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中心医院
中医科
手机浏览
中医讲气不足主要是基于其表现得出的中医辨证,患者表现出容易累、疲劳,活动容易出汗,容易心慌、心悸,甚至有时胸闷、憋气,出现畏寒肢冷的情况,调理方法如下:
1、生活调理为主,避免劳累,按时睡觉,按时吃饭,平时避免过于情绪激动;
2、可用药物甚至代茶饮,用中药饮片泡茶喝,比如补气药西洋参、黄芪,也可用生晒参、人参片炖汤喝、煮水喝,补心气;
3、如果是严重的心气不足,必须找专业医生专业治疗。
分享:
"心气不足时,精神和生活调理比较重要,具体如下:1、精神调理:要使患者克服急躁、惊恐、焦虑的不良情绪,并使其居住的环境保持安静,严禁喧哗,应该保持空气新鲜、干净、舒适,用以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对于心气不足的患者,一定要重视脉象的变化,脉象过快、过慢,或者出现促、结、代等间歇脉,都要及时调整和治疗,观察病情变化,结合病情迅速进行辨证论治。患者一旦心气不足出现了厥心痛,或者是真心痛,属于心气虚损的重症。2、生活调理:一般饭后可以进行走百步,因为饭后血液多集中在消化道,帮助消化食物,而饭后活动可以使血液分布到四肢,造成相对的心脏供血不足,而诱发厥心痛。中医上讲劳则气豪,导致心气更加虚损,严重时可以出现心络痹阻,不通则痛,故此时要高度注意。患者饮食方面应该忌食辛辣,保持食物的新鲜,多食纤维素、维生素含量高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赵志成│黑龙江省康复医院
2021/06/29收听(46958)
"心气不足也叫心气虚,主要是由发汗、泻下太过,或劳心过度、心气耗损、年老脏器日衰、病后体虚所致。气虚包括元气、宗气、卫气的虚损,以及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心气不足的表现为心悸、气短,特别是活动时加剧,出现自汗、胸闷不舒、面色苍白、体倦乏力、舌质淡、舌体胖嫩、苔白、脉虚等。心气不足多见于某些虚弱患者,以及贫血、心律不齐、神经衰弱等患者,治疗宜采用益气养血为主。"
刘红亮│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1/07/05收听(10826)
"患者心气不足时,典型的表现是心气虚,主要的症状是心慌、气短、自汗、胸闷、神疲乏力、面色淡白,治疗原则是调和营卫、安养心神,治疗考虑以下几种情况:1、宅中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包括黄芪、党参、茯神、远志、当归、白芍、丹参、酸枣仁、柏子仁、炙甘草。2、养心汤加减治疗:如果心气虚偏阳虚证,会表现为心虚血少、神气不宁、怔忡惊悸,此时应该治以养肝脾、通肾气、宁心神,可以用养心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包括党参、黄芪、酸枣仁、柏子仁、茯神、当归、白芍、百合、桂枝和炙甘草。3、炙甘草汤加减:如果心气虚偏阴虚证,出现脉结代、心动悸,出现了舌光无苔,治疗时要益气滋阴、通阳复脉、养血定悸,应该用炙甘草汤加减,药物组成包括炙甘草、党参、生地、阿胶、麦冬、火麻仁、百合、木香、生姜和大枣。"
2021/06/18收听(40686)
