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癣(别名:香港脚、脚气、足癣 )
挂号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手/足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是否传染:有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水泡、糜烂、鳞屑角化
相关检查:涂片检查、体格检查
相关手术:无
相关药品:咪康唑霜、克霉唑霜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为什么脚上会长小水泡
37768次播放297次点赞
怎么治疗脚癣
47587次播放213次点赞
脚痒用什么泡脚比较好
36505次播放356次点赞
脚痒用盐水泡脚有用吗
20081次播放252次点赞
烂脚丫脚痒怎么办
37480次播放371次点赞
脚起水疱又痒怎么回事
30816次播放354次点赞
如何除脚臭
32864次播放224次点赞
脚底干裂脱皮是怎么回事
48511次播放147次点赞
如果脚汗太多导致脚皮烂,考虑可能与足癣、汗疱疹、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有关。若出现这一情况,可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明确病因,进行相应的处理。1、足癣:指皮肤癣菌侵犯足趾间、足跖和足跟、足侧边缘平滑皮肤等引起的真菌感染,可分为水疱鳞屑型、角化过度型、浸渍糜烂型等。其中浸渍糜烂型多见于手足多汗、浸水、长期穿胶鞋者,夏季多发。表现为皮肤浸渍发白,表面松软易剥脱,露出潮红糜烂面及渗液,常伴有裂隙、明显瘙痒等,继发细菌感染时有臭味。可遵医嘱应用硼酸溶液、依沙吖啶制剂等进行湿敷,待渗出减少时,再给予粉剂涂抹局部,如氧化锌粉、咪康唑粉等。也可遵医嘱口服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药物进行治疗。平时避免搔抓,尽量穿通风透气的鞋袜;2、汗疱疹:汗疱疹又称为出汗不良性湿疹,是一种手足对称性、复发性水疱脱屑型疾病,会出现米粒大小的小水疱,干燥后脱屑,部分患者伴有手足多汗的情况,一般无炎症反应。可遵医嘱应用炉甘石洗剂、醋酸曲安奈德尿素乳膏、水杨酸软膏、尿素脂等药物进行治疗;3、剥脱性角质松解症:通常发生于两侧手掌,或可存在于足底甚至足背。表现为较小的鳞屑、白色小点等,之后逐渐扩大,与已经干瘪的水疱疱膜相似,容易自然破裂,也易撕破而成薄纸状鳞屑,可能会存在脚汗过多引起脚皮烂的情况。本病不引起自觉症状,通常可自然消失,一般不需治疗。如患者有治疗意愿,可遵医嘱选用糠馏油,或煤焦油洗剂、维A酸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汪晨 中日友好医院 阅读量: 3923
脚上长白斑小点点,首先要考虑脚上是否曾受外伤或晒伤,痊愈后出现的局部色素减退。其实,如曾有局部皮肤炎症病史,炎症消退后也可能会造成局部皮肤色素减退,出现白斑小点点。此外,临床常见以下疾病可以表现为脚上长白斑小点点。1、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疾病。病因尚不明确,考虑可能与遗传、神经精神、免疫及内分泌代谢等有关。好发于任何年龄,身体任何部位,表现为颜色大小不一、形态不定的色素脱失性白斑;2、贫血痣:为局限性皮肤血管组织发育缺陷所致的浅色斑。出生后或儿童时期出现,终身不退,可发生于任何部位,表现为界限较清楚、边缘不规则的圆形、椭圆形浅色斑;3、老年性白斑:是一种随年龄增长、皮肤老化,黑色素细胞减少所致的圆形白斑点,多见于中老年。表现为米粒至绿豆大小的圆形白斑点,可能存在轻微凹陷;4、花斑癣:俗称汗斑,是一种由马拉色菌引起的浅表皮肤感染,多发生在躯干。可表现为紫色、棕褐色、粉红色、白色斑疹。直径在4-5mm或更大,可融合,搔抓有鳞屑产生。
作者:许静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阅读量: 7141
患者出现脚长水泡并伴有瘙痒的症状,通常为足癣或湿疹。建议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并根据自身皮损类型及分期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除外涂药物之外,还可结合口服药物进行治疗,缓解症状:1、足癣:足癣是皮肤科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主要致病菌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发病率高,且易复发或再感染。可使用克霉唑、联苯苄唑等唑类药物进行治疗,或使用水杨酸、雷锁辛等一些具有角质剥脱作用的制剂进行治疗。此外,国外曾有学者用尿素软膏与环吡酮胺乳膏联合治疗角化增厚型足癣,具有一定的疗效;2、湿疹: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发病机制多认为是机体内部因素,如免疫功能异常、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等,同时综合多种外部因素的作用结果。湿疹的治疗主要以局部用药为主,可根据皮损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但需注意,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减少不良反应。还可使用非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无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助于止痒、缓解症状。此外,如果湿疹较为严重,请立即就医,遵医嘱进行系统性用药,例如抗组胺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等。
