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流产怎么治疗

2019-07-01 16:58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复发性流产主要是根据流产的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具体如下:
1、解剖因素结构异常:如宫腔粘连,进行宫腔镜下的宫腔粘连分离术,包括宫腔镜下的,黏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以及开腹或者腹腔镜下的子宫肌瘤腺肌症的腺肌瘤的剥除术等。对于有子宫纵隔合并畸形的这类患者,行宫腔镜下的纵隔切开术;
2、患者的血栓前状态: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单独或联合阿司匹林抗凝治疗;
3、染色体异常:建议对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观察染色体有无数目和结构的畸变以及畸变类型,以便推断其复发性流产概率,同时进行遗传咨询。如条件允许建议对其流产物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通过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技术,可直接对胚胎的遗传物质进行分析,从而筛查出真正健康的胚胎,可以显著的提高妊娠率,降低自然流产率;
4、内分泌因素:对于合并有甲亢患者的病人,需要控制病情后才可怀孕,轻度甲亢患者可以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甲减的患者给予左甲状腺素治疗,待甲功恢复正常后三个月后再考虑妊娠。亚甲减的患者,服用左甲状腺素钠加适当补充碘剂,使促甲状腺素激素控制在正常水平,糖尿病的患者在未控制之前应该避孕。计划怀孕前三个月血糖要控制平稳,并且要停用降糖药,改为胰岛素治疗;
5、感染因素:有生殖道感染病史的患者,孕前常规对生殖道分泌物进行筛查,尤其是细菌性阴道病,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生殖道感染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应在孕前根据病原体的类型给予针对性治疗,感染控制后方可受孕。另外,避免在妊娠早期使用全身性抗生素;
6、免疫因素:近年来生殖免疫研究表明,复发性流产的病因约半数以上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第一,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对有抗磷脂综合征既往无流产或单次流产发生在妊娠10周,不予特殊治疗或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有复发性流产病史或一次妊娠10周后流产,确诊妊娠后可给予肝素4000U,每日一次或两次,直至分娩前停药。有血栓病史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前开始抗凝治疗,持续至产后6-12周,产后改为华法林。典型产科复发性流产患者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过程中需严密监测胚胎发育情况,定期复查抗磷脂抗体,连续三次阴性的可考虑停药。第二,抗核抗体阳性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可以给予泼尼松10-20mg每天治疗。第三,抗甲状腺抗体阳性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可以给予小剂量的甲状腺素治疗,避免含硒制剂。第二大类同种免疫功能紊乱的患者,常规不建议进行免疫治疗;
7、其他不良因素:复发性流产患者,还与其他不良因素相关,包括不良的环境因素,比如有毒化学物质的接触、放射线的过量暴露等,以及不良心理因素,从而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应该避免过重的体力劳动,以及酗酒、吸烟,过量饮食咖啡,以及滥用药物、吸毒等,应指导患者在下次妊娠时尽量避免。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同时存在多种致病因素,应尽可能全面地对各种因素进行排查。

分享:

253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0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