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抗栓治疗药物有哪些

2023-08-02 10:16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冠心病的抗栓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的药物治疗、抗凝药物治疗和溶栓药物治疗。

冠心病是心脏冠状动脉内存在狭窄病变,之所以要进行抗栓,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等引发狭窄常见的因素如果不稳定,破溃后就容易导致冠状动脉管腔内形成血栓,所以冠心病抗栓治疗主要目的就是防止血栓的出现。

1、抗血小板药物:常用的且需要终身应用的药物是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这类药物主要机制是防止血小板聚积。一旦发生局部破溃后,使血小板功能性减低,不至于堆砌形成血栓;

2、抗凝药物:除抗血小板药物外,还有抗凝药物,抗凝药物的目的也是防止血栓的发生。各种抗凝药物有很多,目前常用的是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而低分子肝素更为常用,如依诺肝素、磺达肝癸钠等不同的制剂和类型;

3、抗栓药物:第三种抗栓药物是指溶栓类的药物,多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没有条件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而采用的静脉溶栓,如rtPA、尿激酶、链激酶等。

分享:

31

相关推荐

冠心病患者的抗心肌缺血药物有哪些?

大家都知道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口服药物治疗,其中改善冠心病预后的药物不能停,但对于已经症状缓解,无心绞痛发作的患者,一些抗心肌缺血药物是可以酌情减量或停药的。目...

王晓艳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2023/12/16阅读(79698)

冠心病溶栓治疗

"要告诉大家并不是所有的冠心病都适合进行溶栓治疗,目前溶栓治疗的主要适应症是冠心病当中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这一类疾病主要的病因是由于冠状动脉内形成了急性的血栓,导致心肌严重的缺血、心肌坏死,从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心血管事件,甚至导致患者的死亡,溶栓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溶解血栓,恢复心肌的供血,溶栓治疗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对于发病三小时以内的患者,溶栓治疗的即刻效果与直接行支架植入是相似的。在发病12小时以内,如果预计行介入治疗的时间将会在两个小时以上,这时候也建议进行溶栓治疗,如果发病时间在12-24小时,但是患者仍然有持续的胸痛或者反复的缺血证据,溶栓治疗仍然有效,超过这个时间窗,溶栓治疗很可能会得不偿失。溶栓治疗对患者也有一定的要求,如果近期出现有颅内出血或者消化道出血、恶性肿瘤、严重的外伤,这个时候不建议进行溶栓治疗,因为溶栓剂不光能够溶解血栓,还会导致身体的其他系统有严重的出血倾向。溶栓治疗是一个高风险的操作,在溶栓的过程当中患者很可能出现血管急性闭塞,再灌注心律失常或者严重出血的事件,所以溶栓治疗一定要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进行,溶栓治疗虽然有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不良反应多,远期治疗效果相对于支架植入要差,所以目前不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首选。"

语音时长02:30''

张虎中日友好医院

2023/08/17收听(98196)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42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