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绍
查看全部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治疗病房(ICU)(重症医学科)成立于1981年,前身为心脏外科ICU,2003年扩建为2个病区房,2008年扩建至3个病房,2013年扩建至4个病房,总床位数80张,实际开放床位58张,使用面积近6000平方米。2010年成为国家卫计委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12年被评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2012年卫生部行业专项基金资助项目主要负责单位。2017年入选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同年被评为国家重症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单位。2019年黑龙江省重症医学联盟成立,2020年被评为首批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体外生命支持规范化培训基地。现为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黑龙江省主任委员单位,黑龙江省重症护理主任委员单位,黑龙江省内重症医学医联体牵头单位,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青委副主任委员单位。目前重症一病房拥有床位22张。现医护人员共计55人,其中医生12人,博士5人,硕士7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人,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级5人,学科拥有一支学历高、年纪轻、专业能力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医护队伍。同时,科室设备齐全,是目前国内极少数能够独立完成ECMO、IABP、CPB等高级脏器支持技术,以及纤维支气管镜、PICCO、Swan-Ganz和Vigileo血流动力学监测等核心技术的重症医学科。在疑难急危重症病人救治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室已成立ECMO小组、呼吸治疗小组、营养治疗小组等,使医护人员最大程度的提高和发挥专业技术能力,同时也大大的促进科室专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为患者提供更为专业的医疗服务。在血液净化方面,本科室是国内能够独立开展最早的医疗机构之一,目前可以进行多种CPB治疗模式,包括血液滤过,血浆置换、血液吸附等,近年来,在黑龙江省内率先开展胆红素吸附、炎症因子吸附、灌流吸附、DPMAS(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等多种血液净化技术,是省内开展吸附技术最早,应用例数最多的单位。吸附技术已经普遍和熟练应用于挽救各种脏器功能不全的危重患者中,包括重症肺炎、肝衰竭、重症急性胰腺炎、脓毒症休克等患者。并具有与ECMO技术联合使用的经验,提高了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哈医大二院重症医学科二病房(ICU-B)最初成立于1981年,是伴随哈医大二院心脏外科发展壮大而不断成长进步的临床科室。初期为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只有2张病床,5名护士,主要负责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的监护与治疗。1991年增加病床至5张,1992年参与治疗第一例心脏移植患者(术后存活18年,为当时亚洲存活时间最长),1996年成为独立的ICU病房,孙晨光教授为首任病房主任,床位增加至8张,开始拥有专职医生及护士,系黑龙江最早独立运行的ICU病房,随着2003年哈医大二院综合ICU病房的成立,哈医大二院重症医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2006年在于凯江教授的领导下,医大二院正式成立重症医学科,心脏外科ICU正式更名为重症医学科二病房(ICU-B区),重症医学科于2008年及2012年又先后成立三病房和四病房。区由重症医学专业医师领导,拥有一支训练有素、技术过硬、理论扎实、经验丰富、具备高度应变能力的专业化医护队伍。科室设计床位共计26张,现开放床位20张,包括单间隔离病房2间。目前现有ICU专业医师10名,ICU专科护士47名。包括呼吸治疗师2名,伤口治疗师2名,PICC专科护士4名。科室集中了最先进的医疗设施和技术手段,对患者实施连续、动态、定量的监测,及时了解患者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对治疗的反应,细致掌握危重患者的病情变化;准确评估危重患者的器官功能,并进一步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阻止病情的恶化,促进病情的好转。伴随着心脏外科的发展,血流动力学及呼吸系统的监测与治疗成为本科室的专科特色,可开展肺动脉导管、PICCO、NiCAS等多种有创及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是省内最早开展IABP和ECMO的单位之一,现为黑龙江医学会省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随着三级诊疗体系的持续推进,各临床学科危重症患者不断增多,对重症医学科资源的需求与技术要求不断提高,ICU-B区在不断完善循环、呼吸系统支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近年来从多方面发展重症医学专业的综合能力,积极开展各种床旁血液净化技术(包括CRRT、血液灌流、血浆置换)、人工肝技术、床旁超声技术、EIT技术、气管镜技术等,目前已能够满足各学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需要。