表的方剂有黄连阿胶汤、六味地黄丸、孔圣枕中丹、交泰丸等。6、是心虚胆怯证,基本治法是益气镇惊安神,代表的方剂是安神定志丸、酸枣仁汤等。"
林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0/05/20收听(23490)
上海第十人民医院 申远
播放次数:6.04万
银川第二人民医院 王英姿
播放次数:2.82万
常德市第一中医院 李佳平
播放次数:4.43万
中日医院 邵自强
播放次数:2.39万
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