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汗症的症状

2020-06-04 17:59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多汗症可以见于下列几种情况:

1、手足多汗症:局限于手掌和足底,气温增高时出汗量会增多,病变皮肤表现为双手双脚发凉、湿冷或苍白、脚底可见蜕皮、皮肤发白,常伴有脚臭;

2、味觉性多汗:多因饮食刺激导致头面部皮肤过度出汗,是一种相对较少见的疾病,在吃辛辣食物时,比如火锅、辣椒、巧克力、咖啡、茶、热汤,额头、上唇、口周、前胸部位出汗较多,属于生理性多汗,不需要治疗;

3、全身性多汗:也就是浑身大汗淋漓,因细菌、病毒性感染引起高烧,退烧后大量出汗,经常会看到孩子出现这种情况;

4、内分泌失调和激素水平改变导致出汗: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垂体功能亢进症、糖尿病、孕期和绝经期妇女容易潮热多汗;

5、情绪性多汗:由于受到情绪刺激,比如情绪激动、兴奋、紧张过度,导致汗腺分泌旺盛,表现为鼻尖、前额、前胸等部位多汗,调节心理状态可以恢复。

分享:

122

相关推荐

如何治疗多汗症

"常常听到有人说我出汗特别多,是不是气虚了?是不是阳虚了?是不是肾虚了?但是汗证是要分情况的,临床还要分虚证和实证。实证的汗出,多见于湿热证,常常是身体比较肥胖的,出油比较多的,然后喜欢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喜欢吃涮锅,喜欢抽烟,喜欢喝酒这一类的人。这一类人偏于湿热。所以,对于这一类人要进行清利湿热的治疗,饮食上可以吃红豆薏米粥这一类的,同时还可以吃一些中成药,四妙丸或者是二妙丸或者是一清胶囊,都是清利湿热的药物,同时可以多饮一些绿茶,平时多运动控制体重。对于虚证的汗出就要注意进行补虚来治疗,又分为气虚和阳虚。气虚的汗出是比较多,它常常见于那些气短乏力。然后有腹胀、腹痛,脾胃的消化功能下降,容易出现肢体的萎软,需要进行补气来治疗的,而这一类人多偏于瘦小,所以补气的药物常常用桂枝汤,还有玉屏风颗粒,平时饮食可以多吃一些温性的食物,比如甘草、生姜、大枣这一类的,对于阳虚的相对说比较少见,但是也可以出现,那些人都表现出恶寒怕冷、腰膝酸软,然后精神萎靡,很容易感冒,这一类人用一些中成药就可以用右归丸、肾气丸,这些辅养肾阳的一些药物。平时可以吃一些羊肉、牛肉,这些温性的食物;喝茶要喝一些红茶为主的茶叶。这些是对于汗证的分类和治疗。"

语音时长02:36''

王涛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2018/08/27收听(21502)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56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