区是一个具有优秀传统和荣誉的科室,2005年3月,科室护理组荣获全国妇女“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授予的“巾帼文明岗”光荣称号。2007年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的称号,2008年汶川地震,科室克服临床工作超负荷等各种困难,先后派出5名医护人员远赴震区支援,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慰问。2009年甲流来袭,区先后派出3名医生及多名护士参加甲流隔离病房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在呼吸道传染病隔离病房的危重症治疗护理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2020年突发新冠疫情,在三年的艰苦抗疫时期,ICU-B区医护人员不畏风险,勇于担当,病房所有医生及护士均加入到一线抗疫工作中,他们出现在在武汉协和医院、黑龙江省新冠重症治疗中心、黑龙江省新冠患者指定医院以及吉林、黑河、鸡西、绥化等各地疫情爆发时的抗疫一线;在院内发热病房、隔离病房、核酸采集点等每一个前线,也都有他们的身影,ICU-B区医护人员真正践行了救死扶伤的医学誓言。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三病房(ICU-C区)是我院较早一批的重点建设学科,始建于2008年5月,配备先进的医疗监护与救治设备,包括现代化24小时动态监护系统,进口多功能监护床,有创、无创呼吸机,转运呼吸机,可视喉镜,纤维支气管镜,心肺复苏机,心脏除颤仪,体外膜肺氧合(ECMO),无创心排仪,PiCCO,床旁心电图机,血气分析仪,ACT仪,振动排痰仪,循环驱动仪、升降温毯、微量输液泵、床旁持续血液净化仪(CRRT、人工肝、血浆置换等),血流动力学监测设备,BIS监测,防褥疮气垫床等急救设备。科室现有优秀和强大的医护人员团队,共39人,包括医生9名,护士30人。包括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1人,其中博士3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3人。护理团队30人,包括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19人,护师8人,本科29人,本科以上学历占总护理人员比例高达97%。社会兼职:黑龙江省老年学会重症分会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人,常务委员兼秘书1人,委员5人。哈尔滨市重症医学会并担任副主任委员1人,有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学分会体外生命支持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医师协会黑龙江省儿童重症医学分会委员1人,中俄医科大学联盟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中俄医科大学联盟学术委员会委员2人,黑龙江省医学会体外生命支持委员会委员1人,黑龙江省社区卫生协会心脏大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医学救援协会重症医学分会青年科学家学组组员1人。重症医学科三病房(ICU-C区)主要承担门诊急诊救治的各种内外科重症患者,以及院内住院的急诊内、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以及外院ICU直入等科室重症患者的抢救和治疗工作,其病种主要包括:心肺复苏成功后、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严重水和盐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产后大出血,子痫,多发伤以及各种具有高危因素的妇产、五官科等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监护等。ECMO开展每年近20例,存活率达50%以上,率先开展清醒ECMO患者存活率高达到80%。目前,重症患者的综合抢救水平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每年我科共收治各类危重病人上千余例,经过严密监护和精心治疗,抢救了许多危重病患者,抢救成功率近90%,其抢救成功率居全省前列。王怀泉主任曾参加2008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灾、2009年甲流危重症抢救等工作,获得黑龙江省抗震救灾先进个人标兵等光荣称号。2012-2013年参加新疆阿勒泰地区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援疆工作,获得受援地医院和患者的广泛好评。2020年初作为黑龙江省第二批医疗队支援武汉抗疫,作为医疗组长各项工作得到当地医院和上级领导的认可和肯定。刘文华主任医师曾在2022年4月支援吉林抗疫工作,担任哈医大二院医疗队队长,也取得了满意的成绩。科室医护人员截止目前共发表SCI收录文章36篇,通讯或第一作者文章15篇。核心期刊发表共发表50余篇,会议论文100余篇,多次获得优秀论文并在全国年会发言,并多次代表学科参加各级病例演讲比赛并且取得优异成绩。