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肩胛骨酸痛

本词条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中心 朱勇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肩胛骨酸痛是指肩胛以及肩胛周围软组织,如肌肉、肌腱的酸胀、麻木、疼痛感的总称,常由各种疾病引起,或血肿和炎症因子刺激神经末梢产生,常见于颈椎、脊髓,及肩部疾病,也可见于胸腔或者腹部病变所产生的肩部牵涉痛。

  • 肩胛骨酸痛感可能来自肩胛部位本身,也可能是来自周围的神经损伤,例如发生疼痛和不适感的扩散和放射神经。

  • 注意运动时做好自我保护,防止外伤撞击导致自身骨折和挫伤,避免肩胛肌肉拉伤。若在运动中出现肩胛疼痛,应该立刻停止运动。

  • 肩胛附近是相对比较精细的肌肉、肌腱、关节囊和周围神经等。如果患有粘连和炎症,通常影响范围比较广泛。

  • 肩胛骨酸痛的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遵医嘱服用药物和坚持进行康复训练等,对肩胛骨酸痛的恢复可得到理想疗效。

就诊科室
骨科、风湿免疫科、心血管科
疾病别称
是否常见
伴随症状
肩背部酸痛、肩关节活动困难、上肢麻木
好发疾病
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颈部软组织劳损、肩胛骨肿瘤
治疗周期
经过正规的治疗后,大多数患者可以痊愈,恢复正常的功能,并且也不会留下后遗症,一般来讲,肩胛骨酸痛的严重程度及病因不同,治疗周期也不一样。
常用药物
阿司匹林、布洛芬、甲钴胺
常用检查
体格检查、肩胛X线检查、背部MRI检查、肩部CT、心电图
是否严重
若因疾病因素导致的肩胛骨酸痛,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影响日常生活。
重要提醒
长时间肩胛骨酸痛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并由专业医师检查和指导治疗,不建议患者自己进行过度的牵拉,以免对关节和肌肉造成更严重的伤害,避免加重病情。
病因

肩胛骨酸痛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常见的病因主要包括颈椎病、肩胛骨肿瘤、肩周炎、肌腱炎症粘连等,肌肉劳损也可引起该症状。

疾病因素

颈椎病

颈椎病如果发生在颈椎的低段,可以影响颈椎低段发出的臂丛神经。这些神经经过肩膀和肩背部,并可以带来肩胛的酸痛感。还可导致肩胛骨周围的骨质、肌肉、韧带等结构损伤,产生肩胛骨酸痛。

肩胛骨肿瘤

肩胛骨内自身产生的良恶性肿瘤,或是恶性肿瘤向肩胛骨的转移,可因压迫组织和神经而产生酸胀不适感,并可能逐步转化为疼痛。

肩周炎

肩周炎可以影响肩关节及周围,导致广泛的炎症水肿。患者肩背部产生酸胀、疼痛感,一旦活动胳膊则加重,并向肩胛扩散。

肌腱炎症粘连

肩胛周围具有复杂的肌肉肌腱系统,这些肌腱受到损伤后,在愈合的过程中与周围组织粘连,一经运动就会产生撕扯,导致酸痛。

相关疾病
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颈部软组织劳损、肩胛骨肿瘤
非疾病因素

肩胛骨酸痛的最主要原因肌肉劳损,人体若进行时间过长以及频率过高的体育锻炼或劳动时,肩胛肌肉被过度的使用,可能会导致肩部肌肉纤维的微损伤,最终形成肩部肌肉的慢性炎症,产生肩胛骨酸痛感。

症状

肩胛骨酸痛患者的典型症状为肩背部有酸胀、疼痛感,同时还可伴随肩关节活动困难、活动受限、肩胛压痛、上肢麻木等症状。

典型症状

肩背部的酸胀和疼痛感是最典型的症状,患者的酸胀感可能会间断发作或持续存在。当进行需要肩胛和胳膊活动的运动时,大部分的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酸胀感。酸痛感会随着运动幅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患者停止运动进行休息后,酸痛感便可以逐渐缓解。此外,部分患者的肩胛酸胀处手指按压时,酸胀感会明显的加重,产生疼痛。

