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目前常见的慢性疾病,针对高血压这类慢性疾病,在治疗方法上主要采用长期的口服药物治疗。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可以分为五大类,分别是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ACEI类药物、ARB类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这五类药物可以通过单药治疗,也可以采用联合治疗,帮助患者把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
但这五类药物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分别都会有一些副作用,在这五类药物中常见的副作用分别如下:
1、利尿剂:会出现电解质紊乱,因尿量增加,可引发低钾血症、低钠血症,因此要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
2、钙离子拮抗剂:部分患者会出现面部潮红、牙龈增生,腿部水肿或反射性心率增快;
3、ACEI类药物、ARB类药物:ACEI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出现干咳,ACEI类药物和ARB类药物还要慎用于严重肾功能不全、肾动脉狭窄、高钾血症的患者;
4、β受体阻滞剂:在肺部疾病,特别是哮喘患者中应当谨慎使用β受体阻滞剂,在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监测心率,可能会引发心率的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