"心气不足也叫心气虚,是心气虚损、心脏功能减退,导致血液运行不畅、心脏搏动失于正常的一种变化。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表现为心慌、气短、自汗出、胸闷不适、神疲乏力、体倦、面色淡白、脉细无力或者脉搏不齐。心气不足时,气虚鼓动血液运行无力,患者可以见到心慌、气短、脉细或结代,也可以出现神疲体倦、自汗出。心气不足时,气血不能上荣头面,所以患者面色淡白,心气虚时中气不足,胸中气机不畅,患者可以见到胸闷不适。治疗心气不足、心气虚,要分清虚实、辨清阴阳,偏于心气虚时,治疗时要调补营卫、安养心神,偏于心阳虚时可以温通心阳,偏于心阴虚时要益气养阴、复脉。还有一部分心血不足的患者,要在补心气的同时,配合活血化瘀的原则。"
2023/03/22收听(13445)
"心气是中医的词汇,类似于心阳,用中医的方法判断心脏的生理功能。心气非常容易虚,也就是心阳虚,可以表现出心慌、气短、乏力以及脉搏的变化,都是心脏功能的减弱而引起的。在日常生活中,心气代表的心脏功能,更多的情况是出现紊乱或不足,所以在治疗上还是应该以补心气为主,也就是补心阳为主。通过用药比如常见的黄芪、当归等等,使心气得到充足,心脏功能就会逐渐改善,而使病邪远去,达到治疗的目的。"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18/11/30收听(21898)
"心气不足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的气虚症状,例如倦怠、乏力、动则加重、舌淡、苔白、脉虚。主要的症状则是心悸气短、动者尤甚,神疲无力、为风致汗,伴有胸闷、心前居隐疼、面色苍白、少气懒言、语声低微、舌质淡白。主要的原因是一些久病体虚、元气重伤、脏器衰弱或者先天性的禀赋不足、情志不节等。对于这类患者,我们要针对病因治疗,积极给予增强体质、提升元气、调节情志等针对性的治疗。"
宋涛│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2018/06/10收听(328)
心气不足主要是身体慢性疾病消耗、失血过多以及先天禀赋不足、脾胃功能虚弱、营养补充不足等,导致气血虚弱引起心气不足,身体出现了鼓动无力、心悸、身体疲劳乏力、气虚、胸闷气短、心慌、精神疲惫、自汗等。活动后症状加重,同时有面色苍白、舌淡、脉虚弱、食欲减退等心气不足的表现。检查明确诊断后通过补气养血配合治疗等方案进行综合治疗,另外注意生活规律调整,避免过度劳动使心气消耗过多,从而加重病情。
王海丰│朝阳市第二医院
2020/04/10收听(24660)
"心气不足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中医的藏象学认为心是主血脉的,所有与血脉运行相关的功能都是和心相关的。如果心气不足就会导致血脉的运行不畅,因为心气是推动血脉运行的原动力,这种情况下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另外血液运行差,还会出现面色黄白,嘴唇、指甲的颜色发暗甚至发紫,血瘀症如果比较明显,还会出现肌肤甲错,舌头上出现瘀点或瘀斑,舌下脉络会出现蚯蚓样迂曲,这都是心气不足的表现。第二、心是主神志的,如果心气不足,人就会出现一些神智上的变化,比如神志恍惚、对外界判断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经常会出现心悸、害怕、怔忡等等一系列问题,以上就是心气不足的症状。"
张维│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2020/09/17收听(33974)
心气不足可出现较多的症状,如心悸、气短、倦怠乏力、胸闷、心绞痛等,具体如下:1、... 杜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11/06播放(32501)
心气不足可出现较多的症状,如心悸、气短、倦怠乏力、胸闷、心绞痛等,具体如下:
1、...
