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保健中心
手机浏览
灌肠退烧的方法并不推荐。常用的退热方法为口服退热剂,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喂药特别困难,或者在孩子有呕吐的情况下,用灌肠退热的方法。灌肠退热有两种,一种是灌肠药退热,即利用退热药灌肠,如栓剂。
另一种是盐水灌到肠道,保留灌肠,再排出来,用盐水带出身体的热量。而退热栓在应用过程当中存在一点风险,因为孩子的肠道黏膜非常薄嫩,如果在操作过程当中使用不当,或是动作有点粗暴,可能就会把肠道黏膜捅破。
盐水保留灌肠时,如果时间、量掌握不是太好,有可能会引起电解质紊乱。所以退热药灌肠的方法不是最推荐的方法。
分享:
"小儿灌肠退烧的危害主要在于灌肠会刺激孩子的肠道黏膜,可能会造成肠道黏膜的损伤。此外,还有一部分孩子灌肠退烧的时候,可能会影响肠道内环境,从而引起孩子出现腹痛或者腹泻等症状,如果长期灌肠给药,可能会引起孩子出现肠道息肉的风险。直肠给药一般来说不经过消化道和肝脏的代谢,药物在直肠黏膜下,静脉直接吸收进入下腔静脉,发挥作用的时间要比口服药物快,相对来说副作用并不是特别大,所以只要严格的掌握灌肠退烧的适应症,这种灌肠退热的用法相对来说比较安全。"
张玉玲│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0/12/14收听(12778)
"规范的使用药物才能保证用药的安全,规范的使用药物包括用药的途径和用药的剂量。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小儿退热药还没有一种是可以通过肠道途径使用的。现在社会上经常有私人诊所和个体行医者,把肌肉注射或者静脉注射的针剂作为灌肠使用给宝宝退热,危害是很难估计的,存在不可知的诸多近、远期的安全隐患。本来是通过肌肉或者静脉注射才能安全使用的药物,一旦进入小儿的肠道,宝宝的肠道功能发育本来就不完善,脆弱的内环境就会受到药物的干扰和损害。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药物的干扰和损害势必损伤到宝宝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建议家长不要选择这样的方式去给宝宝做退烧的治疗。"
石秀丽│威海市中医院
2019/05/05收听(65012)
"灌肠退烧可能会损伤肠壁,导致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灌肠退热的作用是比较确切的,通过此种方法能快速的使体温下降,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的患者也可通过此种方法进行退热。但是任何的治疗方式对身体来说都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如果灌肠操作不当或操作者动作过于粗鲁,对患者的肠壁会造成损伤,从而引起患者出现便血、排便疼痛的情况,甚至可能会导致直肠肛门周围脓肿。另外,患者经常通过灌肠的方法进行退热治疗,对肠道可能存在过度的刺激,会导致患者出现肠道功能紊乱,从而引起大便次数增多或出现便秘的表现。"
周中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0/04/26收听(90780)
"灌肠是将药物通过直肠静脉吸收,从而起到治疗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具体的危害也就是副作用如下:1、灌肠之后由于药物对直肠黏膜的刺激,小儿会形成腹泻以及腹胀或者胃肠消化不良的表现。通常需要口服助调整胃肠的药物,比如醒脾养儿颗粒或者蒙脱石散等来进行治疗才可以好转;2、灌肠之后由于药物直接作用到肠道黏膜,会造成肠道的菌群破坏,小儿可能会有便秘与腹泻交替存在,或者是经常会发生腹部胀气等情况,可以应用妈咪爱等活菌类药物进行调整肠道菌群。"
全香美│牡丹江市中医医院
2019/12/18收听(39176)
灌肠会有一系列的危害,比如说在灌肠过程中,患儿会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的腹痛、心率加快、气急,这个时候应该立即停止灌肠,所以在灌肠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第一、就是灌入的灌肠液,不能够过快过猛,以免刺激肠黏膜,引起排便反射。第二、就是在更换灌肠器械的时候,要防止空气进入,引起腹胀。第三、如果使用小容量的灌肠器械,那么液平面要距离肛门低于30cm。第四、要避免直肠内的液体返流。小儿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体质比较差,所以我们灌肠液不能太热,以免烫伤肠道。
马春花│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07/14收听(65328)
小孩灌肠退烧危害较大,一般不建议使用,可以吃退烧药。同时寻找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主要危害,... 张清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12/17播放(56708)
小孩灌肠退烧危害较大,一般不建议使用,可以吃退烧药。同时寻找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主要危害,...
张清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12/17播放(56708)
小孩灌肠退烧存在一定危害,退烧应该尽量选择口服退热药物,危害如下:1、退烧药物会... 张玉玲│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3/10/24播放(66298)
小孩灌肠退烧存在一定危害,退烧应该尽量选择口服退热药物,危害如下:
1、退烧药物会...
