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囊炎(别名:阴囊皮炎;阴囊慢性单纯性苔藓;阴囊神经性皮炎)
挂号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生殖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皮肤潮红、渗液
相关检查:血液检查、
相关手术:无
相关药品:1%克霉唑、克烈癣霜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10000元)
阴囊长了个小硬疙瘩是怎么回事
34282次播放10次点赞
阴囊潮湿怎么治疗
42451次播放90次点赞
阴囊炎严重吗
22874次播放221次点赞
阴囊皮脂腺囊肿是怎么了
47061次播放185次点赞
阴囊里有个移动小肿块怎么办好
25185次播放43次点赞
阴囊潮湿怎么办
21562次播放20次点赞
阴囊胀痛怎么回事
41672次播放334次点赞
阴囊下垂是什么情况
46438次播放485次点赞
阴囊炎常因阴囊潮湿导致的一种病症,另外阴囊的损伤、尿外渗、糖尿病等病理因素,也可以导致阴囊炎。致病菌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链球菌等。阴囊炎的症状,刚开始时是边缘清晰,稍微隆起的红斑,逐渐扩大,上面有鳞屑,自觉痒,渐渐由红色转为紫红色、褐色或者是肤色。如果不及时治疗,损害会向四周围蔓延扩大,病症中心会逐渐自动的愈合,向周围发展。红斑的边缘炎症比较明显,上面可有活动性的皮疹、水泡、痂皮,甚至糜烂。中央治愈,形成环形或半环形,在阴囊的皱褶外表现是鳞屑性的斑片,预后会留下暂时性的色素沉着。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治疗请根据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作者:张晓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阅读量: 4687
男性阴囊萎缩,通常是指睾丸萎缩,可能是生理因素、性激素下降、睾丸炎、精索静脉曲张、睾丸扭转等因素引起,常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1、生理因素:比如男性处于低温环境中工作,阴囊部位温度较低,就会导致阴囊部位出现暂时性萎缩,但只是偶尔出现,调整周围温度以后,能够自行恢复正常,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2、性激素下降:对于性激素下降所引起的睾丸萎缩,可使用性激素类药物进行调理,比如丙酸睾酮注射液、甲睾酮片等,在日常也要合理膳食,保证充足营养,避免饮酒、吸烟;3、睾丸炎:对于细菌性睾丸炎,应当使用抗生素的药物治疗,比如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存在腮腺炎病毒感染时,可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冻干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等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4、精索静脉曲张:当存在精索静脉曲张时,也会引起睾丸萎缩,在初期可使用迈之灵片、地奥司明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当精索静脉曲张比较严重时,可进行手术治疗,比如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5、睾丸扭转:对于睾丸扭转所引起的睾丸萎缩,可先进行手法复位,但无法进行手法复位时,应当考虑进行睾丸扭转复位手术。
作者:李慎谦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阅读量: 5638
阴囊上的小疙瘩,常见于异常毛囊组织,蚊虫叮咬,肉赘,性病等几个情况: 1、异常的毛囊组织,一些人群毛囊相对比较大,阴囊上也有毛囊存在,可能表现为小疙瘩的情况,患者不会有什么症状,也不用处理。 2、蚊虫叮咬,如果有小的蚊虫叮咬,也会出现局部小疙瘩,不过多伴有局部红肿的情况,随着局部炎症的慢慢消退,症状也会慢慢消退,一般不会有什么后遗症。 3、肉赘,部分人群会有肉赘的情况,表现为局部小的隆起,日常不会有什么症状,不过,在肉赘挤压或揉搓后,可能会有局部发炎表现,局部可能有红肿疼痛的情况。 4、性病,如果有不洁性生活的情况,可能感染性病,例如梅毒,发展到二期以后,生殖器就会有小的隆起,随着发展,病情会进一步加重,局部病情也会加重,同时可能伴有周身症状。 总之,如果发现阴囊上面的小疙瘩,自己可以结合上面的情况分析一下,如果考虑疾病的问题,还是建议及时就医,早期进行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作者:张晓威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阅读量: 67723
阴囊瘙痒并且越抓越痒,具体药膏的使用,需要根据引起瘙痒的原因来决定。如果是由于局部多汗造成阴部、股部潮湿,使阴囊受到汗渍浸润、内裤摩擦,引起局部单纯性瘙痒症状,尤其是长时间坐着工作的人或者肥胖者,这时要保持局部通风干燥,穿宽松透气的衣物,刺激因素去除后,瘙痒症状可缓解。如果是蚊虫叮咬导致的阴囊瘙痒,可以使用复方炉甘石洗剂、复方倍氯米松樟脑乳膏等,进行消肿止痒。如果除了瘙痒还伴有其他症状,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使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进行治疗。1、阴囊炎:阴囊出现红斑、干燥、脱屑,也会伴有剧烈瘙痒等症状,局部可遵医嘱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进行涂抹,达到抗菌消炎的作用。日常要经常用清水清洗外阴,但水温不要太烫,避免使用肥皂或刺激的沐浴产品等清洗患处;2、阴囊湿疹:阴囊皮肤上有环状和半环状红斑,并有脱屑现象,同时伴有剧烈痒感。