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肌间隙感染(别名:咬肌间隙的化脓性感染)
挂号科室: 口腔科
发病部位:头部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咀嚼肌肥大、 颞部疼痛
相关检查:血常规、 颌面部检查
相关手术:切开引流术
相关药品:头孢曲松钠、奥硝唑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咬肌间隙感染的临床表现
23462次播放331次点赞
咬肌肥大怎么判断
38533次播放149次点赞
咬肌间隙感染的症状是什么
24948次播放499次点赞
咬肌疼痛怎么办
79264次播放48次点赞
咬肌间隙感染怎么治疗
24732次播放349次点赞
咬肌肥大是怎么形成的
35602次播放490次点赞
咬肌肥大怎么变小
39667次播放476次点赞
咬肌在下颌角处附着比较宽广,咬肌和下颌骨之间形成咬肌间隙。咬肌间隙感染主要来自于下颌智齿冠周炎,也可能来自于下颌磨牙根尖炎症或者是脓肿,咬肌间隙感染的症状主要有几个方面:1、以下颌角为中心出现肿胀、变硬,下颌角区域有明显疼痛,会有严重的开口受限,也就是张不开嘴;2、由于咬肌比较厚实,形成脓肿:一般很难破溃,也很难摸到波动感。如果炎症持续超过一周,有凹陷性水肿且穿刺有脓液,就应该积极做切开引流;3、由于感染,病人容易出现高烧症状:如果做血常规检查,会发现患者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也会增大。
作者:刘翠玲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阅读量: 4181
每到夏秋季节,许多人都有被蚊虫叮咬的经历。由于不同机体反应性的差异和昆虫种类的不同,可引起局部不同的皮肤反应,常表现为暴露部位起红色风团样的丘疹、丘疱疹,部分表面肿胀发硬,患者常因瘙痒难忍来医院就诊,医学上称之为“虫咬皮炎”。 导致虫咬皮炎的昆虫有很多,常见的有蚊虫、跳蚤、螨虫、臭虫等,它们既可以通过直接叮咬引起虫咬皮炎,也可通过其代谢物或者分泌物引起皮肤炎症反应。 那么,被蚊虫叮咬之后红肿很硬应该怎么处理呢?下边给大家介绍几种处理办法。 1、外用药膏 若蚊虫叮咬引起的过敏反应较轻微,可外用重楼解毒酊或者糠酸莫米松乳膏等一些糖皮质激素类的药膏。 2、外用药膏加口服药物 若蚊虫叮咬引起的过敏反应较重,表现为大面积分布的风团样丘疹、斑丘疹,则可在外用消炎止痒药膏的同时,口服适量的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必要时须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 3、注意事项 孕妇和低龄儿童口服抗组胺药物后容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以外用药物为主,切不可随意自行用药。
作者:魏爱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阅读量: 65991
全部 北京 上海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陕西 甘肃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贵州 青海 宁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