杜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11/06播放(32501)
"心气郁结的主要症状有心神不安、情绪低落、脾气暴躁,容易感觉疲劳、乏力,感觉精力不够用,有精神头不足的感觉,可伴有胸闷、心慌、心悸、气短等等不同的表现,有时也会出现胸部闷痛、口干、口苦、大便干燥、小便黄赤、头疼、头晕、耳鸣等等。心气郁结是气机痹阻、血行不畅的表现,在平时要学会进行自我调整,保持愉悦的心情,少生气、不生气,做好适当的放松,做一些适度的锻炼。保证作息时间的规律,注意一定不要熬夜。"
李洪宇│沈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1/07/08收听(49606)
"心气虚寒中虚是指心阳虚、心阳不足。阳虚是火热之邪失去了温煦的作用,就会产生寒邪,导致心气虚寒。所以心气虚寒要建立在心阳不足的基础上,临床上,可能会出现心慌、心悸、心中的空虚感,会表现为胸闷、气短、乏力、自汗出、面色苍白。心阳严重不足时,会出现阳虚水泛,表现为颜面的浮肿,甚至是下肢的浮肿,根据症状的轻重,病人会出现以下表现:1、阳虚时:病人会出现怕冷的症状,而且表现为手足冰凉,遇到寒冷的天气会并发加重,有突然发作的心慌、心悸,甚至是胸闷、胸痛的症状,舌体一般淡胖,苔是薄白苔。2、阳虚严重:可以出现阳气暴脱,可能会出现面色惨白、口唇青紫、四肢厥冷,厥冷是指胳膊、腿的冰凉感过了关节,也就是过了肘部或者是膝盖,整个手臂和下肢都冷,严重时,可能表现为大汗淋漓,即常说的心阳暴脱证。"
2023/03/22收听(18924)
"心气虚主要是指的是心气不足,鼓动无力,临床经常出现的症状就是心悸、胸闷、气短、精神疲倦,或者还有自汗的情况,活动之后这种症状会加重。从面色上看,主要是面色会出现淡白,伸舌头可以看舌质是淡的,摸脉能摸出来是脉是脉虚无力的。等时间久了,发展严重了,各种情况就会增加。心气虚时间久了,血运行不畅,也会出现血瘀的情况,有可能还会有胸痛这些不舒服的表现。"
王倩│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
2018/07/13收听(10244)
心气痛并不是准确的概念,心气是中医学的名词,心气不足容易引起心绞痛,心气是否充足有赖于肺气、脾气以及肾气的充足与否。心气不足时出现心绞痛的主要病变机制,是由于气不足后无力鼓动脉道中的血液运行,出现气虚、血瘀的病理变化。血行瘀滞、脉道不畅才会出现“不通则痛”的症状。所以出现心气不足引起的心绞痛时,在活血化瘀时要补养心气,补养心气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补益肺气、补脾益气、补肾纳气,使全身之气充足。补气的药物包括各种参类,像人参、党参、太子参,还有黄芪等。
2019/12/05收听(43272)
"心气不足并不一定有心脏病,心气不足是中医的一种说法,是指患者有心悸、胸闷、乏力、面色苍白等。但是这些症状可以见于多种情况,并不一定是心脏病的表现,像贫血也可以有心气不足的症状。心气不足只是中医的一种说法,只要有上述症状就可以认为是心气不足,但是是否有器质性心脏病,还需要通过相关检查来进一步明确。心脏病有多种类型,像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或者冠心病、肺心病等等,因此要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来明确诊断,不能单纯凭上述症状就判断有器质性心脏病,这样非常不准确。"
刘祥礼│日照市中医医院
2021/06/22收听(15780)
"心气虚也是心气不足,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心慌、乏力、气短,脉搏可快可慢,如果同时伴有心阳虚,会表现为手足发冷、畏寒、面色苍白。心气虚常用的中药包括党参、黄芪和肉桂等。心气虚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发汗或者是泻下太过、劳心过度、心气耗损,以及年老体弱、久病体虚所导致。除了心慌、气短、自汗,还有可能会表现为胸闷不舒或者胸痛、体倦乏力、舌淡、舌体胖嫩。治疗时要益气养血为主,临床常用的代表方剂是四君子汤,加上黄芪以益心气,可以加入酸枣仁、远志、柏子仁、五味子等养心安神。"
2023/03/22收听(36835)