伴随症状

肩关节活动僵硬或肩关节活动范围减小

患者可能会主观感觉到肩关节僵硬,运动时感觉有很大的阻力,需要费很大的力气。或患者进行胳膊旋转、抬高、挥动等动作时,范围减小,无法做到平常可以做得出的角度。

上肢麻木

若肩胛骨酸痛由神经导致,则会影响胳膊肌肉的控制。麻木以胳膊的远端为主,有时甚至可以影响到手指。

并发症

炎症

肩背部疼痛可能是由于肩背部的肌肉劳损以及久长时间久坐,这些原因同时会造成肌肉的无菌性炎症,甚至筋膜的发炎。

组织粘连

当患者肩胛骨酸痛,患者肩关节长期的制动时,相关的肌肉肌腱韧带没有了正常的牵引,化学成分改变,造成纤维之间的粘连。

就医
当患者出现持续的或者反复的肩胛骨酸痛时,患者应该及时的就医,配合医生做检查,明确肩胛骨酸痛的病因。遵循医师建议,采用专业治疗方案则能够尽早治愈。
就医指征
  • 长期低头位工作的人,如打字员等,休息后仍然无法缓解疼痛。

  • 伴有颈部酸痛不适,上肢麻木等症状,常见于颈椎疾病。

  • 伴反复发作肩关节疼痛,夜间加重,且严重影响睡眠。

  • 伴肩关节活动范围受限,且影响患者穿衣、梳头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肩背部发生肌痛与僵硬,伴其他关节疼痛、发热等,应该考虑是否有风湿病。

  • 左侧心前区绞痛,放射至左侧肩胛及后背,要考虑心绞痛。

  • 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反复或持续存在的肩胛骨酸痛,伴以上症状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1.若怀疑肩部劳损或肩周炎时,可以到骨科就诊。
2.若怀疑肩风湿病时,可以到风湿免疫科就诊。
3.若怀疑肩胛痛为心绞痛放射时,则可到心血管科。
医生询问病情
  • 何时出现的肩胛骨酸痛?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加重的情况吗?

  • 除了肩胛骨酸痛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症状吗?(如颈部酸痛、右上腹绞痛、左心前区疼痛等现象)

  • 肩胛骨酸痛平时在什么时间加重?在什么时候减轻?

  • 以前出现过肩胛骨酸痛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有肩关节劳损、心绞痛、慢性胆囊炎的病史吗?

  • 平时所处的工作环境是怎样的?是否阴冷和潮湿?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可以了解患者肩胛骨酸痛的性质、范围、肩关节运动、营养情况等,可以了解患者患处有无肿块、浅表淋巴结肿大等。

肩胛X线

可以简要的判断是否有骨折、肿瘤、血肿、或者肌腱断裂等情况出现。

肩部MRI检查

可用于肩胛肌劳损以及肌腱炎等疾病的诊断,可以精细显示肩胛骨处肌腱和周围软组织的情况,且对于肿瘤更有清晰的显示。

肩部CT检查

可以细致观察肩部周围骨骼情况,可用于肩部肿瘤、神经损伤的检查。

心电图检查

可以检查出心肌缺血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支气管镜

可以直接观察器官和支气管的情况。

血液学检查

辅助判断感染炎症情况。

肌电图

可以检测神经内电信号的传播速度,对于判断肩胛神经病变的范围和程度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骨肿瘤穿刺活检术

