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省立医院
普外科
手机浏览
结肠主要生理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储存食物残渣从而形成粪便。结肠黏膜腺体能分泌黏稠液体,该液体呈碱性,可中和粪便发酵产物。大肠切除手术后,具体寿命根据病情而定,也因人而异。
临床上有许多疾病需切除结肠,部分切除结肠或全结肠切除。因良性病变切除结肠者不影响寿命,如先天性巨结肠等,病变切除后病人可长期生存。因恶性肿瘤切除结肠者,如结肠癌,肿瘤切除后存活时间决定于肿瘤细胞恶性程度,具体临床分期应看术后病理分型、是否浸润、转移,以及患者年龄、体质等因素,个人情况不一,手术成功后大致生存期1-10年不等。
若术后缺乏护理或出现癌细胞浸润、扩散情况,将会影响患者生命,存活时间明显缩短。结肠手术切除后状态与多因素有关,不能一概而论。
分享:
"结肠切除以后究竟能存活多久,主要根据疾病不同的性质而有所差别。如果是良性疾病通过结肠切除以后,可以长久生存,或者说寿命不受手术的影响。如果是恶性肿瘤通常取决于肿瘤的分期,以及病理类型,在临床上行结肠切除通常包括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恶性肿瘤,也就是结肠癌,可以做左半结肠根治、右半结肠根治、横结肠癌根治,其预后主要取决于恶性肿瘤的TNM分期,以及病理类型,分期越早、分化程度越高,治愈的可能性越大,反之治愈的可能性越小。第二种,良性疾病,甚至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如果行全结肠切除,患者的寿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良性疾病经过及时的手术切除治疗以后,可以获得长久生存。"
包文中│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0/12/10收听(17772)
"如果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者溃疡性结肠炎,行全结肠切除手术时,由于两者都是良性病变,手术之后定期复查,能够活很长时间。如果是结肠多发肿瘤行全结肠切除时,切除以后的生存期,要根据肿瘤的分期来决定。如果肿瘤属于一期二期,手术之后正规的化疗,定期的复诊,5年生存率应该在90%以上。如果三期四期或者更晚的肿瘤,5年生存率可能在50%甚至更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一般病史时间长了以后,结肠内腺瘤可能会出现癌变,会进展成结肠癌。所以需要行全结肠切除,切除以后有可能会保留一部分直肠,手术之后也需要定期的复诊,防止直肠内的腺瘤继续出现癌变。"
汤大纬│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9/07/04收听(96750)
全结肠切除的生存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要明确切除的原因。具体如下:1、巨结肠... 夏泽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2023/09/14播放(38947)
全结肠切除的生存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要明确切除的原因。具体如下:
1、巨结肠...
夏泽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2023/09/14播放(38947)
对于结肠良性肿瘤,目前首选结肠镜下进行切除。因为结肠镜下切除对患者的损伤最小,并且可以避免开腹... 翟慧渊│烟台毓璜顶医院 2023/03/17播放(89904)
对于结肠良性肿瘤,目前首选结肠镜下进行切除。因为结肠镜下切除对患者的损伤最小,并且可以避免开腹...