作者:许静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阅读量: 5906
脚心起水疱、瘙痒多考虑为足癣发生,或湿疹所致。可通过观察水疱是否为对称性发生,如为双脚同时发生水疱,多考虑为湿疹。建议患者切勿搔抓水疱,可通过拍打或冰敷止痒,不适感强烈时立即就医:一、水疱型足癣:1、流行病学:本病具有传染性,患者身边如存在患有手足癣的人员,与他人混穿鞋袜,赤脚在公共浴室、健身房、游泳池等场所行走,可因密切接触病原菌而被感染。或者患者存在手癣,通过自身感染为足癣;2、症状:好发于趾间、掌心、足跖及足侧缘。皮损初为针尖大小的深在水疱,内含清亮、透明疱液,疱壁较厚,不容易发生破溃,可融合形成多房性大疱。撕去疱壁后,可露出内部蜂窝状的基底以及鲜红色的糜烂面,待局部干燥吸收后,可出现脱屑现象,并伴有明显的瘙痒症状。二、湿疹:1、流行病学:本病无传染性,好发于夏、冬季节,过敏体质的人群多发,而且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波动等情况易诱发;2、症状:常对称性分布,皮损形状不固定,具有多形性,常可见红斑上发生大小不等的丘疹、丘疱疹,有的可如针尖大小,有的可达到粟粒大小。湿疹严重时,可出现小水疱,融合成片,边界不清晰,可伴有剧烈的瘙痒症状。
作者:许静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阅读量: 4767
造成患者脚痒、脱皮、起水泡、烂脚丫(临床上称为糜烂)的病因多样,常见于足癣、接触性皮炎、慢性湿疹,三者在用药上存在差异,不可一概而论,进而无最好一说。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完善真菌涂片检测、斑贴试验等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再进行药物治疗:1、足癣:在人们之间直接或间接传染主要由于足底及趾间皮肤潮湿多汗,为致病菌提供良好的生存和繁殖环境而且足底缺乏皮脂腺而无足够的不饱和脂肪酸以抑制癣菌。足癣的发生和个人的多汗程度及免疫力的强弱等因素有关。多发于脚底、脚趾间等部位,临床上常有水泡、趾间糜烂、瘙痒、角质层增厚以及脱屑等表现。患者应先到医院就诊,遵医嘱进行局部药物、系统药物治疗。局部药物治疗包括硼酸溶液湿敷,以及水杨酸酊剂、复方苯甲酸搽剂等药物促进角质剥落、加速水泡干涸,还有咪康唑、益康唑、克霉唑、环吡酮胺等药物抗菌。此外,如果患者的足癣较为顽固,则考虑采用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等进行系统治疗;2、接触性皮炎:主要是由于接触到动物性、植物性和化学性物质,从而引发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患者脚部的伤患处有水泡、红疹,水泡破裂后有糜烂、脱皮等症状。药物治疗上主要针对全身、局部展开,包括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情况严重者可采用甲强龙、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若患者的症状以红斑、丘疹为主,则可用硼酸溶液湿敷,要是出现感染时,可外用抗生素如莫匹罗星、新霉素等;3、慢性湿疹:若患部的伤患处皮肤有浸润、增厚、色素沉着、表面粗糙等情况,并伴有瘙痒、水泡、糜烂的表现,则考虑到可能是慢性湿疹。若症状较轻,可使用地塞米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药物缓解皮损,同时也可遵医嘱采用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等抗组胺药来止痒抗炎。
作者:许静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阅读量: 7228
脚趾头缝隙溃烂瘙痒常见情况有局部外伤,或经蚊虫叮咬后搔抓导致。此外,也多考虑患有脚气,从而出现局部溃烂瘙痒。建议患者不要用手搔抓,避免加重感染面积或者导致手部感染真菌。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口服以及局部外用药物治疗:1、口服药物:可以口服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治疗真菌导致的脚气。如果继发细菌感染时应用抗生素治疗,如头孢、红霉素等。引发过敏时应用抗过敏药物,如马来酸氯苯那敏、苯海拉明、氯雷他定等;2、外用药物:脚气导致的急性浸渍糜烂,可先用温和的糊剂或粉剂,进行干燥,之后可以采用硼酸溶液、利凡诺尔湿敷。糜烂渗出减少后,外用粉剂,如枯矾粉、咪康唑粉等。干燥后再用抗真菌制剂,如克霉唑、益康唑、咪康唑、联苯苄唑等。如果由于外伤或蚊虫叮咬后抓破导致感染或者脚气继发感染时,可外用抗生素药物,包括红霉素软膏、夫西地酸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中成药外用可选复方香莲外洗液、祛湿散、黄连膏等进行治疗。此外,患者应随时保持溃烂处干燥,避免情况进一步加重。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肥腻食物及鱼腥发物,如辣椒、羊肉、油炸食物及虾蟹等,同时需要戒烟戒酒。由于脚气复发率较高且易感染,建议患者注意足部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足部用品。
作者:许静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阅读量: 8191
全部 北京 上海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陕西 甘肃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贵州 青海 宁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