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疼是什么原因怎样治疗

2018-12-15 17:45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脚后跟疼痛是中老年人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

1、跟腱炎:因为脚后跟主要是跟腱附着区域,如果跟腱长期劳损、牵拉,甚至外伤,可形成慢性炎症,产生脚后跟疼痛,这是主要原因;

2、足底筋膜炎:形成原因类似于跟腱炎,特别是足弓扁平的人,因长期使用而产生劳损,形成足底筋膜炎。充分检查确诊之后,大部分采用物理治疗,比如热水泡脚、药水泡脚或者局部推拿、理疗等,效果比较明显的是局部足跟处封闭治疗、局部小针刀治疗。

分享:

336

相关推荐

老人脚后跟疼是什么原因怎样治疗

老人脚后跟疼有两种情况,一个是局部脚跟肌腱增生,指老百姓说的长骨刺导致肌腱的应力改变。因为人老后脚的足弓、脚的形态会发生变化,脚后跟跟腱的受力,随着年龄增大、衰老会产生移位,容易导致脚后跟局部疼痛。疼痛发生在每天早上起床活动后,刚开始活动几下疼的比较明显,活动后反而就缓解了。这种情况要做检查,照片看局部有没有增生、骨刺,同时由骨科医生结合查体来确定是否存在脚跟疼痛是不是局部骨刺、增生导致的。另一个是跟人的神经、肌肉功能不好有关系,老年人合并腰椎疾病,在发生脚后跟疼前,由于周围的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压迫神经使神经长时间缺血,神经支配的下肢,尤其是足根部的肌肉、韧带功能失调,导致肌力力量下降,可能会表现为一侧脚后跟疼。询问病史中,很多病人有过腰椎管狭窄或者腰间盘突出的病史,此时的治疗既要考虑到肌腱受损产生的疼痛,也要考虑到整个腰椎神经功能失调导致的问题,需要做腰椎评估。不管是哪种原因,如果病人发生疼痛,影响日常生活时都可以到医院就诊,请医生做相应的检查,根据疼痛程度做局部治疗,比如用外用的膏药,每天回去用热水泡脚,同时加中成药也可以。如果外用药物效果不好可以吃非甾体类消炎药对症治疗,如果使用非甾体消炎药还不好可以考虑局部做封闭性治疗。当然,针对不同的病因,如果是腰椎不好可能还要做腰椎检查,进一步评估或增加针对腰椎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神经发炎的药物。

语音时长02:58''

张啟维北京医院

2020/04/08收听(82852)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76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