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
分享:
太阳花是淡、微苦,而性寒的性味,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的功效,可以用于咽喉的肿痛,也可以用于各种疮疖等皮肤的感染,需要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药不对症或药量不当。另外可以用于湿疹,也...
杜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3/09 收听(34882)
督脉是人体阳脉之海,艾灸可以温阳散寒,所以督灸的主要功效和作用是温补阳气。督脉上有五脏六腑的反应点,进行艾灸可以补全身脏腑以及全身经络的阳气,督灸时间较长,可以灸0.5-...
丁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8/16 播放(66714)
"感冒了特别是感冒初期如果我们用艾灸,效果特别好,可以说有立竿见影的作用,比如感冒了以后常常出现鼻塞或者是与之相反的流清鼻涕,这个时候我们灸大椎、风池就可以马上缓解鼻塞,再比方...
雷红│南方科技大学医院
2023/05/14 收听(24132)
艾灸大椎穴,主要的作用可以通阳、活血止痛。大椎穴位于脖子后第7颈椎棘突下,低头时脖子后面最高的骨头,一般就是第7颈椎了,其下方就是大椎穴。具体作用如下: 1、...
张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6/29 播放(36706)
"香灸是指使用艾条或中草药制成的条或柱,用火点燃,在经络治疗、预防和保健方面有显著疗效。香灸性质温和,在传统灸法的基础上配伍的中草药有独特的香味,称为香灸。香灸具有温经散寒的功...
黄秋贤│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3/07/28 收听(22522)
三伏灸是在三伏天(一年四季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进行三伏灸。可以达到温经散寒,提高机体抵抗力,起到温肾壮阳的作用。可以将身体里面淤积的湿、寒之气给排出体外,可治疗多种反复发作的疾...
黄秋贤│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3/03/23 收听(25532)
"炙甘草就是用生甘草和蜂蜜熬制成为炙甘草,炙甘草的作用主要是补脾和胃、益气复脉,主要是用来补虚的药物,特别是补气。在中医方面,炙甘草的作用有补阴、补血、气血双补,还可以阴阳并调...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23/09/03 收听(99146)
砭石灸有着一定益气活血的作用,对于气虚所导致的四肢无力、精神倦怠、容易疲劳,血瘀所导致的疼痛、肿胀,如果适当应用砭石灸都有着很好的益气活血,缓解上述症状的功效。砭石灸还能够扶正...
张晓伟│河北省人民医院
2023/03/18 收听(63066)
三伏灸主要的作用是可以温中补虚、温阳健脾、散寒除湿。三伏灸指的是在夏天三伏时进行艾灸,来治疗冬天的疾病,属于冬病夏治的范畴。冬天很多人容易产生呼吸系统的疾患,如咳嗽、气喘...
张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12/13 播放(54080)
"热灸是以热作为刺激源,艾灸通过艾叶的燃烧,产生的热量作用于整体的表面,起到治疗以及防病的目的。热疗法都有温经散寒的功效,寒者热治,能够有效的祛除寒邪。热疗对寒凝的各种各样的痹...
杜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5/25 收听(85266)
"长蛇灸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灸法,主要是在后背督脉,也就是脊柱上进行艾灸的一种方法。从大椎穴到肾俞穴进行分段或全段的艾灸,在上面覆以药物,像附子、蒜、姜等隔物施灸的一种方法,因为形...
许军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1/18 收听(69634)
"所谓的龙骨灸,在专业里面讲到的这种督灸,也叫长蛇灸、铺灸,主要是在督脉位置进行的灸法。它的过程比较复杂,先要撒一层药粉,在药粉上再铺上桑皮纸,在桑皮纸上面要撒姜茸,铺完了姜茸...
杜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6/14 收听(55552)
"泥灸是以火山泥为原料,结合中草药,具有温经散寒、通络的作用,可以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促进新陈代谢,对有毒物质排泄,从而达到缓解疲劳的作用。泥灸还可以消除精神紧张,缓解...
黄秋贤│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3/03/29 收听(12546)
疤痕灸主要治疗各种慢性疾患,比如哮喘、慢性胃肠炎等。操作方法是把艾壮或者艾柱直接放置于皮肤之上,有时候还会涂抹蒜汁,然后放于皮肤之上,每次艾灸3-5壮之后,局部可以造成烫...
张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8/18 播放(44110)
"督脉灸可以起到温阳通络、祛风除湿的作用,督脉灸又称督灸,是灸法里面比较特殊的形式。让病人俯卧位,然后在皮肤上先撒上一层药粉,就是根据病人的病情辨证之后开出来的药粉,然后在药粉...
杜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2/10 收听(97358)
"茶灸是利用茶的热气熏蒸刺激人体经络和穴位,不仅可以熏蒸,还可以饮茶。茶灸能够疏经活络,茶具有渗透性,茶灸的热气具有升腾发散的作用,能疏通五脏六腑的经络。茶灸还能清头明目,茶气...
黄秋贤│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3/05/08 收听(38370)
艾灸足三里最主要的作用是温中补虚、调和脾胃。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位于小腿部的外侧,是一个温补的要穴,经常和气海、关元等穴位一起配伍,可以起到温中补虚的作用。足三里作...
张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3/16 播放(87002)
"肚脐在针灸里有个穴名叫神阙穴,神阙穴自古以来都是禁针而可灸。一般不在肚脐针灸,主要是因为这个地方不好消毒,容易藏污纳垢,而且通风的环境不好,一旦出现感染很难好转。用艾灸的方法...
杜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6/20 收听(98220)
"所谓的火灸是艾灸的一类,是火点着之后出现温热,以温热的刺激方式作用于人体的表面皮部,利用经络和腧穴治疗疾病的方法。热性操作方式起到温通经脉作用,广泛用于各种寒邪引发的痹痛,感...
杜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1/17 收听(89244)
经疗是温热的良性物理刺激,对于虚症、寒症非常有效。如果有其他异常情况,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处理。脾胃灸也是针对于脾胃虚寒的一系列疾病会有一定改善,比如脾胃虚寒、腹痛、喜按...
赵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10/07 收听(3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