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2023-01-10 18:09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胃灼热、反酸和胸痛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三大典型症状,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或不适、疼痛、胃内酸性液体或食糜和气体反流入口腔。症状在平卧、弯腰时易发生,而在服用碱性药物或站立位时得以缓解。患者也可出现恶心、上腹不适和嗳气等非典型的消化道症状。少数患者亦可表现为吞咽困难,早期为食管痉挛所致,而晚期则是食管纤维性狭窄引起。咽喉部症状主要有咽部异物感、间歇性声音嘶哑、持久咽痛及吞咽困难等咽喉部、声带等部位有炎症性表现。

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拉唑类的抑酸药物,在药物选择上建议选用单日服用剂量小、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而且抑酸时间比较长的药物。例如新一代的拉唑类药物艾普拉唑肠溶片,抑酸时长在23小时左右,所以即使是夜间睡觉时,药物也能发挥作用,基本不会出现半夜被反酸水呛醒的情况,可以有效缓解反流性食管炎的不适症状。

分享:

79

相关推荐

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治疗

"可以考虑使用促进食管和胃排空的药物,代表药物有多巴胺拮抗剂,此类药物能促进食管、胃的排空,增加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张力,包括甲氧氯普胺和多潘立酮,睡前和餐前服用。前者如果剂量过大或长期服用可导致椎体外系神经症状,故老年患者慎用。后者长期服用亦可导致高催乳素血症,产生乳腺增生、闭经等不良反应。西沙必利通过肠肌丛结后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促进食管、胃的蠕动和排空,从而减轻胃食管反流;拟胆碱能药乌拉胆碱能增加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张力,促进食管收缩,加快食管内酸性物质的排空,以改善症状,能刺激胃酸分泌,长期服用需要慎重;降低胃酸的药物制酸剂可以中和胃酸,从而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减少胃内酸性内容物对食管黏膜的损伤;碱性药物本身还具有增加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张力的作用,氢氧化铝凝胶及氧化镁为代表药物,可以阻止胃内容物的反流;H2受体拮抗剂代表药物有法莫替丁,该类药物能强烈的抑制胃酸分泌,而改善胃食管的反酸症状;质子泵抑制剂,该类药物能阻断壁细胞的H,K-ATP酶,如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已广泛使用于临床;联合用药,促使食管胃排空和制酸制剂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能够促进食管炎的愈合。"

语音时长01:57''

张珣武汉市第五医院

2018/04/17收听(8283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86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