常用的外用药物有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还有新霉素氟轻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如果伴有局部的渗液,可以遵医嘱使用硼酸溶液进行湿敷,也可以给予炉甘石洗剂或氧化锌油起收敛作用。注意避免热水烫洗局部皮肤或剧烈搔抓;3、念珠菌性阴囊炎:阴囊发生真菌感染,通常是股癣累及阴囊,可引起瘙痒症状,可在高锰酸钾清洗外阴后,配合使用克霉唑软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外涂治疗;4、阴囊疥疮:由疥螨感染所致,在阴囊皮肤上出现黄豆大小、高出皮肤面的暗红色结节,表面光滑,局部奇痒,可遵医嘱用硫磺霜和高锰酸钾去炎松软膏交替涂抹;5、阴囊药疹:常因口服磺胺、镇痛药引起,局部瘙痒、灼热,严重者可发展为水泡。轻者可外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症状严重时需要患者及时医院进行诊治;6、生殖器疱疹:由病毒感染引起,多表现为瘙痒、疼痛,部分患者还伴有发热症状,可以选择阿昔洛韦软膏、更昔洛韦软膏等抗病毒药膏,也可使用具有收敛作用的氧化锌软膏涂抹;7、接触性皮炎:属于炎症反应,表现为瘙痒、疼痛、水疱等,可在阴囊处局部使用地塞米松软膏、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起到止痒、消炎、抗过敏的作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组胺类药物进行治疗;8、其他:如阴虱感染,属于性传播疾病,局部会出现疼痛、瘙痒,搔抓后皮肤破溃结痂,容易引起感染。局部可使用中药百部乙醇洗剂、百部酊乳膏、林旦乳膏等。如果是由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消化性疾病等引起神经末梢病变,导致出现皮肤瘙痒症状,有时也可表现为阴囊处瘙痒,通常涂抹药膏效果不明显,需要控制血糖,积极治疗原发病,才能更好的缓解阴囊瘙痒症状。
作者:施为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阅读量: 21894
阴囊上长了一个硬硬的小肉球,通常需要考虑生长的部位、大小、性质、活动度等,如果阴囊处的肉球较小且不伴有其他症状,对生活不会产生影响时,通常无需进行特殊的治疗。但如果症状较重或伴有其他症状时,可能是由于附睾囊肿、皮脂腺囊肿、软纤维瘤导致,建议患者进行系统的治疗。1、附睾囊肿:可能是由于精液瘀滞导致的附睾处囊肿,表现为硬肉球,多不伴有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囊肿过大可能会出现坠胀感,如果囊肿较小对机体无过多影响,通常可自行消除,如果囊肿过大则需进行手术治疗切除;2、皮脂腺囊肿:多是由于皮脂淤积,导致皮脂腺导管堵塞,从而可能会出现皮下硬块,可能会发生在阴囊处,阴囊处有皮脂腺囊肿的患者建议使用手术将囊肿切除,预后良好,但部分患者可能伴有感染的情况出现,建议患者配合抗感染治疗缓解症状;3、软纤维瘤:软纤维瘤是一种生长在纤维组织处的良性的肿瘤,可能会发生在腹股沟处,多是由于肥胖、感染、糖尿病等原因引起,多不伴有疼痛症状,建议阴囊处有软纤维瘤的患者考虑使用激光治疗的方式消除软纤维瘤,一般预后较好。除此之外,睾丸结节、疥疮结节、尖锐湿疣、附睾结节、睾丸肿瘤等疾病也有可能会引起患者出现上述情况。如果患者伴有其他症状,如疼痛、红肿、瘙痒、破溃等,建议患者到正规医院完善相关检查,确认肿块性质,及早对原发病症进行治疗,从而改善相关症状。
作者:许静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阅读量: 10895
男性感染了阴囊湿疹之后,对于工作和学习影响非常大,因此需要及时治疗,在现阶段对于阴囊湿疹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平时护理为辅。 治疗阴囊湿疹的药物又分为口服药物、外清洗药物及外涂抹药物。口服的药物可以服用抗组胺类药物,比如氯雷他定、马来酸氯苯那敏等药物。这些药物能够达到快速止痒的目的,对于由过敏引起的阴囊湿疹效果比较好。如果阴囊湿疹的症状比较严重,已经有感染的迹象,那么可以服用生素类的药物,比如头孢拉定、罗红霉素、阿莫西林分散片等都是可以的。如果是真菌感染引起的阴囊湿疹,还可以服用特吡萘芬萘片、制霉菌素片等抗真菌的药物。外清洗的药物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3%的硼酸溶液等,外头抹的药物是比较多的,比如有湿毒清、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糠酸莫米松凝胶、湿疹膏,以及派瑞松、圣元金达克、舒夫林等都药物。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平时护理同样非常重要。避免再次刺激阴囊,尽可能地避免用手去抓,也不要用热水或肥皂水去清洗局部,更加不能够用含有激素的药物在局部涂抹。使用激素类的药物在当时效果会很好,但会形成依赖性,导致症状更加严重。 饮食要清淡,葱、姜、蒜、浓茶、咖啡、酒类及其他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和药物不能够吃。要注意个人卫生,尽量穿宽松的衣服。
作者:李海松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阅读量: 40330
李明川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阴囊炎根据致病的原因,考虑可以采用药物来进行治疗,常见药物如下:\n1、抗组胺类的药物:药物包括对于神经源性的阴囊炎,也就是阴囊的...
王帅 副主任医师
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泌尿外科
阴囊炎是阴囊皮肤受到细菌,病毒,真菌的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厌气链球菌等。主要临床表现是阴囊...
全部 北京 上海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陕西 甘肃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贵州 青海 宁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