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情绪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的,焦虑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会调节!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自信心、适当放松自己来进行调节,但若症状相对较重,且自我调节效果较差时,建议及时就医,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进行调节。
保证睡眠充足
多休息及保证充足的睡眠是减轻焦虑的一剂良方,这可能不易办到,因为焦虑状态下人很容易失眠,想的越多,睡眠愈少,情绪将愈紧绷,进而加重焦虑。因此,要尝试放空自己,什么都不想,同时养成每天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在睡前听听音乐,泡泡脚,有助于尽快入睡。
增强自信心
坚信自己可以,没有问题,事情一定可以得到较完美的解决是调节焦虑情绪的基础。例如面对一件较困难的任务,我们可以尝试从小一点的方面或者自己擅长的方面去逐渐切入,争取先给自己树立一点自信心,然后再慢慢增加难度。不要总是认为自己会失败,要有信心,因为自信心越强,产生焦虑的几率就越小。
适当放松自己
要适时地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可以散散步,或者赏花、旅游等。总之,可以做一些轻松的休闲活动,让自己紧张的神经变得松弛起来。有些人焦虑是由于对自己的情绪和欲望进行了压抑。当面对难题时,焦虑又会迅速出现。所以,要时不时地自我反省,把压在心中的痛苦全盘托出,可以把自己的忧虑说给信任的朋友听,也可以说给自己的亲人听。
必要时就医
如果通过上述方法依然无法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就应该及时到心理科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心理治疗主要采取认知行为治疗,可进行放松训练,并了解焦虑的歪曲认知,在治疗中学习新认知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有些严重焦虑的患者也可通过药物进行治疗,临床中常用帕罗西汀、文拉法辛等,使用后可缓解焦虑情绪,但以上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才能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娟娟著.心理学与心理暗示[M].成都:天地出版社,2018.10:56.
[2]周国韬,盖笑松.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