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检中酮体是指什么

2023-05-16 10:47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尿液中的酮体是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这一类物质的总称,酮体主要是出现在糖代谢有异常的时候。当糖代谢不足的时候,脂肪代谢就会被动员起来,由于脂肪代谢氧化得不够充分,就出现了一系列中间产物,这类产物称之为酮体。

在临床检测当中,主要检测的是乙酰乙酸和丙酮,通常检测的方法有指示剂法、试纸带法。对于正常人,尿液中的酮体应当是阴性。如果酮体出现了异常,如升高,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时候,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酮体会出现升高,同时伴有尿糖和血糖的升高。

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当中,如果应用了二甲双胍类的药物,也会造成酮体升高,但此时患者的血糖、尿糖都正常。在其他系统疾病当中,如果影响到糖代谢,也可能会出现酮体。

比如高热、严重的呕吐这些糖代谢不足的时候,还有就是长期的饥饿、节食、禁食等,另外一种就是肝脏疾病,像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这一类都会对糖代谢产生影响,从而导致酮体的发生。

分享:

88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8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