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时起,父母经常教导我们“每天需要8小时充足的睡眠”,以保证大脑的休息,缓解白天的疲劳,第二天才能有充沛的精力从事学习、工作和生活,身体就会健康长寿。在这些耳濡目染之下,很多人都坚信“每天要睡8小时”才是正确的。如果睡少了,就要纠结,怎么补回来。这个观念到底对不对?
现如今,许多人都无法保证8小时的睡眠,面临二胎的普及、巨大的生活压力、激烈的工作竞争和众多电子产品的诱惑,睡眠时长,一直困扰着我们。
其实,上述说法既正确,也不完全正确。正确的是,每个人的确要有固定的睡眠时长(人体的睡眠是需要三大系统来平衡的,即恒定系统、生理时钟、清醒系统)。而错误的是,每个人需要的睡眠量,就跟饭量或食量一样,因人而异。
根据研究,每个成人每天平均需要7个半小时左右的睡眠。但是,以历史名人为例,传说中拿破仑每天只需3~4个小时的睡眠,而爱因斯坦则需要9~10个小时。有些失眠病人非常相信这个说法,甚至认为每天睡不到8小时就会产生焦虑。焦虑感的提高,身体便进入戒备状态,更加睡不着。其次,一些“偏差”行为也跟着出现,例如不管是否睡得着,一定要让自己在床上躺满八小时,认为即使无法入睡,躺着也是大脑和身体的休息,是有益处的;或是,晚上如果只睡六小时,白天一定要想办法补足两小时。其实,这些行为,都有可能破坏睡眠的恒定系统(每天需要多少睡眠,身体里有一个定量的睡眠驱力在维持稳定)与生理时钟的正常运作。对待睡眠时长的问题,不妨就像对待吃饭一样简单。每个人的食量有大有小,就算食量大,也不可能每餐都吃到十分饱,可能是七八分饱,即感到满足。即使睡了6小时,起床后感觉身体轻松,情绪饱满,就达到睡眠的目的了。过于严苛要求,反而会间接导致失眠,所以我们应始终以平常心看待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