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骨髓抑制严重怎么办

2023-07-20 22:49播放 : 68650

手机浏览

视频内容

化疗以后出现骨髓抑制是比较常见并发症。如果比较严重,临床上处理有时候也比较棘手。一般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减低、血红蛋白减低、血小板减低。出现骨髓抑制有以下处理方式:

1、白细胞减低,一般白细胞低于2.0×10^9个/L,如果比较严重会出现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500/mm³,患者出现感染几率增加。如果发生粒缺,需要皮下注射升白针,根据粒细胞缺乏程度,一天肌注皮下注射1-3支。如果粒细胞缺乏,并且患者出现发热情况,可能合并感染,需要加用抗生素。

一般病人住医院期间,可以保持病房清洁,进行房间紫外线消毒。如果接触患者,医务人员和家属,要带口罩,避免发生感染。现在临床上也有长效升白针,如果患者见上一次化疗时候出现粒细胞缺乏,可以化疗结束24-48小时给患者注射长效升白针。一般下次治疗之前能够保持白细胞正常;

2、如果出现贫血,血红素低于6g,一般输血效果比较好,立竿见影;

3、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比较严重,患者表现为出血,一般可以表现为鼻衄、咳血或者消化道出血,最严重可能会出现脑出血。而且血小板减少临床上虽然有很多治疗办法,比如血小板生成素、白介素11,还可以输注血小板,但是效果都不是很好。血小板输注次数多可能会产生抗体,所以血小板降低临床上最为棘手。

分享:

61
同科室医生推荐

预约挂号

在线问诊

相关推荐

02:11

化疗后骨髓抑制严重怎么办

刘红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2023/05/28播放(39511)

化疗后骨髓抑制怎么办

化疗后的骨髓抑制,主要体现在外周血象的变化,主要包括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对于白细胞减少而言,如果白细胞的数目在2000-4000/ UL,一般会建议患者口服升白细胞的药物,来促进白细胞的恢复。如果白细胞水平低于2000/ UL,甚至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低于1000/ UL,就会建议患者应用集落刺激因子,来促进白细胞的快速恢复,从而降低患者因为白细胞降低所带来的感染风险增高的情况。对于红细胞下降而言,由于红细胞的寿命本身比较长,因此,在一般化疗过程当中,很少有患者出现严重贫血的情况。对于轻度贫血的患者,一般可以不需要做特殊处理。如果患者贫血比较严重,甚至伴有因为贫血所导致的活动后心慌、气促等情况,这时候就要进行红细胞的输注治疗。血小板下降在治疗期间也比较常见,特别是在特殊的药物应用的时候。对于血小板轻度下降的患者,一般可以给予患者白介素11或者促血小板生成素的应用,来促进血小板的恢复。但是相对白细胞而言,血小板恢复的时间要更长。如果患者血小板低于5万/ UL甚至低于3万/ UL,并且在这期间还伴有明显的出血倾向的时候,特别是皮肤黏膜的出血。这个时候就应该给予患者血小板的输注,让他恢复到正常的水平,来降低出血风险的发生。

语音时长01:58''

李博北京天坛医院

2023/10/15收听(74032)

01:55

化疗后骨髓抑制能好吗

周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2023/01/11播放(52592)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1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5)第 00017 号
中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43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4)3718-184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5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