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2019-10-25 15:58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中暑表现较多,是指在高温伴有高湿或者烈日暴晒过久的环境下,由于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而发生的一组急性热病。中医认为,夏日酷暑炎热之际,暴日劳作、暑热内袭或者炎暑夹湿、伤及气阴而成。根据症状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渐进性,具体如下:

1、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全身乏力、头昏、肢体倦怠乏力、胸闷、恶心、口渴多汗或者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者略微有点升高,如果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适量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就可恢复;

2、轻度中暑:除头晕、口渴,还常伴有面色潮红、胸闷烦躁、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者出现恶心、呕吐、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这时患者体温往往在38.4℃以上,如果及时处理,往往可在数小时内可以恢复;

3、重症中暑:除上述症状持续不减,还可以紧接着出现汗闭、高热、体温明显升高、头痛、呕吐、神昏、肢体厥冷或者肢体痉挛抽搐等。如果不及时救治,可能会有危及生命情况。

中暑的处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立即将患者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比如走廊里、树荫下;

2、使患者仰卧,解开衣领,脱去或者松开外套,如果衣服被汗水湿透,应该更换干衣服,同时打开电扇或者空调,但应避免直接吹风,打开电扇和空调,不要直接吹患者,让患者可以尽快的散热,但是不要直接直吹;

3、用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有条件用温水擦拭全身,可以在额部、颞部涂些清凉油、风油精等;

4、意识清醒或者经过降温清醒的患者,可以喝绿豆汤、淡盐水、糖盐水或者服用人丹、十滴水和藿香正气水,也可以藿香正气胶囊等解暑;

5、可以配合按摩手法,按揉太阳穴、掐按人中穴、按揉内关穴、揉按百会穴、掐十宣穴、搓擦涌泉穴,每个穴位各操作1分钟左右,可以使患者较快苏醒。按摩以上穴位具有清泻暑热、醒脑安神、镇静除烦的作用;

6、以上方法对于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是有较好疗效,一旦出现高热、昏迷、抽搐等症状,应该让患者仰卧,头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拨打120电话,求助医务人员给予紧急救治。

分享:

492

相关推荐

中暑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常见症状和治疗方法如下:1、先兆中暑:一般可有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惫、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对于先兆中暑者应立即将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环境,口服淡盐水或含盐清凉饮料,休息后即可恢复。2、轻症中暑:在上述症状的基础上体温可升高到38℃以上,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甚至出现面色苍白、皮肤四肢湿冷的表现,以及有血压下降、脉搏增快。除口服淡盐水和含盐清凉饮料并休息外,可静脉补充5%的葡萄糖盐水,但速度不能太快,需要密切观察直至恢复。3、重症中暑:可有头痛、头晕、恶心,之后有口渴、胸闷、面色苍白、冷汗、脉搏细弱后缓慢,以及血压偏低,可有晕厥,并有手足抽搐、高热和意识障碍,体温可大于41℃。对于重症中暑患者,应静脉补充5%的葡萄糖盐水或生理盐水,必要时可补充血浆,可使用电风扇、空调降温,并按摩患者的四肢和躯干,促进循环散热,给予吸氧、体外降温,可使用冰帽或装满冰块的塑料袋,紧贴两侧颈动脉处和双侧腹股沟处降温,全身降温可使用冰毯或用冰水擦拭皮肤。此外,还需要注意防治脑水肿等综合治疗。"

语音时长02:14''

郭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2021/08/19收听(56228)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85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