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为什么要用抗凝剂

2023-11-12 16:21播放 : 104379

手机浏览

视频内容

进行血液透析时需将患者血液引入外部,通过机器过滤体内多余的水分、毒素,经过连续不断的血液透析,达到清除体内毒素的目的,一次血液透析大概需要4小时左右,人体会产生防御反应,导致血液出现凝固现象。因此,为保证患者血液离开人体不会自动凝固,必须使用抗凝药物,使血液处于流动状态。对于凝血功能正常、血小板正常、无出血倾向者,可使用常规抗凝剂;对于存在出血倾向者,需减少抗凝剂剂量;对于活动性出血者,如消化道出血、脑出血者,应选择无肝素透析,即不使用抗凝剂的透析,以免加重出血风险。

分享:

71
同科室医生推荐

预约挂号

在线问诊

相关推荐

什么是血液透析?

在肾脏疾病发展到终末期,就是尿毒症,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目前我国最常见的是血液透析,它的工作原理是将人体的血液引流出来,通过透析器的滤过膜,把人体多余的水分...

李方晓开封市中心医院

2018/10/11阅读(70291)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92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5)第 00017 号
中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43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4)3718-184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5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