对于肩胛骨骼内肿瘤患者有效,具有很强的确诊价值。可以通过穿刺和病理检查,判断肿瘤的性质,指导后续治疗。

诊断标准

肩胛骨酸痛根据病史、典型症状和辅助检查可以确诊。如患者有过度运动史,肩背部有酸胀、疼痛感,同时伴随肩关节活动困难、活动受限、肩胛压痛、上肢麻木等症状,可以初步诊断为肩胛骨酸痛,结合肩部影像学检查可以进一步诊断,同时明确有无其他病因导致。

鉴别诊断

该症状较典型,一般无需与其他症状相鉴别。

治疗
肩胛骨酸痛的患者需要明确病因,针对原发病及时进行治疗。保守治疗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但是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肌腱粘连松解术和肿瘤切除术,也可能会取得理想的疗效。此外,患者持续规范的康复训练,有助于积极控制肩部的症状。
家庭处理
  • 休息制动,减少使肩部关节肌肉负重的运动。

  • 避免风寒、潮湿的环境,避免肩部过度的劳累。

  • 避免肩部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更不要盲目和反复揉按肩部,以免加重病情。

  • 若患者疑似旧病发作,可根据过去的诊疗经历,可以使用相应的外敷膏药和中成药等,看症状有无缓解,若症状持续,则及时就医。

到院治疗

药物治疗

肩胛骨酸痛可以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甲钴胺等药物。可消炎止痛、营养神经,能有效减轻肌肉痉挛、减轻肌肉僵硬,缓解肩背痛的症状。

手术治疗

肩胛肌腱粘连松解术

切开肩部粘连肌腱表面皮肤肌肉,手工剥离粘连肌腱和周围组织,恢复患者肩部肌腱的运动自由,此手术适用于对常规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休养以及理疗无效的患者。

肩胛骨骼肿瘤切除术

对于肩胛骨骼内部形成肿瘤导致的肩胛骨酸患者有效。

物理治疗

热疗

可以增肌肩背部的血液循环,放松肌肉,减轻疼痛。一般可进行的热疗有热水浴、淋浴、温泉浴等。

康复训练

通过长期持续、合理规范的关节康复锻炼,可以避免肩胛活动范围的减小和麻木。具体的训练动作、频率和时长应参考康复医生的建议,个性化地执行。

饮食

肩胛骨酸痛的患者,宜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宜多喝水,忌暴饮暴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吸烟饮酒。

饮食调理
  • 患者平日切忌暴饮暴食,忌睡前饮食。

  • 患者应补充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肉、鸡蛋、乳制品、新鲜的蔬菜、水果等。

  • 治疗期间应该避免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吸烟和饮酒。

护理

肩胛骨酸痛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久坐久站,及时改正不良姿势。以及注意对肩背部的防寒保暖,恢复期患者应根据自身的病情,适度的参与锻炼,以肩部不出现疼痛和不适为宜。

日常护理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刻意纠正不良的姿势,避免久坐久站,保持良好的睡眠体位,日常注意对肩背部的防寒保暖,多加休息、避免外伤,可遵医嘱根据病情适度进行肩部的康复功能训练。

病情监测

密切关注患者肩胛骨酸痛情况,并且坚决按照治疗的计划定期复查,以便于医生评估治疗效果,以及时处理肩背部以及全身的不良反应。

心理护理

家属应多关心和理解病人,使其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正确的对待疾病。

特殊注意事项

患者切勿盲目增加体力活动,应时刻保持肩部处于放松状态,且避免患者肩部过度受力,导致病情恶化。遵医嘱服用药物,否则不可服用。

预防
预防措施
  • 生活中适当锻炼肩背的肌肉,增强肌肉力量,养成正确的坐卧习惯。避免颈肩部的用力过度,减少肩部拉伤的可能。此外,避免长时间的低头劳作,保护好颈椎。

  • 平日应该避免持续进行高强度的体力劳作或者运动,尽量每隔一段时间休息一会,及时放松和拉伸肩背部肌肉和肌腱。

参考文献

[1]万学红,卢雪峰.诊断学[M].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53.

[2]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M].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77.

[3]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M].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8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