2023/10/24播放(66298)
"灌肠不能生硬,不能粗暴地灌肠,否则容易引起肛门的摩擦,损伤直肠黏膜。如果按照正确正规的方法灌肠是没有危害的。但是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掌握灌肠的温度浓度、流速以及压力和液体量。如果为伤寒的病人灌肠,溶液就不得超过500ml,压力要低。如果降温灌肠应该保留灌肠在30分钟以后再排出,排便以后记录体温。灌肠的过程中还要观察有没有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的腹痛、心慌等症状。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要立即处理。对于急腹症的患者,一定要注意禁忌。对于消化道出血的、妊娠以及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或者是肛门直肠手术后的病人,一般是不要做灌肠。操作的时候尽量少暴露肢体,防止受凉。 "
李春丽│烟台山医院
2018/05/17收听(87932)
通常是不主张患者经常灌肠的,但是在肠梗阻或者出现药物中毒、食物中毒的情况下,是可以行灌肠进行治疗的。灌肠的危害有如下几点:1、灌肠后会造成肠道内的菌群失调,此时会排出肠道有益的益生菌同时,也会对肠道的菌群造成2次感染,而引起菌群失调的情况出现。2、灌肠后会造成例如肠道黏膜的损伤和损害,通常灌肠液有甘露醇、硫酸镁或者肥皂水等,这些药液、化学液体长期对肠黏膜都会存在一定的刺激和腐蚀,因此不建议进行高位灌肠和长期灌肠。3、灌肠时因为有机械操作和操作时的粗暴,会对肠道黏膜和肛门造成一定的损伤。
徐珊珊│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19/10/25收听(81278)
"灌肠有什么危害?灌肠在我看来这种危害是非常少的,灌肠的主要目的是起到治疗的作用。观察适用人群,第一个是大便不通,第二个是治疗作用的灌肠,第三个是诊断性的灌肠,这是最主要的灌肠目的,当然灌肠也有害处,因为灌肠是人为的将这些药物和液体灌到我们的肠道里面,让我们充分的吸收,达到治疗、通便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因为灌肠的力度过大,导致肠粘膜的损伤,出现肠道的疼痛、出血,第二个就是灌注的药物,药物对肠壁的损害,还出现肠道的黏膜性炎症,这种情况都是有的。总之来说,灌肠的危害一般都是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一般灌肠的危害相对来说比较少,因为我们医生灌肠的主要目的就是达到治疗的效果,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并不是去伤害肠道。然而这些并发的副反应,包括肠道的出血粘膜损害,有时候是不可避免的。"
向娟娟│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8/05/03收听(36082)
灌肠的危害是比较小的,出现危害多数是由于操作不当引起来的,比如操作不当引起肠道穿孔、出血,这个是比较严重的危害,所以做灌肠的时候需要患者配合,由熟练的护士操作灌肠。灌肠的时候可能会肚子有不舒服的感觉,灌肠后大便次数增多,会将肠道内的食物残渣全部排除,甚至可能会有小肠液也会随之排出。导致暂时消化功能比较差,营养吸收少,但这些基本上只是暂时性的,等到灌肠后恢复正常饮食,基本上可以恢复正常。所以严格按医师要求去做好灌肠前的肠道准备,术后按医嘱交代饮食,一般没有明显的危害。
韩金利│哈尔滨二四二医院
2019/07/09收听(47662)
"灌肠治疗在外科、肛肠科中是比较常见、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灌肠主要用于便秘的治疗。如果出现慢传输型便秘,大便干燥,到肛门口以后大便难以排出,这时可以使用灌肠的办法,一般是用生理盐水灌肠。也可以通过灌肠治疗直肠的肿瘤,直肠癌、结肠癌,通过灌肠进行化疗。还有一些前列腺的疾病,也可以使用灌肠的办法。灌肠本身对身体没有危害,只是对黏膜的一种刺激,可以刺激黏膜炎症水肿。灌肠停止以后,它的危害就会消失。灌肠的危害主要是灌肠药物的刺激,特别是化疗药物,对直肠黏膜及其神经、血管都是有明显损伤,可以造成便意下降,甚至造成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力减弱等。"
黄林峰│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8/07/02收听(61226)
灌肠是不得已的一种治疗手段,对于便秘或者肠梗阻是治疗的方法,但越来越多的时候人想减肥、洗肠来保持青春、美丽,这恐怕不合适,灌肠有以下危害:第一、肠道是消化的器官,外界的东西进去有可能会破坏肠道菌;第二、和操作有关,灌肠器进入肛门里面是否会戳破肠黏膜无法知道,液体烫不烫或者温度怎么样、会不会给肠道带来负担、有没有影响肠道的进一步功能都是未知数。所以如果要做灌肠,要去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正确的治疗,而不是想当然的去做。
李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19/09/18收听(30276)