科室医生主持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863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省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省卫生厅课题1项,省科技厅课题1项,院科研基金2项和横向课题5项等多个科研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和多项不同级别课题,目前主持课题经费达130万元。全科多名医护人员承担临床和麻醉本科,研究生和护士培训等多轨道课程,王怀泉教授担任住培教学主任,刘文华教授担任住培教学秘书。我科室已培养5名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目前在读专硕或科硕研究生共4名,每月培养轮转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学员和专硕研究生10-20名不等,科室开展大量多样化、多层次的教学活动,并得到学生的认可和院里的多次表扬,多次获得院优秀住培教师称号,贾柳副教授小讲课《休克》获得校教学活动优秀案例。护理团队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中发表核心期刊30余篇,主编和参编多部教材和专著,发明专利4项。李彦护士长现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护理学组委员,黑龙江省灾害护理学组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器官移植护理学组委员会委员,中华肠外肠内营养学会肠内营养置管护士证,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营养小组副组长,黑龙江省PICC置管护士,广州省护理学会营养专科护士(全国),全科护士均为黑龙江省重症专科护士,多名护士获得PICC和肠内营养置管护士证资格。李彦护士长和大多数护士多次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紧急医疗救治任务。魏文举副主任护师为呼吸机治疗师,多次作为机械通气培训老师,培训来自省内甚至全国的医护人员。王希臻护师是国际伤口治疗师。本科室接诊患者多为急诊科、妇产科、五官科的患者,能够实行有效的专业护理技术,并且对于ECMO、多发伤、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强有力的护理。我科本着坚持把患者放到首位的精神,并不断的提高护理技术,完善护理体系,打造出一支多元化、全方位、专业化的护理队伍。作为门诊楼唯一的重症医学科病房,做“ICU的先锋队”是科室的工作的宗旨,科室所有的医护人员时时做好一切准备,抢救危重症患者分秒必争,使患者能早日脱离生命危险是我们的责任和愿望!
科室疾病
科室医生
查看全部
王怀泉
副主任医师重症治疗病房(ICU)
三甲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博士
东北专科声誉重症治疗病房(ICU)第3名
擅长:各种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治疗,对于心肺复苏、休克复苏、心血管功能的调整与维护,AECOPD序贯治疗、重症胰腺炎综合治疗等方面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可独立完成ICU常见的各种临床操作,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微创、迷你)、中心静脉建立、CRRT、纤支镜检查等。
曲晶东
副主任医师重症治疗病房(ICU)
三甲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东北专科声誉重症治疗病房(ICU)第3名
擅长:呼吸困难、心脏损伤、颅脑损伤、腹腔感染、休克、中毒等危重病人的诊治,熟练掌握ICU各项无创及有创技术。
郑俊波
副主任医师重症治疗病房(ICU)
三甲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东北专科声誉重症治疗病房(ICU)第3名
擅长:重症心脏病、感染、肾损伤、呼吸困难、心脏损伤、颅脑损伤、腹腔感染、休克、中毒等危重病人的诊治等疾病。
王洪亮
主治医师重症治疗病房(ICU)
三甲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东北专科声誉重症治疗病房(ICU)第3名
擅长:各种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治疗,熟练掌握心肺复苏、休克复苏等治疗措施。
杨震宇
主治医师重症治疗病房(ICU)
三甲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东北专科声誉重症治疗病房(ICU)第3名
擅长:对于重症胰腺炎、肺炎、复杂腹腔感染、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损伤、多发伤的救治等有丰富经验。熟练掌握气管切开术,气管插管术,中心静脉穿刺术,胸腹腔穿刺引流术,人工体外膜肺氧合等技术。在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治疗,复杂腹腔感染及重症胰腺炎方面有较深研究。
推荐非本院医生
鞠英男
副主任医师ICU
三甲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60
去咨询
擅长:重症病的治疗与监护,如急性酒精中毒、过敏性休克、心脏骤停、脑出血、心律失常、多器官衰竭。
罗云鹏
副主任医师重症医学科
三甲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60
去咨询
全国专科综合重症医学科第6 名
