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风湿病科,创建于2020年,科室共有医护人员9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2名,护理人员3名,另有特聘教授1名,在读博士后、研究生8人,首任科室主任王海隆。本着“科研为龙头、临床为依托、教学为基础、微创为特色、疗效为核心”的发展思路治疗各种中医免疫内科疾病,中医特色突出,治疗方法独特,在关节镜、针刀微创手术改善中医免疫内科疾病所致的关节功能障碍方面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风湿病科是中国风湿免疫病医联体联盟成员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阎小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分站,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委、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青年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白求恩医学专家委员会青年科学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委员单位。中医免疫内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多项研究。
专科坚持注重中医学术传承的发展思路,融汇当代风湿病大家路志正、谢海洲教授,首都国医名师冯兴华教授,岐黄学者姜泉教授治疗风湿痹病的学术思想,依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阎小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传承焦树德、阎小萍教授两代全国名中医以“尪痹”、“大偻”诊疗为核心的风湿痹病中医诊疗学术精髓。
风湿病科诊疗范围包括类风湿关节炎、高尿酸血、痛风、脊柱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等)、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肌炎、皮肌炎、硬皮病、系统性血管炎(包括多发大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肉芽肿伴多血管炎、嗜酸性肉芽肿伴多血管炎、白塞病等)、抗磷脂综合征、IgG4相关疾病、风湿性多肌痛、复发性多软骨炎、纤维肌痛、自身炎症性疾病、成人斯蒂尔病、产后风湿病、肺间质纤维化、肺动脉高压、免疫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骨关节炎、骨质疏松、风湿病合并妊娠等。科室注重发挥中医特色解决疑难疾病,尤其是针刀、关节镜等微创技术治疗风湿病所致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及慢性软组织损伤。
优势病种介绍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学“尪痹”范畴,风湿病科宗“尪痹”第一人焦树德,焦老传人首都国医名师阎小萍教授,岐黄学者姜泉教授治疗尪痹的学术思想,认为“湿热瘀”是尪痹的病机关键,强调病证结合进行诊疗,同时注重针刀、关节敷贴疗法等特色疗法及康复手段综合治疗尪痹,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大偻、脊强(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中医的“大偻”、“脊强”的范畴。风湿病科融“大偻”创建者焦树德教授传人阎小萍教授,“脊强”创建者首都国医名师冯兴华教授的学术思想,强调循经辨证的运用,采用系列方药辩证,同时配合针刀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
燥痹(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属于中医的“燥痹”范畴,是由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首创。风湿病科传承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传人岐黄学者姜泉教授关于燥痹诊疗的学术思想,发展出运用三焦膜系理念阐述燥痹的发病机理,提出养阴布津,活血通络法为干燥综合征的主要治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中医药的运用对于改善患者口眼干燥症状方面避免了西药起效慢、效果差的弊端,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痛风
痛风病名首见于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所著的《格致余论·痛风》,现用来命名以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为特点的疾病。风湿病科通过运用三焦膜系理念指导痛风的治疗,采取中西医结合慢病管理模式,对痛风患者进行规范化、个性化诊治,包括饮食运动指导、中药调理、监控尿酸、关节微创治疗等,有效地改善了患者高尿酸、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代谢紊乱状态。治疗方案关注患者长期健康,目标是平稳降尿酸、减少痛风发作、保护关节功能、预防肾脏损害、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骨痹(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属于中医骨痹的范畴,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可以说是人类最常见的关节疾病,我国骨关节炎的发病情况约占总人口的10%,65岁人群大约一半患病,严格影响我国老年人生活质量。风湿病科在补肾壮骨治疗原则下,采用中药汤剂结合针刀、针灸、康复锻炼等中医综合疗法,有效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大幅度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
风湿病科全科医护人员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满腔的热忱和赤诚的爱心竭诚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