翟慧渊│烟台毓璜顶医院
2023/03/17播放(89904)
一般情况下结肠是可以切除的,人体缺少结肠对人的生命没有大的影响,因为结肠的功能主要是浓缩大便、吸收一定的水分、使大便硬化,所以没有结肠人体可能会大便比较稀、比较软,但是不影响人体对营养的吸收。因为人体对营养的吸收主要依靠小肠来完成,大肠的功能主要是浓缩大便、吸收一定水分,所以对人体的营养和生存功能没有太大的影响,很多肿瘤性病人都会做结肠切除。
崔双林│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20/03/30收听(52428)
"结肠可以被切除,因为结肠最主要作用是吸收部分水分,同时吸收少部分维生素,还能够使大便成形。如果患者患有结肠恶性肿瘤,这时就需要尽早进行手术,切除病变肠管,之后再做肠道吻合。在手术后,并不影响患者正常生理功能,也不影响营养吸收。如果患者是因为外伤所导致结肠病变,也需要行手术治疗。所以若病情需要切除部分结肠,甚至是全部结肠,可需要遵医嘱进行手术。在手术后如果患者出现轻度腹泻,或者是排便较稀等症状,可以积极调整饮食结构,并且配合相应药物进行治疗,具体可以向主诊医师进行咨询。"
陈冰│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2021/05/18收听(78804)
"结肠的良性肿瘤,通常指的是一些结肠息肉或者是结肠这种叫做绒毛状的腺瘤,或者是一些结肠的良性瘤,比如结肠的脂肪瘤,因为结肠的息肉或者结肠的腺瘤,往往它会癌变,所以一旦发现还是必须要去除的。而对于这种小的息肉,可以通过肠镜的方法直接把息肉切掉,比较简单。一旦发现息肉比较大或者比较粗,结肠镜就切不掉,如果是良性肿瘤就可以通过一个腹腔镜的微创手术把局部的肠管切掉以后,做一个吻合,也可以把这肿瘤完整的切干净,防止将来的癌变。所以大致分为肠镜下的切除和微创手术的切除两大类。"
刘占兵│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17/11/25收听(35820)
"结肠癌能够存活的时间,从1-2个月到1-2年不等,有时能够长期存活,并且得到治愈,需要看病情的轻重,还有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具体情况如下:1、长期存活:如果结肠癌发现时比较早,患者又能够配合医生进行手术切除,后期再给予化疗、靶向性药物治疗、中医药治疗等,该疾病有可能治愈,患者能够长期存活。2、存活时间会比较短:如果发现时肿瘤已经在腹腔内出现种植转移,同时肝脏、肺脏内也发现有癌细胞,并且患者还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此时通常不能够做手术,有时也不能够给予其他的治疗,这时存活时间就会比较短。所以,具体的存活时间需要完善相关检查后,先向主管医师进行咨询。"
2021/07/02收听(42030)
结肠的良性肿瘤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及时对症治疗或者手术处理,不会影响寿命,一般良性的肿瘤没有转移性和复发性。因此,当出现结肠肿瘤症状时,可以通过结肠镜进行检查,找到肿瘤的具体位置。做病理学检测,确定为良性可以在结肠镜下进行切除,也可以通过腹腔镜下切除一部分结直肠,然后重新做吻合,术后愈合都比较良好。如果不并发肠梗阻、肠粘连等并发症的情况下,结肠肿瘤可以长期生存,不受转移和复发的影响。因此,得了结肠的良性肿瘤可以到结直肠科,由专科医生进行详细的检查,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案,不要担心,因为本身良性的肿瘤不会威胁生命。
李常月│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2019/05/06收听(22830)
"结肠癌根据不同的临床分期,生存时间也有明显的差异,对于早期的结肠癌Ⅰ期和Ⅱ期的病人,在手术以后可以生存10-20年的时间,生存率是非常高的。如果在确诊时已经出现了远处转移,常见的是有肝转移和肺转移,也可以选择手术治疗对于转型的病灶,可以通过全身静脉化疗的方法来控制或者是选择介入治疗射频消融治疗,那么病人的生存时间可以达到1-3年,甚至有一些患者对于治疗比较敏感,可以生存达到5年的时间。结肠癌发病率非常高,尤其在中老年患者出现的比较多,典型的表现是腹痛、腹胀、有排便习惯的异常和规律的改变,通常经过纤维结肠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选择根治手术。"
黄坤│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
2019/07/05收听(33012)
"结肠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长则达到5年以上,短则6-12个月。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结肠恶性肿瘤早期阶段,如果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使病人的生存时间得到显著的延长,部分患者甚至可以生存5年以上,能够完全治愈。第二、结肠癌晚期阶段肿瘤已经发生全身扩散,手术切除仅能改善局部的临床症状,辅助放射性治疗以及化学药物治疗,能够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但多数患者会在5年内死亡,严重者可在6-12个月左右死亡,死亡原因通常为多器官功能衰竭。"
仲丽丽│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1/04/14收听(18628)
结肠切除后一般无明显后遗症,特别是对于部分结肠切除的手术患者,后遗症微乎其微。结肠切除以后,结... 杨运泉│长沙市第一医院 2023/10/31播放(69180)
结肠切除后一般无明显后遗症,特别是对于部分结肠切除的手术患者,后遗症微乎其微。结肠切除以后,结...
杨运泉│长沙市第一医院
2023/10/31播放(69180)
部分病人由于病情需要,比如得了右半结肠的肿瘤,需要做右半结肠的根治性切除,手术后的危害如下:<... 李胜龙│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4/01/15播放(31144)
部分病人由于病情需要,比如得了右半结肠的肿瘤,需要做右半结肠的根治性切除,手术后的危害如下:<...