"临床上常用补心气的中药材有西洋参、太子参、党参、炙甘草、白术,还有大枣、酸枣仁、柏子仁、黄芪、当归、桂圆肉、茯神、远志等。心气不足多由于久病后慢性失血、过度劳累而导致心脾受伤、心失所养,患者可出现心慌、气短、失眠、多梦、疲乏无力、女性月经不调等,需要应用补益身体的药物综合调理。临床上常用方剂归脾汤加减具有很好的作用,方中的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当归、桂枝、桂圆肉可补心养血,茯神、远志、枣仁能够宁志安神,诸药配合应用对改善心气不足有较好的效果。患者在服用药物期间不要过度劳累,并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进食生冷、寒凉的食物,可多吃含有优质蛋白、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还有动物瘦肉、鸡蛋、牛奶等,也要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改善心气不足。"
张月美│济宁市中医院
2021/09/07收听(77782)
"心气郁结的病人,多表现为过度压抑感,在临床中女性朋友较多见,会出现头痛、焦躁不安、心态不稳定、经常发脾气或过度忧伤等,进而会影响身体整体的内分泌。女性出现心气郁结的同时,会影响到月经变化,此时容易并发肝气郁结,会出现月经量过少或其它类型月经紊乱。另外,心气郁结的患者容易失眠,以入睡困难为最常见,此时失眠容易影响肝郁气滞,甚至气郁化火。因为心悸郁结常伴随肝气郁滞同时出现,肝气郁滞主要表现为情绪不舒、胸闷、气短、善叹息、胸胁或上腹走串性疼痛、脉沉,女性可以见到乳房胀痛、经期疼痛明显、月经不调,还可以见到梅核气、应流等病变。肝气郁滞时间一长会出现气郁化火,患者可表现为头晕、头胀、颜面潮红、目赤、眼干、口苦、口干、心浮气躁、耳鸣、耳聋、失眠、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出现以上症状后,临床可以用逍遥散或者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
2021/08/27收听(92028)
心气不足,表现为心悸、善惊、易恐,就是特别容易害怕、受惊吓,有个声就会吓一大跳,坐卧不安、少寐多梦,看舌头,一般舌苔薄白,或者是正常的舌象,但是脉特别硕,就是快,或者是虚、弦。对于这一类的患者可以使用安神定志丸来加减治疗,用汤剂、丸药都可以。如果比较严重,出现心悸、烦躁、痰比较多、舌苔黄腻、脉滑数,就有痰热内扰的表现,可以用黄连温胆汤加减进行治疗。具体用药应经中医辨证后服用。
冯淬灵│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0/04/22收听(96380)
"心气虚寒出现的原因首先是感受寒邪,感受寒邪之后容易阻滞心中的阳气,心阳不足时容易出现血行瘀滞,可以发展为胸痹心痛病,其次阳气不足,容易使阴寒之邪趁虚而入,表现为寒凝气滞,寒凝气滞阻遏胸中阳气,也容易形成胸痹心痛病。心气虚寒容易表现为心前区的疼痛,心痛彻背,严重时患者可以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此时容易受到气候寒冷而诱发或者加重,同时可以伴有形寒肢冷、手足不温、冷汗自出、胸闷气短、心慌、面色苍白的症状,患者的舌象一般是薄白苔,脉象沉紧或者沉细。治疗心气虚寒证,要辛温散寒、宣通心阳,常用的代表方剂是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枳实薤白桂枝汤药物组成包括枳实、厚朴、薤白、桂枝、瓜蒌,当归四逆汤药物组成包括当归、桂枝、白芍、细辛、炙甘草、大枣和通草,枳实薤白桂枝汤的功效是通阳理气,当归四逆汤的功效是温经散寒。"
2023/03/22收听(7249)
"心气不足是一种中医的辨证分型,因为心在五行当中属火,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不管是血脉,还是神志,都需要有充足的心气去推动和荣养,才能使心正常的发挥功能。如果心气不足会导致血液的运行无力,导致血液淤滞在脉络当中,出现血瘀证。临床可以见到心前区的疼痛,类似于现代医学所说的心绞痛等等问题,或者出现舌色紫暗等循环不好的情况,就是心气不足的一种典型表现。另外,如果是心气不足,心神就会失去荣养,人就容易出现心悸怔忡、神不守舍、夜间失眠、容易恐慌等问题,以上都是心气不足证型的典型表现。"
2020/11/20收听(96318)
北京宣武医院 李力卓
播放次数:3.22万
播放次数:4.76万
播放次数:4.51万
播放次数:4.7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