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注意事项

2023-10-15 15:14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剖宫产后注意事项如下:

1、剖宫产术后由于麻醉的原因需要去枕平卧6-8个小时,腹部切口加压,防止术口出血;此期间要经常活动一下四肢,避免静脉血栓形成;注意观察阴道流血的情况,如出血比较多,需要及时呼叫医护人员;

2、术后应尽早开奶,新生儿对乳头的吸吮可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3、6-8小时后可以在床上翻身活动,并可进食少量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粥、面汤等,牛奶,待肛门排气以后方可进食普通饮食。原则是先吃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再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应该少量多餐;

4、术后12小时左右可以下床活动,提倡尽早下床,多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尽早排气,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5、拔除尿管后要尽早自解小便,如有小便不畅、尿不尽等症状,要通知医护人员;

6、剖宫产术后切口疼痛,不方便坐位哺乳时,可以采取侧卧位哺喂新生儿,每2-3小时哺乳1次,每次20-30分钟;

7、注意保持腹部切口及外阴部的清洁干燥,每日可用清水清洗外阴。

分享:

215

相关推荐

剖宫产再孕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剖宫产再孕是一个非常高兴的事情,通过剖宫产,又要有了第二个孩子或者第三个孩子,是非常令人振奋的一件事情,但是在怀孕以后,我们也知道它的潜在的危害,因为剖宫产再孕的主要危害不在于她的妊娠,而在于她妊娠以后可能会引起哪些问题。首先,要看着床的部位是在哪里,着床的部位也就是以后胎盘长的部位,它是远离瘢痕,还是靠近瘢痕,还是就在瘢痕上面,如果就在瘢痕上面,或者是靠近瘢痕的,它有可能胎盘会长透,通过瘢痕扎到子宫的肌肉里边去,甚至长透到子宫外面去,也就形成了胎盘植入,形成胎盘植入也就是在分娩的时候,有可能造成大出血这种危象。所以,在妊娠早期的时候,如果发现是在瘢痕部位妊娠,建议还是要终止妊娠的,因为在早期时候终止比在晚孕时候终止要安全的多。第二、就是要注意妊娠以后,这个子宫的瘢痕的厚度,一开始这个瘢痕可能还比较厚一些,但是随着妊娠的增加,子宫体积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扩张,子宫的肌纤维也会被牵拉的越来越长,但在子宫体部位,因为有比较多的子宫平滑肌组织,它被牵拉的同时也增厚,除了它被牵拉变长,它也会变得比较肥大,所以子宫体部还是比较厚的,在瘢痕部位因为缺乏子宫平滑肌组织,它都是一些纤维组织,纤维组织会越拉越薄,尤其到了晚孕期,也要看一看到底薄到什么程度,如果是非常的薄,它就有可能造成子宫的破裂,或者子宫的隐性破裂,有的时候我们在做手术的时候,发现透过瘢痕都能看见羊水,能看见宫内的胎儿,就是子宫已经是隐性破裂了,只是它没有完全破掉。第三、在妊娠以后,我们要让孩子们不要长的太大,因为长得越大,子宫被牵拉的就越大,瘢痕被牵拉的理论上来说就越薄,所以要适当的控制胎儿的体重,避免引起瘢痕的破裂。在怀孕之后,孕早期要去医院检查,看它是不是在瘢痕部位着床了,如果在它的附近,随着胎盘的增大,一开始没有,到后来慢慢又长到瘢痕里边去了,这时候我们要及早的发现,再就是在晚孕的时候,要评估子宫的瘢痕厚度,通过厚度的评估来选择之后的分娩方式。经常去监测这个瘢痕的厚度,也可以及早的发现隐性子宫破裂。这就是我们作为一个剖宫产之后再妊娠的妇女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语音时长03:53''

张震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17/07/10收听(35496)

剖宫产坐月子注意事项

"剖宫产孕妇坐月子的注意事项如下:第一、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注意切口的清洁和干燥,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第二、注意切口的愈合情况,剖宫产术后的切口,皮肤表面通常会在5-7天完全愈合,在整个的愈合过程中要注意切口出现红、肿、热、痛和渗出等异常改变,如果出现红、肿、热、痛和表面的异常渗出,说明切口愈合不良;第三、要保持环境温度的适宜,产妇的居家温度应该在21-25℃之间,过冷会引起感冒、风寒,过热会导致消耗过多,容易出现虚脱甚至中暑的症状;第四、在饮食方面要注意营养搭配合理、饮食全面,吃容易消化的高蛋白、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可以适当的补充汤水,有利于母乳的分泌,不推荐或者反对辛辣、生冷的食物,要适当运动;因为运动可以帮助恶露的排出,促进伤口恢复和机体的恢复,但是不要过激,避免重体力的劳动和剧烈的运动;第五、吃温性和中性的水果,有利于胃肠的健康,同时给孕宝补充各种维生素;第六、坚持母乳喂养,尽量做到按需补乳,因为母乳喂养有利于产后的康复,增进母子的感情,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母乳是宝宝最好的天然的食品;第七、注意观察恶露的变化;第八、禁止性生活,在42天以后月经恶露干净可以适当同房,但是要选择好的避孕方式,建议选择男性的避孕套;第九、保持平和的心态,注意休息有利于产后的恢复。"

语音时长03:03''

王少为北京医院

2020/04/19收听(1554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71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