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病损
挂号科室: 神经内科
发病部位:神经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麻木、疼痛、无力
相关检查:肌电图、X线片
相关手术:神经松解术
相关药品:维生素B1、布洛芬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10000元)
周围神经的超声介入治疗方法
16995次播放81次点赞
周围神经病变能活多久
14608次播放263次点赞
抗结核药引起的周围神经炎怎么治疗
47748次播放325次点赞
周围神经病变的鉴别诊断
45809次播放152次点赞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如何治疗
36980次播放95次点赞
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
31200次播放147次点赞
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是什么
31937次播放322次点赞
多发性神经病的病因
45692次播放21次点赞
周围神经病大多数不影响寿命,但如果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可能会导致死亡。 周围神经病是指周围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的结构和功能障碍,周围神经病包括嗅、视神经以外的脑神经与脊神经。周围神经病可分为神经病和神经痛两大类,神经痛是指受累神经分布区发生疼痛,而神经的传导功能正常,神经主质无明显变化,如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神经病泛指由维生素缺乏、感染、外伤、中毒、压迫、缺血和代谢障碍等病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障碍,可有或无疼痛。 治疗期间首先需明确诊断,以病因治疗为主,其次是对症治疗,如应用止痛、促进神经恢复的药物以及维生素B族等,也可配合理疗,有助于预防肌肉痉挛和关节畸形。
作者:王宇 中日友好医院 阅读量: 6880
不管是什么疾病,我们都应该尽快治疗,毕竟早一分钟对病症进行治疗,我们的病症就会有好转的可能。专家表示,像多发性神经病我们就应该在发现它的症状出现时,尽早治疗。那么多发性神经病的症状表现是什么呢? 多发性神经病有何症状? (一)感觉障碍 肢体远端可有疼痛(刺痛、灼痛等)或各种感觉异常(麻木、蚁走感等),检查可见对称性深、浅感觉减退或缺失,典型的分布呈手套、袜子状。 (二)运动障碍 四肢远端不同程度的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即肌力减退、肌张力减低、膜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萎缩在上肢以骨问肌、田状肌和大小鱼际肌,下胶以肠前肌、排骨肌为明显.可出现手、足下垂。后期可发生肢体挛缩畸形。 (三)自主神经障碍 有的患者可出现皮肤发凉、光滑、菲薄或干燥、脱屑,指(趾)甲松脆,多汗或无汗等。 以上的内容介绍就是讲的多发性神经病的症状表现是什么的资料讲解,希望会为你病症的好转带去帮助。当自己检查出患有多发性神经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稳定自己的情绪,不要害怕,毕竟医学技术的发达,会讲我们的病症治愈的。
作者:李卉 长治市中医医院 阅读量: 42082
多数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存活时间一般不受影响;但是病情严重、年龄较大、身体条件较差患者,则病情进展迅速,且需要辅助呼吸,或长期卧床的患者往往预后不良,影响其寿命,如累及呼吸肌或球麻痹,或者严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者可能在急性期随时死亡。 吉兰-巴雷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所引起的周围神经病,主要损害脊髓神经和周围神经,其临床特点为起病急,症状多在2周左右达到高峰,病前1-3周可有感染史。主要表现为肢体对称性迟缓性瘫,常常由双下肢开始逐渐累及躯干、脑神经同时患者可伴有肢端感觉异常如烧灼感、麻木感、呈手套-袜套样分布;部分患者可有皮肤潮红、出汗增多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病情较轻者,经积极治疗后一般不会影响正常寿命。但如果病情较重,部分患者在发病的急性期可能会出现呼吸障碍,若不能及时纠正,可能会随时危及生命。如果患者患病后四肢瘫痪,长期卧床,如不注意护理,还有可能会导致肺部感染,进而影响正常寿命。 总之,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患者能活多久不能一概而论,建议在发病的早期即应积极干预治疗,若治疗得当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且不会影响正常寿命。但如果出现后遗症,则应注意加强护理,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肢体康复训练。
