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型脑瘫症状

2023-07-23 19:05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黄疸型脑瘫患儿表现为吃奶无力、反应迟钝、言语功能障碍、不能发声、不能翻身等症状,还会表现为肌张力增高的症状,表现为手不能抓物,手处于拳头的状况。还有双下肢的肌张力升高,表现为一侧的肌张力升高,也可以为双侧的肌张力升高,出现剪刀样的步态。

患儿如果出现这类症状,需尽快做相关的检查,出现黄疸时,需尽快通过照光以及退黄药物改善黄疸,避免造成脑瘫的状况。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再做进一步的检查,排除其他的代谢异常因素,避免黄疸升高。黄疸型脑瘫患儿通常在出生7天内,曾出现过黄疸过高,超过20mg/dl,或者黄疸的增速过快,每天超过5mg/dl,这类情况容易造成大脑的损害,从而形成脑瘫的症状。若在1个月时黄疸再次升高,也会造成大脑的皮层伤害,而表现为脑瘫的症状。

分享:

94

相关推荐

脑瘫儿有什么症状

"脑瘫是大脑在发育期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导致的以肌张力和支持异常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临床症状以肌张力和姿势异常为主,大龄儿容易诊断,比较难诊断的、也是比较重要的是小婴儿,即脑瘫的早期诊断。越早诊断,越早治疗,越能获得好的疗效,也越能获得比较好的远期预后。1个月以内的表现主要有吸吮无力和吸吮吞咽不协调,喂奶困难,常伴有口角溢奶现象,有的小儿出生后过分安静,不哭或哭声微弱,或持续哭闹,睡眠困难,呈烦躁不安状态。有的小儿出生以后少运动,全身松软,肌肉松弛无力。有的小儿则全身发硬,好打挺,经常从襁褓中窜出去。有的小儿在新生儿期即出现对噪声和体位改变易惊、尖叫或者频繁抽搐的现象,这是1个月以内婴儿的异常表现。1-3个月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不注视,头不稳定,左右摇动,难以竖抱,俯卧位头不能抬头,拇指内收,手紧握拳,难以张开,肌张力低下或增强,表现为全身发软,呈非对称性支持或全身发硬,躯干硬性伸展。4-5个月不注意看人,不追着眼前的物体看,眼睛不灵活,表情淡漠呆板,逗引时无反应,不会笑,动作缓慢,不会翻身,俯卧位抬头达不到90度,拇指内收握拳,手不张开,见到物体时手不伸出去抓物,或者只用一只手抓握,身体逐渐变硬,可出现下肢交叉的现象。6-7个月不会伸手抓物,见不到小儿用手抓物,再将物品放入口中的手、口、眼协调的姿势,患儿肢体常呈非对称性支持,翻身困难,俯卧位抬头时不能充分伸展躯干和四肢,用肘关节支持前臂外展困难,出现头背屈。"

语音时长03:08''

赵鹏举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2023/10/02收听(70088)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5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