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会尿酸增高
2024-10-14
日常生活中,过度摄入高嘌呤食物、利尿剂药物,以及酒精类饮品等都会引起尿酸增高,具体内容如下:
一、高嘌呤食物
1、海鲜:
海鲜是常见高嘌呤食物,过多摄入会导致嘌呤升高,引发尿酸升高,例如生蚝、鲍鱼、扇贝等;
2、浓缩肉汤:
浓缩肉汤中也含有大量的嘌呤,长期过多摄入也会影像尿酸代谢,从而引起尿酸升高;
3、高油脂食物:
由于高尿酸患者而言,要避免食用高油脂食物,例如动物内脏、肥肉等 ,这是食物中嘌呤含量也非常高。
二、利尿剂药物
如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会导致血液浓缩,干扰尿酸代谢,使尿酸在体内堆积,导致尿酸升高,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尿剂药物,以免产生不良影响;
三、酒精类饮品
如啤酒、白酒中的嘌呤和酒精竞争性排泄,影响尿酸的排泄,导致尿酸增高。
对于尿酸高并引起关节疼痛的患者,应就诊于医院的风湿免疫科,通过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明确病情。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如吲哚美辛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在饮食上应注意少食用高嘌呤食物,少饮酒。
4233
尿酸溶解度
2024-07-04
尿酸溶解度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在37℃、pH值7.4的环境下,最大的溶解度为420μmol/l。
正常人体所排除的尿液偏酸性,尿液的酸碱度与饮食有密切的关系,食肉较多的人尿液偏酸,而素食者尿液呈中性,甚至偏碱性,常见的含钙结石、感染性结石、尿酸结石的形成,与不同的尿液酸碱度有关。
含钙结石在一般的正常尿液中较易形成,感染性结石在碱性尿液中较易形成,而尿酸结石容易在酸性尿液中形成。
肾脏是排泄 体内尿酸的主要场所,大约75%-80%的尿酸由肾脏排出。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尿液浓缩并且变酸,即尿液的pH值降至5以下,都会明显地降低尿液的酸碱度,使得尿酸容易在肾脏内沉积而形成肾结石。
高尿酸血症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肥胖等因素有关,例如高嘌呤饮食、嗜酒等,饮酒可以使体内的嘌呤增加,酒精可以导致血尿酸增高,是引起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诱因之一。
因此建议大家在平时生活中减少或不饮酒,多喝水,适当减重,以维持身体健康。
2199
尿酸危急值
2024-07-04
尿酸临床危急值通常是>900μmol/L(微摩尔每升),出现此类情况,可能引起组织损伤,需要引起重视。
尿酸是核蛋白和核酸中嘌呤的代谢产物,既可来自体内,也可来自食物中嘌呤的分解代谢。肝脏是尿酸的主要生成场所,除小部分尿酸可在肝脏进一步分解或随胆汁排泄外,剩余的均从肾排泄。
在正常情况下,进行血尿酸检测,男性的正常值为150-416μmol/L,而女性则为89-357μmol/L。体内37℃时,临床上尿酸的危急值为>900μmol/L,如果超过此浓度,尿酸盐形成结晶,容易沉积在多种组织,包括肾脏、关节滑膜,进而引起组织损伤。
这种情况也被称为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尿酸盐生成过量或肾脏尿酸排泄减少,或两者共同存在而引起,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多由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所致,常与肥胖、糖脂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继发性则由其他疾病、药物、膳食产品等,引起尿酸盐生成过量或肾脏清除减少所致,患者可能出现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例如痛风石、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等。
因此,一旦出现此类现象,需要积极到医院的风湿免疫科就诊,给予针对性的降尿酸治疗,以免引发不良后果。
2377
强直性脊柱炎竹节样改变
2024-07-04
强直性脊柱炎竹节样改变是一种影像学描述,是指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出现了竹节样改变,提示病情相对严重,患者需要及时配合医生治疗,才能控制病情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是发生于脊柱的慢性进行性炎症,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病变。该病的特点是病变常从骶髂关节开始逐渐向上蔓延至脊柱,可导致纤维性或骨性强直和畸形。病变也可同时向下蔓延,波及双髋关节,少数也可累及膝关节。
X 线检查对诊断强直性脊柱炎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多数患者早期即可有骶髂关节的X线改变。早期骶髂关节骨质疏松,关节边缘可呈虫蛀状改变,间隙不规则增宽,以后关节面渐趋模糊,间隙逐渐变窄,直至双侧骶髂关节完全融合。椎间小关节发生类似变化,可形成广泛而严重的骨化性骨桥表现,称为竹节样脊柱。