作者:王宇 中日友好医院 阅读量: 6446
一、概述 周围神经由神经节、神经丛、神经干、神经末梢组成,分为脊神经、脑神经、内脏神经。周围神经多为混合神经,含有感觉纤维、运动纤维及自主神经纤维。 周围神经病损一般可分为周围神经损伤和神经病两大类。周围神经损伤是由于神经丛、神经干或其他分支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的损伤,如挤压伤、牵拉伤、挫伤、撕裂伤、医源性损伤等,主要病理变化是损伤远端神经纤维发生瓦勒变性;神经病是指周围神经的某些部位由于炎症、中毒、缺血、代谢障碍等引起的病变,旧称神经炎,轴突变性是其中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与瓦勒变性基本相似。 周围神经损伤按Seddon方法可分为:神经失用:神经轴突和神经膜均完整,传导功能暂时丧失;神经轴突断裂:神经外膜、神经束膜、神经内膜和施万细胞完整,神经轴突部分或完全断裂,出现瓦勒变性,运动和感觉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神经断裂:神经的连续性中断,导致运动和感觉功能完全丧失。神经失用多由挤压或药物损害引起,一般可在6个月内完全恢复。神经轴突断裂多为挤压或牵拉所致,可自行恢复,但轴突需自损伤部位向远端再生,再生速度约为1-2mm/d,故需时较久。神经断裂多为严重拉伤或切割伤所致,必须手术修复,术后神经功能可恢复或恢复不完全。按Sunerland方法可将周围神经损伤分为5度。 二、周围神经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 (1)运动障碍:出现迟缓性瘫痪、肌张力降低、肌肉萎缩 (2)感觉障碍:表现为感觉减退或消失、感觉过敏、主观有麻木感、自发疼痛等。 (3)反射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4)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皮肤发红或发绀;皮温低;无汗;少汗或多汗;指甲粗糙变脆等。 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有臂丛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正中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坐骨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腕管综合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 三、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目的早期是防治各种并发症;晚期促进受损神经再生,以促进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恢复,防止肢体发生挛缩变形,最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康复治疗应早期介入,介入越早,效果越好。治疗时根据病情的不同时期进行有针对的处理。 (一)早期 早期一般为发病后5-10天。首先要针对致病因素去除病因,减少对神经的损害,预防关节挛缩的发生,为神经再生做好准备: 1、受累肢体各关节功能位的保持 应用矫形器、石膏托,甚至毛巾将受累肢体个关节保持在功能位。如垂腕时将腕关节固定于背伸20°-30°功能位,垂足是将踝关节固定于90°功能位等。 2、受累肢体各关节的主被动活动 由于肿胀、疼痛、不良肢位、肌力不平衡等因素,周围神经损伤后常出现关节挛缩和畸形,故受累肢体各关节早期应做全范围各轴向的被动运动,每天至少1-2次,以保持受累关节正常活动范围。若受损程度较轻,则进行主动运动。 3、受累肢体出现肿胀的处理 可采用抬高患肢、弹力绷带包扎、做轻柔的向心按摩与受累肢体的被动活动、冰敷等措施。水肿与病损后血液循环障碍、组织液渗出增多有关。 4、物理因子应用 早期应用超短波、微波、红外线等温热疗法,既有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炎症吸收,又有利于促进神经再生,有条件可进行水疗。 