擅长:心衰、重症肺炎、呼吸衰竭、中毒、肾功能衰竭、肝衰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肾衰竭等疾病的诊治。
王志超
主治医师重症医学科
三甲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30
去咨询
擅长:急慢性呼吸衰竭、急性肺水肿、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栓塞的诊断和处理。
郭兮恒
主任医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三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110起
去咨询
教授
全国专科综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第10名
擅长:对肺部结节、难治性咳嗽、哮喘、难治性鼾症、顽固性失眠、慢阻肺等疑难疾病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林江涛
主任医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三甲
中日友好医院
¥1200
去挂号
教授
博导
全国专科综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第2名
擅长: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和人群防治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心病患者的稳定期治疗、慢性咳嗽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治以及临床戒烟方法的研究。难治性哮喘的诊治、慢性咳嗽的诊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心病患者的稳定期治疗、烟草依赖的综合治疗。
专家科普
查看全部
心肺复苏CCF是什么
2024-01-03
心肺复苏时CCF(胸外按压时间/心肺复苏时间×100%)是需要关注非常重要的指标,指的是胸外按压占整个心肺复苏的时间比值,所以CCF首先是一个比值。
要了解CCF的意义,首先要知道心肺复苏是通过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循环,保证机体重要的组织器官,例如大脑、心脏的冠脉有效血液循环。所以心外按压的时间,对于整个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至关重要。
但是在进行心外按压的时候,又不得不在有些情况下来停止,比如人员的更替。要求至少5个循环、2min的心肺复苏以后,必须进行人员的更替。这是因为时间再长,进行心外按压的医务人员效能会降低。
在进行心肺复苏的时候,有时候不得不要建立人工气道,也就是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在此时也得终止心肺复苏。另外电除颤在心肺复苏 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电除颤的过程中,无论是去评估病人的心率、节律以及进行充电除颤的过程中,都不得不终止胸外按压。
5个循环2min的时候,会对病人的呼吸、心跳重新进行评估,以及病人ROSC以后都要进行评估。这些动作都造成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不得不中断胸外按压。
因为胸外按压对于脑、对于心脏的灌注非常重要,对于它的比例要求至少达到60%,最好能够达到80%,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有效的心肺复苏有效的器官灌注,这也是心肺复苏CCF的意义。
4.73万
64
睡觉心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3-12-31
如果患者在睡觉时,出现心前区疼痛的临床症状,应考虑如下原因:
第一、通常是因为睡眠中引发迷走神经牵张反射,迷走神经兴奋性过高,就会导致心前区疼痛的症状,通常患者是出现了心源性的疾病,例如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炎,或心包炎,或者感染性心内膜炎,各种因素导致的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都会在睡眠时有心前区疼痛的症状。
第二、如果患者出现了呼吸系统的感染性的疾病,例如大面积的肺感染、胸膜炎,此时也会在睡觉时有心前区疼痛的症状。
第三、如果患者出现了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痛,这些胸壁的疾病也会在睡眠时,引发患者牵张反射,导致睡眠时心前区有疼痛和不适应的症状。
5265
73
语言障碍如何康复训练
2023-12-31
语言障碍的康复训练:
1、针对患者听和理解障碍训练,可以在桌上放一些图片,让患者根据情况通过指令做出反应;
2、发音器官训练,适用于构音障碍和伴有构音障碍的失语症患者;
3、构音部分训练,可以治疗时指出正确构音部位,然后患者对镜子模仿正确构音部位发音;
4、对发音有困难的患者可以首先进行单音刺激,患者听清楚之后然后再模仿单音发音;
5、部分患者不能够复述,可以进行复述训练;
6、若患者不能说完整句子,就先把含有名字的图片放在患者面前,加上适当词组;
7、若患者朗读或阅读困难,可把字卡放在患者面前让其阅读;
8、治疗师可与患者之间进行绘画练习,主要训练患者在社交场合下进行语言训练能力;
9、患者如果有书写障碍,可以从抄写练习开始;
10、如果患者抄写没有问题,可以进行描写训练。
7.22万
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