李胜龙│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4/01/15播放(31144)
结肠切除术后,主要有以下后遗症。首先,会表现为排便呈水样或稀状便或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主要是由于结肠切除后造成结肠缩短,肠道吸收水分的功能减轻引起上述症状。结肠切除术后还有可能由于腹腔炎症及纤维素渗出引起粘连性肠梗阻,导致腹痛腹胀,排便排气减少或完全停止。结肠切除术后,吻合口如果愈合不好,可以发生吻合口瘘,以及吻合口狭窄,严重者出现腹膜炎起征。如果患者有上述症状,建议到当地正规医院进行诊疗。
高曰文│日照市人民医院
2018/06/08收听(11540)
内镜治疗后应卧床3天,因为肠管的厚度仅为几mm,卧床有利于黏膜创面修复,并防止出血,避免穿孔等... 严晓红│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 2023/11/04播放(99982)
内镜治疗后应卧床3天,因为肠管的厚度仅为几mm,卧床有利于黏膜创面修复,并防止出血,避免穿孔等...
严晓红│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
2023/11/04播放(99982)
"结肠切除手术以后,也容易出现一些后遗症,最常见的就是术后并发的腹腔粘连,而严重的情况下,也容易出现小肠梗阻。所以在手术当中应该注意严格的无菌操作,并且避免出现副损伤,术后也需要积极的进行抗感染治疗。另外,手术以后,有些患者也容易出现吻合口瘘的发生,尤其是对于贫血、低蛋白血症的患者,以及并发腹腔严重感染的病人,术后也要注意抗感染治疗,必要时还需要进行再次手术充分引流。术后出现的切口疼痛、瘢痕组织增生,也是常见的并发症,在手术以后也容易出现切口皮下脂肪液化,以及并发切口感染。所以,在手术以后也需要定期进行换药,如果发现了切口局部红肿,必要时还需要进行拆除缝线引流。"
2019/05/26收听(14906)
结肠全切除手术以后的病人需要留置腹腔引流管,所以叮嘱病人采取半卧位,能够便于积液的引流,也可以便于观察引流液的性状以及量的改变。另外,在麻醉的作用恢复之后,协助患者早期离床活动,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功能的早日恢复,也能够促进病情的恢复。另外在卧床期间应该定期的按摩双下肢,因为长时间卧床,容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在手术以后也需要常规的进行静脉抗感染治疗。肠道蠕动功能恢复之后,可以允许病人经口进食全流质饮食,并且应该鼓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的食品和富含维生素类的食物,但是不能暴饮暴食。
2019/05/04收听(20884)
"全结肠切除以后对人体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和危害,结肠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储存粪便,全结肠切除以后就没法储存粪便,患者会便次增多,在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不然会导致每天多次腹泻。第二、结肠主要是吸收水分,结肠切除以后食物中的水分没法吸收会导致患者缺水,还会导致腹泻。第三、结肠可以帮助食物消化,同时也能够在大肠杆菌的作用下使食物生成维生素使人体获得维生素,当全结肠切除手术做了以后营养没法吸收,也没法获得维生素会导致出现营养不良。"
于园园│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2020/02/12收听(21542)
"小的结肠息肉一般在肠镜下切除,常规需要住院治疗,因为切除过程中以及切除以后,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带蒂的息肉,基底部比较小的息肉,切除以后的风险比较小,一般不会导致出血等情况。如果基底部比较宽或者息肉比较大,可能需要行ESD切除,手术之后创面可能会有渗出渗血以及穿孔的情况发生,要严密的观察患者病情。有无出现低血压、心率加快、便血等情况,以及有无出现腹部疼痛、腹膜炎等情况。如果有大出血,需要输血、止血,必要的时候再次肠镜止血或者手术。如果有肠穿孔,腹腔内有游离气体,需要行补救性的手术。"
2019/07/03收听(37790)
结肠息肉如果到0.5cm,甚至更大,建议在结肠镜下尽早切除。根据息肉大小、性质,具体分析如下:... 夏泽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2023/07/01播放(51830)
结肠息肉如果到0.5cm,甚至更大,建议在结肠镜下尽早切除。根据息肉大小、性质,具体分析如下:...
2023/07/01播放(51830)
宜春市人民医院 邓琍强
播放次数:2.34万
烟台毓璜顶医院 姜立新
播放次数:3.75万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 马斌
播放次数:2.87万
浙江省肿瘤医院 钱俊
播放次数:3.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