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高血压的降压标准

2023-11-04 10:09播放 : 64681

手机浏览

视频内容

根据《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年龄≥65岁者血压应降至140/90mmHg以下;年龄≥80岁者应将血压降至150/90mmHg以下,若患者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40/90mmHg以下;经评定为衰竭的高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的目标值为150mmHg以下,但不低于130mmHg。

根据ISH2020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高血压的基本控制标准为血压下降20/10mmHg及以上即可。年龄大于65周岁者,理想目标血压值应小于140/90mmHg,一般不低于120/70mmHg,临床上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定个体化的目标血压值。

降压目标宜个体化,若患者合并主动脉夹层、急性左心衰等并发症时,需尽快将血压降至较低的安全范围。若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收缩压控制在200mmHg以下即可,以免加重脑供血不足。治疗时非紧急情况降压宜平稳,避免过快,3个月内达标即可。若患者对降压治疗耐受性好,不应停止既往的降压治疗。

分享:

70
同科室医生推荐

预约挂号

在线问诊

相关推荐

老年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老年人高血压一般叫做老年性的高血压,它是指年龄大于65岁,血压值持续或者是非同日三次以上超过标准血压诊断标准,也就是收缩压大于140mmHg,或者是舒张压大于90mmHg者,就可以诊断。一般老年人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脉压差比较大,老年性的高血压表现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老年性高血压它的表现是活动时增高,安静时降低,血压波动会比较大,在冬季的时候血压值也会偏高,夏季血压会偏低,它受季节、受气温的影响也会比较大,而且血压越来越高,它的季节性波动就会越来越明显,在24小时之内以及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也都会有较大的波动,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表现,这一点跟老年人的压力感受器调节血压的敏感性减退是有关的。老年人的高血压以良性的高血压为多,恶性的高血压比较少见,表现为起病的缓慢,进展慢,症状多不典型或者是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常常在体检中或者是并发脑血管病时才会发现。临床诊断老年性的高血压:第一个,单纯的收缩期的高血压患者患病率比较高,脉压差也比较大;第二,血压的波动会比较大,它受气温的因素和每天测量的次数的不同都会有影响;第三,容易发生体位性的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站立不稳、视力模糊等等,严重时可以发生大小便的失禁,这种情况多见于体位突然发生变化后,血压突然下降引发的。此外,老年人如果血容量不足,耐受性差,任何导致失水过多的急性病、口服液体不足以及长期卧床的患者也都容易引发体位性的低血压。

语音时长02:29''

杨洪志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

2017/10/11收听(33076)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9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5)第 00017 号
中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43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4)3718-184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5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