5、受累部位的保护 由于受累肢体有感觉确实,易继发外伤,应注意对受累部位的保护,如戴手套,穿袜等。若出现外伤,选择适当的物理因子进行物理因子治疗,如紫外线,促进伤口早期愈合。 (二)恢复期 早期炎症水肿消退后,即进入恢复期,早期的治疗措施仍可有选择的继续使用。此期的重点是促进神经再生、保持肌肉质量,增强肌力和促进感觉功能恢复。 1、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周围神经病损后,肌肉瘫痪,可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以保持肌肉质量,迎接神经再生支配。失神经支配后头一个月,肌肉萎缩最快,宜及早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失神经后数月仍有必要实用神经肌肉电刺激。通常选用三角形电流进行电刺激。此外还可选用直流电,调制中频,温热等进行治疗 2、肌力训练 受累神经支配肌肉肌力为0-1级时,进行被动运动、肌电生物反馈等治疗。受累神经支配肌力为2-3级时,进行助力运动、主动运动机器械性运动。但应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肌肉疲劳。随着肌力的增强,逐渐减少助力,受累神经支配肌肉肌力为3+-4级时,可进行抗阻练习,以争取肌力的最大恢复。同时进行速度,耐力,灵敏度,协调性与平衡性的专门训练。 3、ADL训练 在进行肌力训练的同时应注意结合功能性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性训练。如上肢练习洗脸、梳头、穿衣、伸手取物等动作,下肢练习踏自行车、踢球等动作等。治疗中不断增加训练的难度和时间,以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耐力。 4、作业治疗 根据功能障碍的部位及程度、肌力及耐力的检测结果,进行有关的作业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可进行木工、编制、泥塑、打字、修配仪器、套圈、等操作,下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可踏自行车、缝纫机等练习。 5、感觉训练 先进行触觉训练,选用软物摩擦手指掌侧皮肤,然后振动觉训练。后去训练涉及对多个物体大小、形状、质地和材料的鉴别,训练原则是:由大物体到小物体,由简单物体到复杂物体,由粗糙质地到纤维质地。 6、促进神经再生 可选用神经生长因子、维生素B等药物,以及超短波,微波等物理因子,有利于损伤神经的再生。 7、手术治疗 对保守治疗无效而有手术指证的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如神经探查术,神经松解术,神经移植术等。
作者:樊继波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6834
脑神经损伤后恢复时间不能一概而论,需结合神经损伤的原因以及严重程度进行综合判断。 脑神经损伤的原因很多,包括外伤性损伤、手术侵入性损伤、血管源性损伤、肿瘤性损伤等。一般来说,如果是由外伤、手术侵入或恶性肿瘤造成的神经损伤,一般很难恢复,甚至无法恢复。而如果是因为脑血管病导致的脑神经损伤,多可以尝试使用改善循环、扩张血管、营养神经、脱水减轻水肿等药物进行治疗,但具体的恢复时间与神经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一般在数月到数年不等。 需要注意,神经细胞死亡后不可再生,因此早期、及时治疗造成脑神经损伤的原发病至关重要。如遇外伤,应及时就诊,可进行手术治疗,如神经减压术、神经重建术,可挽回部分神经功能。
作者:王宇 中日友好医院 阅读量: 5923
惊跳反射婴儿正常在3个月消失,最迟可以到4个月消失。 惊跳反射是人类婴儿反射的一种,尤其在在婴儿仰躺着突然受到刺激时,表现最为明显,可表现为婴儿双臂伸直,背部伸展或弯曲,双腿挺直,双臂互抱等。这种反射显示了幼儿遇到突发情况伸出四肢抓住母体的能力。正常情况下,此反射会在婴儿4个月大小时消失,如果超过4个月仍存在,则提示婴儿可能神经病变;超过6个月则考虑有神经病变;若有上肢不对称反应则可能为半身轻瘫、臂神经丛损伤、锁骨或肱骨骨折;若下肢反应消失则疑为脊髓下段损伤与先天性髋关节脱臼。 总之,4个月以内的婴儿存在惊跳反射不用过度担心,如果超过4个月仍存在,则建议及时到医院儿科完善相关检查,以排除神经病变或骨折、脱臼可能。
作者:王宇 中日友好医院 阅读量: 8127
全部 北京 上海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陕西 甘肃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贵州 青海 宁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