小儿灌肠用药和输液治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治疗方式,二者没有可比性。总体来说小儿灌肠用药是不可取的,因为灌肠可能对孩子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而且灌肠吸收的药物有效成分并不太多,效果不好,非特殊情况不建议灌肠。那么输液的话,也是有一定副作用和不利因素的,比如输液可能会给孩子的血液循环系统带来一些微粒,可能会有损伤,而且输液时间比较久,在医院环境里面很容易交叉感染,导致继发感染的发生。所以大部分情况下孩子生病了都是通过口服药物治疗,一般能不输液就不输液,要尽可能的避免灌肠用药。
张先华│湖南省人民医院
2019/11/27收听(30740)
"小儿灌肠不存在好与不好的问题。当需要的时候,必须灌肠,任何一种治疗,任何一种药物都有它的作用和副作用,没有完全好或完全不好。小儿灌肠主要是治疗腹泻、感冒、发热,最重要还是用在便秘上。如果大便比较干燥、坚硬,难以排出,也只能使用开塞露或者是生理盐水灌肠,把粗硬的大便变得松软,便于排出。小儿的皮肤黏膜比较脆弱,容易受到损伤,因此灌肠时动作一定要温柔,灌肠管一定要软,避免刺破直肠黏膜引起出血以及使肛门口的皮肤撕裂出现肛裂。"
2018/07/04收听(19390)
灌肠退烧是通过肠道黏膜吸收药物成分,发挥药物的作用帮助退烧,有一部分人出现身体发烧,是由于肠道系统受到细菌、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这些人在治疗时可以通过灌肠的方法来帮助退烧。灌肠退烧能够让药物直接作用于肠道系统中,起到快速杀灭肠道系统中的病毒和细菌的作用,并且肠道黏膜能够快速将药物吸收,让药物成分进入到血液循环之中,因此可以达到快速退烧的作用。由于药物是直接进入到肠道系统中没有经过胃部,因此对胃部的损害会相对减少,但是有一部分人肠道系统会存在有炎症和溃疡,这种情况应避免使用灌肠的方法退烧,以避免导致肠道溃疡面加重。
2020/01/13收听(76926)
"如果宝宝出现发烧的情况,最好不要轻易灌肠。因为宝宝的年龄比较小,直肠发育还不完善,使用灌肠药物会损伤直肠黏膜,造成肛门括约肌松弛及出血等不良后果。所以根据宝宝的体温情况,可以采取物理降温和口服药物退烧的方式。如果体温不超过38.5℃,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物理降温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给宝宝洗个温水澡,或者用温湿的毛巾擦手心、脚心、腋下、腹股沟、颈部,通过反复擦拭可以达到降温的作用。也可以贴退热贴,也是物理降温方案的一种。如果体温超过38.5℃,可以给宝宝吃退烧药,退烧药可以选择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吃完退烧药可以给宝宝多喝点水,通过喝水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加速药物的吸收,喝水可以促进宝宝排汗、排尿,对体温的下降都有一个能帮助。所以建议宝宝发烧的时候,最好不用灌肠的方式。"
周小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05/03收听(32832)
退烧即退热,儿童灌肠退热不好,现在反对用儿童灌肠退热的方式。近年也报道了很多由于儿童灌肠导致的... 张清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11/08播放(42369)
退烧即退热,儿童灌肠退热不好,现在反对用儿童灌肠退热的方式。近年也报道了很多由于儿童灌肠导致的...
2023/11/08播放(42369)
"小儿发烧灌肠对于孩子的伤害,首先是对直肠内的微环境的影响,直肠内有固定的生理环境,如果长期或者多次用药物灌肠,会导致直肠黏膜、直肠的酸碱度,还有直肠壁的分泌吸收功能和生理环境发生改变,损伤肠道。其次,是肠道内还有很多的细菌,很可能会随着灌肠液进入到肠道深处,造成污染,尤其是一些抗生素灌肠液,有可能会杀灭肠道内的有益菌群,造成体内菌群失调,继发感染而出现腹泻。小儿发烧灌肠危害很多,所以小儿发烧灌肠,一定要特别注意要综合评估小儿的整体状况,看是否可以耐受。"
2018/07/14收听(94506)
"灌肠的危害是什么。一般排不出便才使用灌肠治疗。但是灌肠也有危害,比如如果经常性地通过灌肠的方式来排便,可导致肛门括约肌更加松弛,影响正常的排便反射。体质弱的人排便次数多,会刺激肠胃,引起肠内的菌群失调。灌肠的手法和操作如果不当,有可能造成肛门和局部的损伤,污染到尿道或者阴道,会造成感染,引发肠穿孔等并发症。如果灌入的液体过多,被肠道吸收,会引起心力衰竭、电解质失衡等。所以,灌肠的时候不要过频繁。"
袁庆玲│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2018/05/17收听(24916)
301医院 杨光
播放次数:4.05万
中日医院 王志新
播放次数:2.44万
浙江省新华医院 章风霜
播放次数:3.56万
播放次数:2.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