患者主要表现为下腰痛或骶髂部不适、疼痛或发僵,晨起或久坐起立时,腰部发僵明显,但活动后减轻。也可表现为臀部、腹股沟酸痛或不适,症状可向下肢放射。若不及时治疗,发展到晚期,可导致躯干和髋关节屈曲,最终造成驼背畸形,且预后较差。
如果检查结果提示有竹节样改变,必须引起重视,积极治疗,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病情。病情严重的患者,比如髋关节间隙明显狭窄,脊柱弯曲畸形明显影响生活质量,可采取手术治疗。
建议患者前往医院的风湿免疫科就诊,咨询医生确定治疗方案。平时要注意休息,做好保暖,还可以辅以热疗等,改善不适。
2274
痛风为什么不能用利尿剂
2024-07-03
痛风患者并 不是绝对不能用利尿剂,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一般的利尿剂都会导致尿酸水平升高,从而造成痛风病情加重。所以对于痛风患者来说,应谨慎使用利尿剂,用药前需要经过专业医生的严格评估,确定利大于弊后再考虑使用。
痛风的发生主要和患者尿酸水平过高有关,常见的利尿剂有噻嗪类利尿剂、袢利尿剂、保钾利尿剂等,都有可能导致尿酸水平升高。
1、噻嗪类利尿剂:
如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等,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抑制肾脏内的肾小管分泌尿酸,还可以通过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导致体内尿酸增加,引起尿酸水平升高。
2、袢利尿剂:
如呋塞米注射液、呋塞米片等,可以作用于肾脏,增加水钠排出,起到利尿作用。但也正是由于体液减少,会导致乳酸生成增加,从而抑制肾小管分泌尿酸,导致尿酸增多。
3、保钾利尿剂:
如螺内酯片、螺内酯胶囊等,能导致肾脏对尿酸清除减少,引起尿酸尿酸升高。但是螺内酯又能抑制内源性尿酸的生成,导致血尿酸降低,所以综合来看,螺内酯相比其他利尿剂来说,对尿酸水平的影响很弱。
此外,常见的利尿剂还有吲达帕胺缓释片、甘露醇注射液等,有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但是如果患者有用药指征,比如需要控制血压水平、减轻水肿症状等,可以严格遵医嘱使用利尿剂,痛风并不是使用利尿剂的禁忌证。对于痛风患者来说,日常也要注意饮食护理,避免吃动物内脏、鱼类等高嘌呤食物,同时也要戒烟戒酒。
2499
SLE补体水平下降的最可能的原因
2024-07-03
SLE补体水平下降的最可能的原因是病情处于活动期,如果能及时给予治疗使病情稳定,补体水平会逐渐恢复正常,建议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治疗用药。
SLE是指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雌激素水平等因素相关。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病情活动期,可以产生大量的免疫复合物,在组织器官沉积,从而激活补体系统进行免疫复合物的清除工作。但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大量消耗补体,使补体的水平下降。
同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在病情活动期,由于活化的C3、C4参与的炎症反应,会诱导大量的免疫复合物无法及时清除,造成组织器官损伤,肾脏可能发生损害,也会进一步激活补体,形成恶性循环。病程中会造成血浆营养蛋白及载体蛋白过度降解,加上长期营养不良、消化系统的吸收功能下降导致血浆营养蛋白及载体蛋白过度流失,也会进一步影响补体的下降。
补体含量的波动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活动性存在密切关联,建议早期明确诊断后及时治疗,在风湿免疫科医生指导下应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醋酸泼尼松片、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等药物治疗,规范治疗可以达到长期缓解的状态,避免紫外线照射,疾病活动期应注意充分休息,不要劳累。
2231
痛风的溶晶痛是恢复的征兆吗
2024-07-03
痛风的溶晶痛属于恢复的征兆,是血尿酸浓度降低的结果,虽然还没有彻底治愈,但也是病情好转的表现。建议此类患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尽快使尿酸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对于痛风的患者而言,在血尿酸浓度过高的情况下,可能会在关节处存在尿酸盐结晶,说明已经有过多的尿酸盐从血液中析出。这种情况可能与过量摄入猪肝、啤酒、海鲜等高嘌呤食物以及排尿减少有关。
如果此类患者控制饮食,比如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并且适当多吃新鲜的蔬果,或者是适当多饮水,可以增加新陈代谢,而且体内多余的水分也会从体内排出,从而降低体内的尿酸水平,使得尿酸盐结晶溶解。尿酸盐结晶溶解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症状,通常为正常现象,说明患处在逐渐恢复。
如果出现疼痛剧烈的情况,建议患者尽快到医院的风湿免疫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口服药物,或者使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从而帮助缓解疼痛。
除此之外,此类患者还可以遵医嘱服用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苯溴马隆片,从而抑制尿酸合成以及促进尿酸的代谢,使 血尿酸浓度继续降低,可以控制病情。如果效果不佳,还可以考虑通过手术将痛风石清除。
2180
尿酸高尿黄
2024-07-03
如果同时存在尿酸高、尿黄的情况,可能与尿酸高合并饮水过少、饮食不当、肾功能不全、尿路结石等情况有关。建议此类患者及时到医院诊治,从而使尿酸恢复到正常水平,帮助恢复身体健康。
1、饮水过少:
对于此类患者,如果平时饮水比较少,则会出现尿液浓缩。尿液中的色素浓度相对升高,从而会发生这种表现。此时需要适当多饮水,并且适当多吃富含水分的低嘌呤食物,比如冬瓜、白菜等。
2、饮食不当:
如果尿酸高的患者在平时吃了大量的胡萝卜、橘子等蔬菜、水果,此类食物之中含有大量的色素,并且可以随着尿液排出。通常在停止吃此类食物之后,这种情况会逐渐改善。
3、肾功能不全:
如果没有积极治疗尿酸高的情况,可能会对肾脏产生明显的损害,导致尿量明显减少,也可能会影响尿液,出现这种表现。对此需要遵医嘱使用非布司他片、别嘌醇片以及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
4、尿路结石:
如果患者因为饮食不当、感染等因素,出现泌 尿系统结石,可能会堵塞输尿管,影响尿液排出。除了可能会导致尿黄,病情进展的情况下可能会诱发血尿等。患者需要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等方式改善病情。
除上述常见情况外,如果尿酸高的人群肝功能存在异常,由于肝细胞受损,可能会导致胆红素排出而影响尿液颜色。患者应前往风湿免疫科、肾内科等科室就诊,配合医生积极诊治。
2438
痛风怎么调理代谢
2024-07-03
痛风患者可以通过增加饮水量、食用低嘌呤食物、限制饮酒、适当锻炼、应用药物等方式调理机体的代谢情况,有利于延缓病情的发展。
1、增加饮水量:
痛风患者建议增加饮水量,每天饮水总量在2-3L之间,尽量保证每日尿量在2L左右,有利于尿酸排出体外,减少尿酸盐结晶的形成。
2、食用低嘌呤食物:
日常饮食进行调整,进食新鲜的蔬菜水果、谷类、鸡蛋、牛奶等,限制食用牛羊肉、海鲜、贝壳、沙丁鱼、甜点、猪肝、鸭血、肉汤、啤酒等饮食,以免不利于尿酸的控制。
3、适当锻炼:
根据自身情况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如慢跑、太极、瑜伽、游泳等,注意量力而行,患病急性期需休息,待病 情稳定再进行运动,循序渐进地运动锻炼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血尿酸的排出。
4、应用药物:
遵医嘱规范应用别嘌醇片、苯溴马隆片、丙磺舒片、非布司他片、依托考昔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规范用药有利于尿酸的代谢。
另外,日常建议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睡眠充足,有利于机体代谢,应用药物期间谨遵医嘱,不要私自调整用药剂量,以免影响药物疗效。
2662
痛风吃什么药
2024-07-03
痛风患者服用的药物较多,常见为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痛风药、糖皮质激素、抑制尿酸合成药物等,具体用药还需要根据病情而定。
1、非甾体类抗炎药:
如果是急性期,会引起明显的关节红肿热痛,可以遵医嘱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如吲哚美辛肠溶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
2、抗痛风药:
常见为秋水仙碱,一般建议病情急性发作的48小时内服用,对于痛风引起的不适症状,有较好的作用,但是需要严格遵医嘱服用规范的剂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糖皮质激素:
如果急性期服用上述药物效果不佳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短暂服用糖皮 质激素类药物,如醋酸地塞米松片、甲泼尼龙片等,还可以在关节腔内注射此类药物,效果也比较明显。
4、抑制尿酸合成药物:
对于痛风慢性期和发作间歇期,主要是进行降尿酸的处理,抑制尿酸合成药物可以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从而阻断次黄嘌呤、黄嘌呤转化为尿酸,也就会起到降低血尿酸的目的,常见药物有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等。
痛风慢性期和发作间歇期还可以使用促进尿酸排泄药,可以抑制尿酸经肾小管重吸收,从而增加尿酸排泄,有助于降低血尿酸。常见药物有苯溴马隆片、丙磺舒片等,用药期间应注意多饮水,可以碱化尿液以及保持尿量。
此外,对于痛风患者,还需要根据有无其他伴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也需要积极遵医嘱进行相应药物的治疗,服用药物期间应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197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